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20181216)

倩女幽魂是无数影迷心中的经典电影,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和张国荣饰演的宁采臣深入人心。最近又回味了这部经典的电影,在感叹已经逝去的那个黄金年代的同时,也去网上搜寻了一些对于该电影的评价。无意中看到有网友推荐「第十放映室」关于倩女幽魂电影的一期节目,看完之后感慨良多,记录在此处。

第十放映室以新版(2011年)倩女幽魂的上映为契机,分析了三个版本倩女幽魂电影对聊斋中这一人鬼爱情故事的处理方式。

1. 对相遇场景的处理

60年版本中半夜宁采臣夜宿金华寺,正思家国之事,忽闻满江红的琴音,循声而出,见到小倩弹琴,驻足聆听。非常具有古典美,但少了些飘逸幽眇的意味。87年版本中,宁采臣夜宿兰若寺(也是蒲松龄原著中的寺名),也是听闻琴声,在近水的亭台上看见聂小倩弹琴,飘渺空灵,又极具诱惑。反映了随着时代观念的变迁,人们对于这一传统爱情故事的新的解读。而11年版本中,刘亦菲饰演的聂小倩突破了鬼的设定,变为猫妖。相遇方式也由被琴声吸引变为忽然的相遇。编剧在采访时表示:

爱情总是突然来临的。

这一相遇方式非常契合当代年轻人对于爱情更加大胆、自由追求的新的心态。也是当代电影导演对于该故事的新的诠释。

2. 对坠入爱河方式的处理

60年版本中二人坠入爱河的方式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式的,宁采臣被聂小倩的琴棋书画的才华吸引,聂小倩也敬仰宁采臣的才华,二人在琴棋书画的切磋中坠入爱河,是典型的古代文化中才子佳人式的恋爱。在聂小倩对宁采臣表露爱意后,宁采臣受传统思想教化对此持拒绝的态度。87年版本中,聂小倩是因为宁采臣的善良、纯真而爱上他,而善良也是聂小倩自己的特点。宁采臣对于聂小倩的爱意是欲拒还迎的态度。这里少了一些传统的道德束缚,多了些风情。而11年版本对于恋爱的处理则更加复杂,增加了燕赤霞和聂小倩的感情部分,有点现代偶像剧的感觉。编剧(或者导演)在采访时表示,启发他做出这一设定的是87年版倩女幽魂中的一幕场景。

最后聂小倩离去的时,由于宁采臣要帮她挡着阳光,所以没能见她最后一面。而告诉宁采臣聂小倩已经走了的是燕赤霞。

3. 87版的爱情为什么深入人心

60年版本里对于爱情的处理方式已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审美,而11年版本也褒贬不一。为什么87年版本的倩女幽魂对于爱情的处理方式能够如此打动人心呢?在网上看到一则评论,深以为然。大意是:

87年版本中两人的爱情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两个人都是孤独的。宁采臣是乱世中的一个落魄书生,纯真、善良。他身无分文,在那个年代无法得到势利的大多数人的尊重。对文化艺术的高雅的品位在那个年代并不为人看重,而纯真、善良可能会被当作愚蠢。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想必是孤独的。聂小倩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在姥姥的支配下从事自己所不愿的事。身边的姐妹表面上和睦,暗地里互相妒恨。是孤独而又缺爱的。而11年版本的倩女幽魂中,宁采臣是一位官员,在为百姓兴修水利时来到兰若寺。而聂小倩是姥姥的得力助手,不杀好人对她来说是一个原则。两个人即使缺少彼此,人生也足够自足、精彩。深入人心的爱情总是在干涸的沙漠里长出绿芽,通常发生在不好的时代,和残缺的人身上。

想来确实如此,日本90年代的纯爱剧,《美丽人生》、《恋爱世纪》、《悠长假期》或者《喜剧之王》无不是发生在大的时代下、渺小而又残缺的个人身上。87年倩女幽魂中二人在狼群面前相拥,背景音乐《黎明请你不要来》响起,留下了影史上经典的一幕。(不得不说黄霑的配乐真是很好)

4. 审美态度

87年倩女幽魂确实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一些画面充满了想象力,让人不得不佩服。电影体现了导演、编剧等的功力,需要观众去细细体会。「第十放映室」的解读给了我新的观影启示。要获得好的审美体验,需要一定程度的学习。曾经看过一遍讨论古代女鬼故事的文章,文章的观点是古代女鬼故事是男性文人的群体意淫。在那个年代,男性文人掌握着话语权(如同现代的我们在互联网上掌握着话语权),常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因此勾画出的女鬼故事中,女鬼都知音识曲,为文人的才华吸引,进而愿意以身相许。不得不说这一观点非常合理。随着随着女性地位的崛起,与时代观念的变迁,人们对于经典故事也呈现了新的解读,因此出现了经典的87年版的倩女幽魂。

经典不是,也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有新的当代诠释。古典乐也有不同演奏家的不同诠释,对经典文化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倩女幽魂(20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