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抢占全球卫星产业制高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深圳最近似乎爱上了“卫星”。

6月10日,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召开了卫星及应用产业研讨会,邀请各路专家共谋卫星产业发展大计。

此前的6月7日,深圳发改委官网发布了《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及要将深圳市打造成为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两天后的6月9日,深圳发改委发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提到要“重点围绕空间探测、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通信、数字空间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支持高通量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发展”,并要“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泛在高速网络连通”。

深圳卫星产业发展的大蓝图正在徐徐拉开。

专家详解《意见》出炉前后

《意见》是由深圳市发改委牵头编写并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的,共16条创新举措,其目标是“为抢抓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深圳信息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发达和市场主体活跃的优势,立足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卫星系列以及通信卫星系列,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卫星+’创新生态,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意见》出台的背景是全球卫星通信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公开信息显示,卫星通信具备大范围、高可靠、无线部署的特性,可很好弥补蜂窝通信对航空航海、偏远地区、应急通信等场景覆盖能力的不足。随着高通量卫星、低轨星座等技术带来通信成本的下降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卫星通信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据SIA《2019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民用卫星产业年收入规模为2710亿美元,其中卫星发射行业的收入为49亿美元,仅占1.8%。而卫星地面设备收入占比达48%,达到1300亿美元以上;卫星运营行业收入占比达38%,超过1000亿美元规模。

当然,《意见》的出炉,离不开行业协会以及行业各大公司自下而上的努力。 “这份《意见》的出炉,我们协会也参与了。”跟经济观察网记者交流的第一句话,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会长张一平这样表述。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是由中集产城、日海智能、星联天通、华讯方舟、华信天线、航天华拓、航天东方红、中集多式联运、南方国讯、思凯微电子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自市发改委文件发布以来,该协会对会员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汇总相关建议和行动措施,并于2021年6月10日在中集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举行了卫星及应用产业研讨会。 会上,张一平透露,早在2月7日市发改委就出了一个征求意见稿,该协会根据产业需求尤其是协会会员企业的需求制定了相关的“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建议”,并通过工信局转到发改委方面;然后就是5月26日市发改委的正式发文。(注:《意见》正式发文是5月26日,6月7日在发改委网站发布。)

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姜勇补充称,在发改委这个文件出台之前,其实工信局也在做。“实际上我们协会在今年1月份已经配合“十四五”规划的草案,当时是跟工信局、科协等联合起来做了一些意见征集;那么到发改委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第二次意见征集。”

姜勇进一步指出,总的来说,协会在《意见》出炉前后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因为协会就是要在企业和政府政策之间的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上传下达,只有把行业的需求及时汇总反馈,才能使相关的政策更有效率。而从正式下发的《意见》来看,它确实如实反映了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是比较务实的,把具体支持的方向、领域甚至金额都做了细化。 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力军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意见》接地气,也务实。

那么,《意见》出台后会对行业有什么影响呢?航天科技深圳研究院专家委员吕晓明表示,这份文件特别有针对性,它不仅量化了对资金的支持,更是给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指明了方向。众所周知,深圳以前在卫星产业方面的发展并不是特别的好,并不像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方有很强的基础,而此前深圳在这方面也没有出台太多的相关扶持政策。但同时大家也看到,其实深圳拥有发展商业航天最好、最肥沃的土地,因为深圳创新能力最强;所以这个时候出台的《意见》,无疑是深圳市对卫星产业发展的一个最有力支持文件。

张一平也强调,《意见》将会给相关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当然这个16条应该说还是比较宏观;据我们了解,发改委和其他部门还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所以一切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应用场景成卫星产业发展重中之重

在《意见》的16条创新举措中,第一条就是“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可见应用场景的重要性;而在6月10日的卫星及应用产业研讨会上,关于应用场景的建设无疑是焦点所在。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的杜欢指出,虽然现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卫星产业都越来越受重视,但卫星物联网运营上的痛点也显现,那就是应用场景的开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场景出现。如果只有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但缺乏应用场景,这必然导致经营没办法落地。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协会,甚至是监管层,都应该往这边发力。

对此,深圳市天海世界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志英建议,可以让卫星跟物联网更加的融合,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现在卫星和物联网对于彼此之间的需求还不是十分了解,只有通过互相更多的交流,明白彼此的功能价值,把双方的关系打通,这样可以产生更多大的应用场景。

对于“物联网与卫星的结合”这个观点,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喻表示了完全的赞同,并指出《意见》中第二条“能用尽用”这四个字其实是为卫星产业的应用场景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标准化研发中心主任、教授王利婕则从更高的角度出发,指出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关于卫星物联网应用场景的标准都比较少,建议深圳牵头制定卫星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国际标准。

