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笔记

这是一本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释人与人关系如何构建的书。皮格马利翁是一个希腊神话中国王的名字,这个国王对凡间的女子都不感兴趣,爱上了自己精心创造的少女雕像。女神维纳斯被皮格马利翁的执着感动后赋予了这座雕像生命,皮格马利翁美梦终于成真,娶了这位美女为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就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指代人们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一现象得到了心理实验的证实,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找到了一个学校来做调查,然后告诉老师,他们发现了其中的18名学生,智商更高,其实这18名学生只是他们随便乱选的,谁知道后来这18名学生确实成绩上升了,而且越来越优秀。因为老师认为他们是天才,所以课堂上更加关照他们,释放了你很优秀的信心。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学生果然学习更加卖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对一些人赋予了强烈的期待,那这些人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有时人们也称它为期待效应

在人际关系当中也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创造着别人,然后用自己构建出来的方式去感受别人,别人也在创造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

这本书的作者朱瑟琳·乔塞尔森是位女性心理学家,也是国际公认的精神医学大师。她擅长的是团体心理治疗,也是这方面的权威人物。所谓的团体心理治疗就是由十来年需要心理治疗的人组成一个小组,1到2位治疗师主持讨论。讨论的问题是组内成员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人们可以在剖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当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由于她的贡献,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也成为了团体治疗的专家,现在担任欧文亚龙心理治疗学院的执行院长,还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她跟老师所持的基本理论是,人的精神困扰都来自于不良的人际关系。

在作者40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当中,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人们的心路历程。跟其他心理治疗师不同的是,她先让人们画关系图,从五岁到现在,每五年中出现的重要人物,按照对自己的重要程度一个个画出来。根据这张图,可以回忆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与这些人有关的重要事件。这张关系图就像一个人的关系自传,从上面可以看出关系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从四个方面来讲讲这本书,第一,人们会创造幻想,在人际关系中也存在幻想。第二,人们还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创造别人,在彼此的需要中互相创造。第三,到底一段关系是怎么形成的。第四,人们创造关系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那就是你可能会对别人产生误解。

人们怎么创造幻想?

要理解幻想的产生,需要回顾一下婴儿早期认知世界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没有概念,连区分自己和外界事物都很难。他有任何需求,母亲通常都会满足他,有一些东西可以给他带来安慰。最熟悉的就是母亲的乳房,但母亲没有办法满足他的时候,比如母亲给孩子断奶的时候,因而会把泰迪熊或者让他感觉温暖的毛毯当成是母亲的乳房,这些小物件同样能给他带来安慰,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就提出,婴儿在理解外在的东西时产生了幻想,幻想着泰迪熊是像母亲一样的存在。成年人当然不会这么想,但婴儿要尝试对这个世界控制,他从泰迪熊上找到了安慰,对于成长阶段的婴儿来说,这是他认知外部事物的第一步,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连接,温尼科特称为过渡性现象。泰迪熊本来只是一件玩具,是婴儿的幻想,让它有了安慰自己的意义,这些玩具对婴儿来说就变得跟妈妈一样重要。

这种幻想技能在人们成年之后,会无意识的用到人际关系中。因为感情的传递很多时候依靠非语言的方式,所以人们对关系的理解经常是靠猜的。你读取别人的意图,判断你们关系的远近,然后决定下一步怎么对待,就是在不断幻想着别人的心理,在幻想中搭建这个人的形象。

虽然幻想是无意识的,但幻想的方向就取决于你的需要,也就是说你只会看到对方身上对你有意义的信息,你把过去的经验,现在的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都融合在一起,加工成了一个你看人的滤镜。

每个人的滤镜都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同一个人身上的表现,会被解读成不同的特质。比如说一个直截了当的人,在你看来就是鲁莽,而在隔壁老王眼里,他简直就是难得的耿直之人,这些都是无意识进行的。你会把自己解读的这个当成他真实的样子,他做的每件事,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出意义来。一旦你为对方创造的形象定格了,这个形象会在你心里面被反复印证,你会按照你原有的那套解释框架,来分析这个人之后做的每件事,这更加强了你对他的判定,幻想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

除了幻想别人的形象之外,我们还会无意识的创造别人的行为。

人们按照各自的剧本创造别人,我们需要用一个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来解释,那就是投射认同。指的就是人们会无意识的诱导别人,让这个人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最早提出投射认同概念的是心理学家克莱因,他认为人们在婴儿时期形成了与母亲的互动方式,这个互动方式后来会逐渐的固定下来,成年后把他带到了跟其他人的关系中。也就是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释放了一些情感信号,让别人产生了变化,诱导别人做出了自己想要的反应。比如跟自己的感受一致,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人们实际上是在强迫别人扮演自己舞台上需要的角色。

这种投射有好几种方式第一种情况,你可能引导别人做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行为,然后再惩罚他人。可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恶魔,这个恶魔可能来源于你在儿时没有满足的需求,但是你可能会把这个恶魔放在别人身上,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放在别人身上,你跟这个小恶魔的斗争就变成了别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你可以惩罚他人身上你最恨的东西,这样就不用惩罚自己了。书中讲了一对双胞胎的例子就是这样的。由于小时候家里穷,姐姐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不好意思说,觉得自己不该有这样的要求,于是她就用一些情感的暗示和鼓励引导妹妹,替她跟爸妈要东西,这样她就不用再责怪自己,而是可以责怪妹妹的。

