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雏形
45亿年前,一颗离太阳不远的中等恒星到了最后衰亡时刻,燃料(氢)烧尽,向外辐射压大幅减小,引力大增,导致外部物质与内铁核(最后核聚变到铁)强烈撞击,恒星化为各种碎片,向太空散去,形成若干星云。其中一片稍大的,流落到太阳的轨道上,又吸取了其他各种更小的星云,逐步壮大起来。
在开始的二亿年,由于它与星云残余物不断的激烈碰撞、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引力的挤压带来的内部压力不断增加,使得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像一个大熔炉。这使得一方面比较重的元素,比如铁、镍向下沉淀,形成铁核;另一方面,又促使质量较轻的熔岩上升到地球表面,然后它们在那里凝固形成原始地壳。
地球开始阶段,就像个火球,离太阳也近(一年120天),火山不断爆发;加上不断的陨石、彗星撞击。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彗星含有大量水和气体,它们的蒸发与飘浮,因为地球(与月球不一样)的质量足以使它们留在大气中,形成最初的大气层。
二、大气层
地球表面大气层90%处于海拔16千米以下。这层薄薄的气体毯子为我们提供了呼吸的空气,保护我们免遭太阳热量和危险辐射的伤害。
地球在形成的早期阶段,是没有大气层的。因为当时太小,没有强大的引力场;任何自由气体(没有发生化学结合,比如氢、氮)都无法聚在它的周围,而是飘散到太空。
后来因火山爆发与慧星撞击,加上地球质量变大,有了一定的引力,形成早期大气层;由二氧化碳、甲烷、氮、水蒸气和硫化氢、氨等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的气体构成。
地球成长到10亿年左右,一方面内部逐步稳定,另一方面离太阳也渐行渐远;这颗行星逐步冷却下来。当地面温度降到水的沸点以下时,大气云层中储备的水蒸气得以释放出来,形成雨水瓢泼而下。这场暴雨持续几百万年之久。从天而降的雨水注满了地球表面低洼之处,最早的海洋就此形成。
在此后的20亿年时间里,海洋中漂浮的单细胞生物缓慢进化,最终获得光合作用的能力(光合作用是指太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富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当光合作用发生时,这些活的有机体吸收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碳,将它们转变为氧气,这样,大气的化学成分被慢慢改变。
光合作用形成了今天的大气层构成:氮气78%,氧气21%,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占1%。
三、大陆形成
大陆形成的方式跟恒星形成、太阳系演化的方式一样,因为引力的作用,导致了地球内部的热量奇高。地核(一般将地球构成从内而外划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以液态铁(重元素)的形态存在。
来自地球核心的热能不断熔化2900千米厚地幔的某些部分,促使它通过内部对流活动向上运动,致使一些更冷、密度更大的岩石圈地层(位于海底)下沉到地幔;地幔上面是软流层;“漂浮”其上,像鸡蛋壳一样,四分五裂的刚性层(岩石圈)就是地壳。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理论也在发展),地壳分七大板块:南极洲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还有若干次板块。
由于岩石圈的各板块是作为整体在运动,因此,板块构造引起的大多数活动和变形,都发生在板块边界(构造边缘)。板块之间的运动分为三种:分离型、聚合型和转换型。
分离型。板块分离导致地幔的矿物由此处涌出冷却创造新的海底或海底盆地或海底扩张。
聚合型。如果是高密度大洋地壳滑入较轻的大陆地壳下部会形成俯冲带,大陆地壳部分会形成山(如南美安第斯山脉或火山)。两个大洋板块聚合,通常一个板块通常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会形成海沟;如果俯冲持续,就会形成一系列火山岛。两个大陆板块聚合,每一块大陆板块的岩石圈都是漂浮的,这就防止了任何深度的俯冲,因此,两个板块的边缘就会隆起或弯曲,从而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等)。
转换型。指两板块发生摩擦同时又没有创造或毁坏岩石圈地壳的地方。大多数转换型边界形成了两块地壳之间的断层,这些地方被称为断裂带。
图为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位于向西北移动的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板块边缘发生摩擦的断裂带上,易发地震)。
地壳运动导致地震、火山爆发、造山运动、……。
(注:我们没有亲身经历的,都仅仅是一种仅供参考的思维逻辑)
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