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S域名解析
回车敲响的那一刻,浏览器检查了输入框,www.didudidudu.com是什么鬼东西??我需要的可是IP地址呀!万般无奈之下找向了浏览器缓存,让其查找是否有这家伙的记录,结果并没有发现,此时找向系统缓存,主要去查找了系统中的hosts文件,同样没有,此时找向路由器缓存,查看路由器映射表,然而,并没有!于是,计算机将域名发给了本地DNS服务器(提供本地连接的服务商),本地DNS服务器找不到会将域名发送给其他服务器,进行递归过程,首先会发送到根域名服务器去找,返回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再请求顶级域名服务器IP返回二级域名服务器IP,再请求二级域名服务器IP返回三级域名服务器IP......直到找到对应的IP地址,返回给浏览器。
2、发起TCP连接(三次握手)
拿到IP地址后的浏览器很开心,终于可以有目的的去联系远方的“朋友”了,此时作用于传输层的TCP协议向远端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此举成为三次握手:
①源端->远端:你好,我想跟你连接可以吗?(SYN=1,seq=x)
②远端->源端:可以,你确定要连接是吧?(SYN=1,ACK=1,seq=y,ack=x+1)
③源端->远端:确定,我们连接吧!(ACK=1,seq=x+1,ack=y+1)
3、发送HTTP请求,接受HTTP响应
OK,连接上了,传输吧,这时就需要将用户输入的地址封装成HTTP Request请求报文,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发出应答,即响应数据。
HTTP请求报文格式:请求行+请求头+空行+消息体,请求行包括请求方式(GET/POST/DELETE/PUT)、请求资源路径(URL)、HTTP版本号;
HTTP响应报文格式:状态行+响应头+空行+消息体,状态行包括HTTP版本号、状态码、状态说明。
4、断开TCP连接(四次挥手)
传也传完了,那咱们断开连接吧!
①源端->远端:好了,咱们断开吧(FIN=1,seq=u)
②远端->源端:行,等我稍微检查一下还有没有要发你的数据(ACK=1,seq=v,ack=u+1)
③远端->源端:可以了,咱们断开吧,拜拜(FIN=1,ACK=1,seq=w,ack=u+1)
④源端->远端:好的,再会,拜拜(ACK=1,seq=u+1,ack=w+1)
5、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请求js,css等资源,最后进行页面渲染,呈现给用户
浏览器获取文件后开始利用内核解析了,解析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HTTP请求请求一些资源,如js,css等文件,将这些文件下载到本地。浏览器解析HTML文件时会自上而下,起初产生一个DOM树,解析CSS之后产生CSS规则树,后将两树进行融合,合成为渲染层,最后调用操作系统的Native GUI的API绘制。
接下来就要说到浏览器解析过程的进程与线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技术性问题。
概述:
https://blog.csdn.net/didudidudu/article/details/80181505
详解:
https://blog.csdn.net/qq_20901397/article/details/79982679?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channel_param&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1.channel_pa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