投射的第二种情况跟第一种正好相反,你还可以把优秀的特质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个特质是你一直希望自己具备,但还没有具备的。也许在你童年时期,丧失了这部分特质,通过把它投射在别人身上,你可以把你认为珍贵的特质继续保存下来。比如害羞的人可能愿意跟一个活泼外向的人做好朋友,因为这个活泼的朋友身上有他最想拥有的开朗性格。

第三种投射方式,是你用你身上具有的某种品质,召唤出了其他人身上跟我们相似的东西,这个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某些潜质,但是为了增加亲近感和熟悉感,两个人在一块会增强相同的部分。比如一个女孩离开了女友之后,可能爱上了另一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孩,被这个女孩带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些变化甚至会让她的朋友家人都感到惊讶。

投射的最后一种情况,是你可能会安排另一个人去体验你自己不想承受的痛苦。比如引诱别人替你担心。作者有一次跟同事一起准备一个大型的会议,因为这个会议很重要,谁都生怕出错。作者一直表现的很淡定,好像不关他的事儿一样,这让他的同事很紧张,当临近开会的日期,这位同事觉得万事妥当,也不再紧张的时候,反而轮到作者开始紧张了。因为一旦别人不担心了,这份担心就影响了自己。

这四种投射方式都会改变别人的行为。作者的解释,这是因为每个人天生就有表现多种特质的潜能,但人们后天的经历会固化其中的某些品质,然后抑制其他品质,但这些被抑制的品质并没有消失,其实它们一直潜伏在人的身体里。随着阅历的增长,当他遇到能够唤起这部分潜质的人之后,他就会重新构建自己,可能完全变了一个人,也说不定往往会成为你希望他扮演的角色。

你能够创造他人,同样意味着你也在被别人创造着。你在别人眼里的形象,跟你真实的自己也不会是完全契合的,不同的人对角色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剧本都不一样。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可能无意识的把孩子编排进了自己的剧本中。同样在朋友同事伴侣之间也是这样。如果你的剧本需要一个敌人,你就会从身边发现一个总是跟你做对的人;如果你需要让自己来扮演救世主,你就会创造一个需要拯救和保护的人出来;如果你需要扮演被降服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或者创造一个独裁者出来。

我们普通人并不会像哲学家那样思考关于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人人都有着对于自我毁灭的本能的恐惧。人们需要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在别人的舞台上至少比没有角色可演好得多,这能让人感到在别人的世界里自己是有一席之地的

幻想和创造他人是一个循环论证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剧本不同,人与人的各种排列组合下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关系,没有哪一种关系是能够被复制的。当我们知道了双方的关系,是通过互相扮演对方需要的角色来确立的,你可能就会发现这样做的风险。

在关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是片面的,可能会忽略这个人身上另外的一面。一个人后天会形成一些特质,与他人的相处中,人们根据你身上的这些特质,会给你贴上标签。我们每个人都有标签,这些标签会强化人们对待你的方式,让你更容易被选中扮演固定的角色。

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认为关系是不可动摇的。当你按照自己的需要,塑造了他人的时候,你会认为这个人永远是你印象中的那样

这里的问题是:第一,这个人除了扮演你需要的角色,他还会在其他人的舞台中扮演其他角色,如果想了解一个完整的人,只要看到他的整个舞台上的全部角色阵容,你会容易忽略他的其他方面。

第二,你会只看到他的行为,而忽略了他的感受。人都有偷懒的想法,尤其那些超出了角色设定的信息,会让你觉得是一种认知负担,那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但是对他人的内心世界不闻不问,这样的关系是毫无生命力的。只有雕刻出来的少女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时,皮格马利翁才能真的跟她建立联系。

第三,对方也在时刻变化着,他可能也想尝试不同的角色,就会给你们的关系带来变化。但只有这样的关系才是活的,焕发着生命力的。如果你想要长期保持一段关系的生命力,避免因为你的幻想和投射造成对一个人的误解,你就必须加深对这个人的完整了解,真的听听这个人的内心,问问他自己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他对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在你们的关系中他是不是有一些新的需要。如果你真的这样问了,会听到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答案。这个时候你需要做好准备,有可能对方对你的感受和看法已经有了变化,跟你的实际想法并不相符,你可能会觉得受到了贬低,被冤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很正常,因为你们的关系本身就是通过幻想和投射创造出来的,双方的变化可能让原本的剧本过时了,如果你想要留住这个人,继续维持你们的关系,那就要重写剧本。虽然需要倾注你很多精力,但是总比因为你们的感受不匹配,造成误会要好。尝试重构自己的世界观,让自己可以容得下冲突和矛盾,不再用单一的维度看待人的情感,世界里就不会只有波澜不惊的刻板生活,还会有黑与白的中间地带。

这本书对于关系的洞察,因为人们会创造幻想,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幻想他人的形象,所以当人们处于一段关系当中,别人对我们的幻想作出反应,我们也成为别人的幻想,对他们的诱导作出反应。每个人就像是剧场里的导演,以往的经验,现在的需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剧本,人们把自己期待的角色投射到了别人身上,然后挑选合适的人出演自己剧中的角色,也接受别人的邀请,扮演他们需要的角色。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

就像心理学中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待什么,人们就会成为什么。如果你想要让关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倾听对方的内心,避免误解,尝试更新剧本,不断调整双方的角色定位。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人们如何创造关系,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之间连接的复杂性,任何一段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双方都应该负有责任,没有一段关系是完全适应一个人的需要去发展的,他一定是你们共同协商产生的。明智的做法是更加锐利的剖析出在关系中折射出来的真实需求,这是一个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他人世界的通道,不断审视内心需求,能够让你保持更清醒的意识。相互创造的过程中引导关系朝着让双方的感受都匹配的方向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