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科大二三事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交换生学弟笑称:“原来觉得自己是在四万一平的北四环有床位的人,现在身价涨到在30万一坪的东区有床位的人了”。

在台北,如果台北科技大学的地理位置排第二佳,估计没有哪所高校敢排第一。也正因为座落在两个捷运换乘站之间,3条捷运线可供选择,在光华电脑城,华山文创园区,微风广场,SOGO复兴、忠孝两店簇拥下,注定了校园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一次到台北科大因为2013年夏天我赴台参加创业比赛,当时校园的绿色生态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二教前假山水池的锦鲤和龟。刚入校没多久的三月,阴雨天居多,难得有一天放晴,午后就去水池边的石凳坐下,看看书上上网,阳光透过硕大的老榕树斑驳地印在地上、石桌上、墙上,假山上的人工泉间歇着涌出一股,伴着一股风吹来,还是能感受到初春的乍暖还寒,那就挪到另一个漏下一大块阳光的石凳上吧,一会儿就感到背上发热冒汗了。偶尔有教职员工或情侣档学生来投一点鱼食,锦鲤们簇拥扑腾好不热闹,只有那几只龟,静静地待在石头上,头也不转一下。

假山和水池

拿到学生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借iPad,先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预约,当有空余iPad或其他外借iPad归还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提醒我在规定时间前往图书馆借取。到达图书馆一楼,告知助勤学生或管理人员,获取学生证信息证明已预约,同学或工作人员取一部装在专用的黑色保护袋里的New iPad或iPad Air,确认充电和扬声器正常,并告知归还时间以及归还前注销iCloud账号等事宜,这部iPad就可以使用两周啦。也许是我运气不较好,借用三次都是预约后马上可以取用。

既然是来交换学习,比较两岸的学生和老师在所难免。 我的发现是,学生差不多,老师大不同。学生们不太爱在公众场合提问或发言,会在课上玩手机,会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也会因为作业跟老师讨价还价,但相比大陆高校每学期课程数量较少,但每门课的学业任务较重,加之平时作业、小测验和期中考试要求严格且占到总成绩的近3/4,总体来说学起来不会那么轻松。而老师们,无论教务人员还是授课老师,整体态度、效率和方法都超出大陆很多,习惯了教务处老师的冷淡和臭脸,这里行政和教务人员的态度可称为“无微不至”。而上课能够感受到老师确实投入了很多精力,用多样化的形式带动学生积极性,多位老师组合、邀请专业人士、专题讨论、学生小组讲演与互评能够落实,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在最后两周,我们还找到一处私家观景台——操场前的亿光科技大楼,乘电梯到达11楼,再步行一层,爬上梯子到达楼顶,晚上三五结伴,买些盐酥鸡、炸杏鲍菇,再带几听啤酒上去,一边看夜景一边聊天听歌。在高层建筑严格限制的台北,这样的高度望出去视野是极好的,忠孝东路向东延伸明亮繁华,101大楼永远那么高大醒目,像是台北人心中的一种归属,在台北市区无论转到哪里,转过街角,几乎总能看到101,到晚上楼尖的灯每周七日各一种颜色。在台北的最后一晚,我跟Trotro都严重失眠,聊天到凌晨4点半索性也别睡了,拉上她去大楼上看日出,不过那天天公不作美,只看到了“天亮”。

亿光科技大楼上望去的夜景
亿光科技大楼上望去的天亮

还有三教地下健身房里流的汗水,宿舍里那家FamiMart是每次商量出游行程的聚点,校园里小木屋松饼的香味,光华那家所谓的“四川麻辣烫”让我偶尔想家乡味道时解馋……在台北科大的点滴,就像台北这座城市一样,素面朝天却细腻入微。

你可能感兴趣的:(台北科大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