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教育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小时候崇拜父亲,长大后质疑父亲,再长大一些便瞧不起父亲了;我感觉自己正在走过这一过程。从小我便怀着复杂的情感和父亲相处,还记得曾经懵懂无助的时期,对父亲是无限的崇拜——印象中的父亲无所不能,所有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能干,我掰不开的瓶罐他能轻易掰开,我开不动的铁们你能轻而易举的打开(我们家以前的防盗门在最后的时候需要给一个小的冲击力才能打开,我得屏住呼气倾注我所有的力量,才有一丝可能打开那门)。可以这么说,我小时候所学会的大部分学识与对世界的认知都来自父亲,父亲会教我下各种棋类 (五子棋,象棋,跳棋等等),教我打羽毛球、乒乓球,辅导作业,带我出去放风,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凭借着这遥远的回忆,我很难承认如今我所获得的机会与我身上所拥有的可以称之为美好的特质大多都来自父亲的培育。

“今天练琴了没有!”,“你又偷偷玩电脑了!”,“又不听话了!”,这是所有我所印象深刻的父亲,那种凶狠的、瞪着眼睛、嘴唇紧绷、似乎随时都会爆发的样子,尤其是如果父亲伸出食指指向我的时候,我知道我完了。这种恐惧至今想起我仍旧会有害怕的感觉,虽然我知道父亲再也不可能这样对我了(父亲如今已经改变了许多,回到家中就算我很过分的晚睡,也只会背着我和母亲谈笑着抱怨道这小子又晚睡了)。我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父亲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我再也不会想着讨好父亲,再也不期望于从父亲那里得到赞美,即使父亲称赞我的成果,我也不会喜形于色,我不在无所顾忌的把自己的喜悦写在脸上。这样严厉的父亲,积极的培育着我,让我尝试各种事物,书法、绘画、钢琴,在同龄的小孩都在玩耍的时候,我在接触并探索着这些兴趣,在这点上我并不后悔,因为从现在看来,这些童年的兴趣都让我的人生有了不同的可能性,他们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并让我愿意探索,我能够从画中体会到美好,能从音乐中体会到喜悦。

父亲对于我的爱好一向是“纵容”的,几乎可以说是不计成本的。我学习书法时,父亲毫不犹豫的把我送到老师那,每周都接送,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的准备好。绘画算是我坚持最久的爱好了,每年我都会到各种画室“进修”,父亲和我一起找画室尝试各种不同的风格,所有的开销花费都完全不在意;钢琴也是,一节钢琴课就40多,每周都上,之后为了练琴效果甚至一狠心买了台价值2w的钢琴摆在家里(这个还是稍微犹豫了下的)。在那个年代这些看起来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爱好,父亲在我身上可谓是花了大把的资金,我不知道父亲究竟是怎么想的,他想让我成为一种怎样的人,他想培育出我怎样的价值观,我完全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无心插柳,但我不得不承认,我非常感激当时的选择,因为我觉得我的精神世界无比的丰富,世界上那些美好的事物,我能感受的到。

在读书方面,父母也是不惜下血本,一本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愣是买了全套,《少年世界》、《少年文艺》、《漫画大王》等等更是一年一年的定,要说我童年时期最大的爱好,我想便是读书吧,在书中天上地下,宇宙海洋,过去未来我都去了个遍,世界各地也都有我的足迹,各种恋爱也谈了好几遍,幻想的、真实的、悲伤的、欣喜的,也都经历过了。最夸张的我想还是在初高中,永远有没有做完的教辅书,虽然我也一直有在做题。家里也配置了DVD,电脑,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看了很多的日本动漫以及学会了网上冲浪。在电脑时间上父亲也是有严格的限制,只有周末才能有一天45分钟的游戏时间,有时候法外开恩能够多一次我倒是感动的不行。

再后来,便逐渐是今天的故事了。上了大学后,我背起了行囊独自来到了武汉,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没有一丝悲伤,完完全全的懵懂茫然,甚至有这对未来世界的一丝憧憬,没有正式认真的道别,就这样我离开了父母,偶尔也只有和母亲通通视频电话,父亲对我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的变小,甚至无法触觉。大学四年后,由于一个一时的决定,我出国了,认识的新的朋友,认识了新的世界,我很高兴,但不知不觉中,父母离我更远了,母亲照例每几天便通一次电话,父亲则是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扯些有的没的,一切都淡了起来。

我非常不擅长直接的表达情感,但是每到特定的节日,再平淡的内心也有了一丝的波动,我不禁往回看了看过去的日子,我们是如何一路走来的,对于父亲复杂的情感,过去是怎样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即便童年中的父亲已经渐渐淡去了,但所期望的、所培育的、那种在对抗中所默默灌注的关心与爱,我这辈子大概是甩不掉了。

—— 写在父亲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