姜勇也表示,协会争取在8月底出炉的《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白皮书》中,更多地向应用场景方面倾斜。

未来十年卫星产业将涌现大批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次参会的企业中有4家与上市公司有关,分别是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信诺,300252.SZ)、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力创通,300045.SZ)、深圳市华信天线技术有限公司(隶属北斗星通,002151.SZ)和深圳星联天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高新兴,300098.SZ);实际上属于深圳本土的上市公司仅有金信诺一家。

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孙长永指出,目前深圳卫星产业当中的一个缺点是,这方面的本土上市公司太少了。

经济观察网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356家深圳本地股当中,仅有8家涉及卫星导航产业,它们分别是:金信诺、中集集团(000039.SZ)、海能达(002583.SZ)、和而泰(002402.SZ)、劲嘉股份(002191.SZ)、ST同洲(002502.SZ)、中国长城(000066.SZ)和深赛格(000058.SZ)。而这8家,更有不少是靠参股公司涉足,而非主营业务所在。

对于深圳本土卫星产业上市公司较少的现状,金信诺的胡国云总监却断言,未来10年,在卫星产业这个领域,将会涌现一大批上市企业。胡国云指出,由于5g+卫星等于6g,而6G是未来发展的主趋势,因此卫星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产业建立战略联盟的话,可以通过资本的连接来做一些看似很难完成的事情。

胡国云的底气来自于金信诺公司对卫星互联网行业的深入研究。资料显示,金信诺从2017年开始卫星通信领域的布局,依靠在调制/波束、射频前端芯片以及相控阵卫星终端、便携式智能终端、移动卫星手机等技术和产品的战略布局,并深度整合卫星通信及5G覆盖,现已形成金信诺卫星通信解决方案。

而在2020年年报中,金信诺表示,近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深刻变革,以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蓬勃发展,促使相关行业格局不断调整,电子产业呈现出结构性增长态势。信号互联产品作为电子产业的关键互连件,其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下游市场需求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报告期内,金信诺积极布局5G通信、数据中心、特种科工、新能源汽车与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把握行业发展机会,顺应时代发展及市场需求,符合公司及产品的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方向。 目前金信诺的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及车载动中通等产品还可广泛应用于政府应急通信、行业通信、科考等领域。

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总体来看,全国应急通信领域共有约4.5万用户,需要约10万个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和约4.5万个卫星便携数据终端以及约6000个车载动中通,相关设备更新周期约5年,国内应急领域通讯终端市场将超过5亿元。

据胡国云介绍,目前他们公司正奔着6G而来。 其实并不仅仅只有金信诺对卫星产业抱有极高的期待,在上述8家涉及卫星产业的深圳本地股当中,都对卫星产业充满了信心。

比如中集集团,它是通过旗下中集产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中集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涉足卫星产业的。值得注意的是,中集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入围了深圳此前出炉的超2.8万亿投资清单。

早在2018年中集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建设之初,中集集团集团CEO兼总裁麦伯良就曾表示:“万物互联是全球未来发展方向,现在全球有3650万个集装箱,未来都要连接在一起,靠移动通讯在海洋和山区通讯信号覆盖不上,需要靠卫星来完成。低轨卫星的能耗是最经济的,商业运用最成功的是美国。当前,中国也在发低轨卫星,中集已经获得美国ORBCOMM公司的低轨数据卫星通信模块生产销售授权,在低轨卫星物联网领域,中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中集将利用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对行业的影响力,以产业园区的方式使更多低轨卫星物联网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发展壮大。同时也将以中集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项目为媒介,加强和光明新区的合作,为光明新区的高速发展添砖加瓦。”

而海能达在年报中亦透露,“过去一年,公司加速推进宽窄融合、公网专用等新一代产品的布局,积极投入5G行业专网相关产品及应用的研发,深入布局卫星通信产品”。而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该公司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未来的通信演进中,低轨卫星将是下一代天地一体通信网络的演进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将5G通信与宽带低轨卫星通信两种技术优势结合,对卫星配套的地面通信系统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目前部分试验系统已实现交付。未来,公司将在低轨卫星领域投入地面、空间段通信基带处理单元和接入网的研发工作,并积极参与相关市场。

此外,一些还没涉足卫星产业的上市公司,如日海智能(002313.SZ)等亦开始加入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显示了它们对卫星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60多年来,卫星应用从无到有,基本构成了全方位的遥感、导航、通信卫星应用体系。随着卫星物联网产业已经写进深圳“十四五”规划草案,并成为深圳市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或许正如胡国云所言,在这个领域“未来10年,将会涌现一大批上市企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圳抢占全球卫星产业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