只需一个工具4个步骤,让你轻松完成目标

大学四年里,我唯一坚持做的就是立flag,小到大一的时候说要学好英语,大到拿奖学金,似乎听起来志向都特别大,特别可靠,但真的是这样么?

如今,立flag成为了一种自我控制的愿景。最近看到一个调查,2017年新年期间,美国调研机构针对1273位民众做了一项调查,有关于flag的一些倾向和类别,其中减肥健康饮食的人占21.4%,自我提升、改善生活条件的人占12.3,学会理财的人占8.5%,戒烟的人占7.1%,花更多时间陪家人的占6.2%,学习新技能的人占5.3%,找到一生爱人的占4.3%,从数据看出人们在减肥自我提升这方面要求改变的愿望最强烈,可结果是这其中信誓旦旦立下的flag的人当中只有9.2%的人成功实现目标,有42.4%的人表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更有27.4%的人通常几天之后把定的目标抛出脑后。

为什么立下的flag很少有人达成?

为什么达不成目标却又不厌其烦的再立flag呢?

我们立flag是因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控制感,控制感越强,焦虑就越低,从而价值感、幸福感就越高。

日本管理者横山信弘对此解说如何完美达成目标

首先,实现目标必须要具备绝对达成的觉悟和意识。

绝对达成就要对目标要有一种毫无意义的态度,这次做的要比上次要好,或者已经很接近目标了,这些都称不上达成目标。要做就一定做好,一定达到,如果不具备那些斩钉截铁达成的意识,还不如放过自己算了。

第二是要有截止日期和期限,对于学好日语和两年之内学好初级日语教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只是一个念想,没有具体到行动步骤,第二个目标有截止日期和分解步骤,他就不只是说说而已,同样对于人际关系这样的目标也是需要设定具体的频率和期限的,比如多花时间陪家人可以具体到每周至少一整天时间陪家人出游。

第三,有目标达成的衡量标准。你是否能够说出目标达成后的具体情景么?或者达成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认为是目标完成?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只有可衡量的才是可管理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衡量标准,比如两年内学习日语初级教材通过考试,通过考试就是这个标准

第四,定期回顾,回顾自己所做的工作,并且根据进度不断地做出调整。思考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一猛的扎下去学习,然后不了了。

人可以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而我们太关注于立flag这个行为,而不去关注他背后的需求和动机,立的flag到底是背后的渴望和笃定的坚持还是一击就碎的瞬间欲望

明确这一点再去实行,否则只会陷入痛苦和焦虑的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需一个工具4个步骤,让你轻松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