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律师接完电话,上车前往吴宁传媒的办公楼,他必须巧妙地完成今天的任务。
在前台的陪同下,林律师敲门进入会议室,王继嘉、吴宁传媒的执行律师、颜素青和叶婉希、李一风和秦商昊已到场,颜素青起身介绍林律师,所有人就坐等两位律师进入最后的合同审核。
林律师拿起合同轻声地问颜素青:“大小姐,确定让我帮您审核吗?”颜素青有点疑惑但肯定道:“对啊!怎么了?”林律师提高声音再问:“大小姐,确定让我帮您审核吗?”
在座的其余人同颜素青也有相同的困惑,齐刷刷地看向两人。与林律师对视后,颜素青点头确认:“对啊!是有问题吗?”
林律师拿出一封信,莫名地转变话题:“好的,您先收下颜氏上个季度的分红说明书。”接着开始认真翻阅合同。
颜素青觉得林律师可能是心情不好,她把信封放进随身包里,准备回家照例交给小又帮她当面核对,她从不插手颜氏的公务。
合同审查完毕,没有问题,双方代表签字,等法务盖完公章,再寄给对方。
秦商昊同王继嘉和叶宛希相互恭贺,畅谈合作的未来前景,两位律师也开始专业攀谈,颜素青疾步奔向对面的李一风。
靠近发现李一风的脸色突变,颜素青止住步伐,顺着李一风的视线,看到他刚签好的合同被桌上碰倒的咖啡溅到。
李一风火速拿起合同,两人不谋而合地转身,背对大家想甩干合同,可惜污渍难以消除。
颜素青眯起漂亮的大眼睛,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声问怎么办,李一风思考五秒钟,他拉起颜素青自然地走向会议室大门,“昊昊,我先带着合同回公司,你帮我请王总监、希姐和两位律师吃饭。”李一风边开门边说,颜素青跟着说:“我送送他。”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两人已离开会议室。“哎呦,甜蜜蜜啊!”秦商昊哼着歌给两人打掩护,王继嘉与叶宛希互换眼神,看到彼此成全的满意。
“幸好,我多准备一份合同,我现在签名,你也签名。”拉颜素青躲在角落,李一风急忙说出解决办法。或许不忍他焦急不安,颜素青没多想就照办,还贴心打电话借来林律师的印章盖在合同上。
“你带我找下文件粉碎机,咱把弄脏的这份毁尸灭迹。”李一风慌手慌脚的贼样,颜素青忍俊不禁,她捂着嘴点头答应。
李小哥来接走李一风,颜素青与吴宁传媒的同事们参加秦商昊提议的庆祝自助餐。“你要的。”到王瑞的办公室,李一风开门见山。“这是招标会所有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李一风接过王瑞递过来的纸张,将人名和电话存到手机,然后点燃纸张。
“我已经打通所有紧要的关系,前提是你得有能力让大家转去选你。”王瑞这话算是送客,两个人这期间不宜接触太多,避免引起颜氏的注意。“好,谢谢你。”李一风抛个你懂我的媚眼,从王瑞的办公桌上挪起身,潇洒地离开王氏大厦。
一切似乎都在顺利进行。
第二天,王氏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王氏代理国际珠宝名牌YZ,同时聘请颜素青作为其主打产品的国内代言人,宣传广告不久将上线各大卫视与主流媒体。
一时间,吴宁市盛传王氏集团和颜氏企业可能有大合作,否则颜素青怎么会拿到一个香饽饽的大代言,甚至有人传言王家大公子要跟颜家大小姐联姻了。
“拜托,吴宁市难道只有王瑞一个男人吗?怎么我代个言,谣言四起的。”颜素青将一份吴宁最有名的报纸,扔到苏又禾的脚下,生气地坐在颜宅客厅的沙发上。
“我请爸爸出面,让王家出个官方声明,说两家没有联姻的打算。”苏又禾停止敲键盘,瞟一眼地上报纸的标题,转头轻声安抚身旁的颜素青。“小又!”颜素青一秒破功,近身靠在苏又禾的右臂上撒闷气。
“可我建议,不如先等李先生的进一步行动。”颜素青猛然坐直身体,大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苏又禾,她知道让颜王两家发这种声明有失体统,她只是不想让李一风误会自己。
“如果,李先生真的喜欢你,他会受不了流言,找机会向你正式表白的。”苏又禾说完继续敲起键盘,当然,他也可以无动于衷。颜素青本想请苏又禾细说支招,可见她在忙正事,识趣地没有打扰她。
“有这么喜欢吗?”十五分钟后合上手提电脑,苏又禾目视前方淡然地问。本来等到发呆的颜素青,迎面被一股冷冽的气息激醒过来。“就是,怎么说呢?大概,我是喜欢他的。”颜素青不敢正视苏又禾犀利的目光,难为情地扭捏回答。
“那有一天,我和李一风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苏又禾严肃地以某个万年两难题逼问。“当然是你!”没有半秒的犹豫,颜素青抢答出心中的答案。“那我就放心了。”苏又禾伸出纤纤玉手摸摸颜素青的小脑袋。
“喜欢就喜欢,你是我颜家的大小姐,能被你喜欢是他的幸运。”苏又禾做主替颜素青扯掉欲遮掩害羞的矜持。
“明天要开拍广告,好好养精蓄锐。”金妈妈听到苏又禾的提示语,按吩咐请负责服化的工作人员进入颜宅,让颜素青试装、试戴珠宝样品,等确定完造型再做下皮肤管理。
“查到了。”苏又禾见小王已恭候多时,肯定地说出自己的推断。“安排一下,我去颜氏。”小王从金妈妈那接过保温提盒,随苏又禾走出颜宅。
正在试衣服的颜素青瞄到准备离开的苏又禾,张口喊一声:“小又?”金妈妈适时地来到颜素青身边解释:“先生近日工作忙,小又去加餐。”今天她的任务是稳住颜素青在家一天,哪也不能去。
“咋啦,妈妈陪你,不好吗?”金合年从她的房间来到客厅,假装吃下醋,大女儿怎么还是这么黏着小女儿,也亏小又不烦她。
颜素青不好移动身体,忙向金合年做鬼脸撒娇。金妈妈感激地朝金合年招招手,到厨房准备大家的午餐。
颜氏本厂设在吴宁市近郊的工业区,算是响应市政府节能减排号召,第一家迁址来此的企业,还力邀吴宁大学的专家参与设计,自费修建本市第一条符合环保国标的生产线与污水处理池。
为奖励积极带头的颜氏,政府不仅批给工业区最好的地皮,还免收三年营业税贴补其自建费用,不少吴宁市知名的生产型企业艳羡,也搬来工业区享受政策福利。
颜氏本厂由三栋五层楼环绕组成,正中间是休息区和仓库,一边是生产区,一边是办公区,四端是保全区。小王送苏又禾到办公区一楼董事长办公室,再按吩咐去找保全队长即自己的父亲老王。
老王是从部队退役的,金妈妈有回买菜途中被抢走钱包,老王碰上便见义勇为,颜中书为答谢就聘用他做颜家的司机与保镖,两年后,老王与情投意合的金妈妈结婚。
颜氏在2001年春节遭遇资金断裂的时候,看门的大爷无法阻挡到旧厂打闹滋事的债主们,老王到厂徒手打压平息闹剧,后被调到颜氏组建保全大队,等小王大学毕业,将颜宅的护卫工作移交给他。
三天前接到小王传达的任务,老王亲自秘密地调取苏又禾想要的保全资料,整理出清晰的报告交给儿子,父子俩再一起边吃饭边交谈。
颜氏食堂是出名的好吃,有最受欢迎的人性化安排,全按个人口味需求来定制每日的工作餐。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编码的保温饭盒,按号取餐,吃完分类好饭后垃圾,才能将饭盒送到指定位置待洗。
这些都是苏又禾制定的流程,作为一位中度强迫症与轻度洁癖者,她要求员工能在工作中保持同样的整洁。
颜中书的企业家老友们都羡慕他,有一个能把家里家外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养女,相当于战时的后方总管,怪不得每年很多毕业生争先到颜氏应聘,不愁人才引进。
这其实是苏又禾放的烟雾弹,外界能打听到她在颜氏最令人称赞的内部成果,就只是行政与后勤管理。
管理层专用的一楼会议室,高管们吃着自己的盒饭,配上苏又禾特意带来的家常菜,沉浸于美食的享受,连带着减少看到苏又禾的紧张感,毕竟,若无大事的话,幕后军师不会出现在颜氏。
饭后,高管们照规矩清理下桌面,收拾好餐具等秘书办清理,再到会议室外站个十分钟消消食。
“新厂的事项均推进顺利,后续人才的补充已经得到当地大学和吴宁市大学的帮助,我们将定向培养。应您的要求,我们重新核对公司现金流,确保完成最高标准的新厂产线优化。”总裁李言向坐在主位的苏又禾简明汇报,看她露出满意的神情才略松一口气。
李言是苏又禾亲自挑选的职业经理人,被她精心培养的核心骨干之一,基本能完成苏又禾对颜氏部署的战略性行动,他还是唯一一位在苏又禾手底下连续工作四年的颜氏员工。
“营销方面,以中高端需求为主,做到性价比与差异化共存。”市场部经理张栋林聚精会神地向苏又禾汇报。他在第一次三年一回的员工是否能续约的考核里,被苏又禾建议离开颜氏,到4A广告公司再历练。
张栋林一开始不服,认为自己兢兢业业,为什么会被淘汰?苏又禾问他一个天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的人,是不是很厉害?他顿时语塞,苏又禾让他去问一个天天工作只要六小时的人,谁更厉害?
张栋林从考核清单里找到唯一合格的高管李言,李言那晚给考核失败的颜氏员工开了一堂分享课。从精力管理、工作分配、生活状态等方面,讲足三个小时,这些都是从苏又禾那里学来的,李言自己消化输出在行动上,再复盘调整的经验。
张栋林和其他需要离开的人彻底服气,按苏又禾的要求,三年后若自认有提升的人可以再来颜氏应聘。所有人都回来再应聘,半数的人经过苏又禾更严苛的实战考核得以回归。
新的高层管理团队愈加多元化,苏又禾不希望颜氏只靠面料生意存活,2007年底已派出核心骨干到各地新兴行业企业参观学习,为颜氏升级转型做充足的准备。
听完所有人的汇报,苏又禾简单地给每人提出一条建议,一针见血令人无所遁形,做汇报的高管们集体冒汗。幸好,苏又禾从不追求完美,只要求有突破有进步,以追求卓越为目标。
“李言,给大家分享下我刚给你的资产盘活计划。”小女儿从不瞒着自己做事,颜中书虽意外,还是同高管们静静地听完李言的PPT讲解。
“10分钟自由讨论时间。”高管们立即走动起来,就自己想到的角度与对方探讨关注的问题点,最后汇总论点们到李言处。
颜中书近身问苏又禾,怎么想要盘活火车站边的旧仓库,他记得这个仓库是两年前接手的老布厂资产。
当时老布厂的办公区被苏又禾改成八十年代特色的餐饮店,成为周边一二线城市老知青喜爱的聚会点,吴宁市政府宴请也喜欢在此包场。
老布厂的生产线被改造成布艺文化展览,被吴宁政府指定为市中小学生课外教育中心,周末不少家长会带孩子来游玩。
老布厂的旧式集体宿舍楼被爆破重建为颜氏员工住宅区,员工可以优惠买房,但十年后才能自由买卖。
陆续出手整改,耗费财力与精力,庆幸定位清晰,精心营销成功,两年来竟没有成为颜氏的鸡肋。
但这个老仓库不大,曾经失火受损,还在市中心,改造费用高,颜氏想不到好规划便先闲置着,两年后,没想到它倒成为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