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学不会怎么破?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

      昨天半夜,闺蜜和我吐槽:上初二的儿子小A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天天蔫不拉几,不认真写作业,娘俩在家没少干架。望穿秋水盼着开了学,一摸底成绩从前5名退到二十多名,儿子还叨叨着不想念书了。她是给娃找个一对一辅导补一补还是约个心理咨询师谈一谈?.......

      隔着电话,我也能感受到闺蜜内心的惊涛骇浪。我赶紧给她说:HOLD住,行动前你还是先给小A的学习来个“VIP”分析。

      闺蜜暴怒:还搞贵宾服务?我都恨不得把这小子狠揍一顿.......

        NO,NO!我解释,此VIP不是贵宾服务,而是心理学上分析人的内在特征的一个工具。用VIP来诊断孩子的学习,父母就有了一双“慧眼”,可以透过各类纷乱烦扰的问题表象,比如厌学、学不会等,真正看清自己娃学习的底层特征,才能有的放矢。

      1、啥叫VIP:借我一双慧眼,把“我是怎样的我”看清楚

孩子厌学、学不会怎么破?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_第1张图片

      先来看VIP的专业解释,它是一个人的内在资本,包括V(Values  价值观模式)、I(Interest 兴趣倾向)、P(Preference 性格倾向),是分析人的内在特征的工具。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是看他拥有什么样的VIP。

      说到VIP,首先要提“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最早是用于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家把人的意识用冰山来描述,认为露出水面的行为和表现,都是由冰山底下的要素驱动的。而VIP就属于冰山底下的“暗流涌动”。

      用大白话说,价值观V就是你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它是一种深层次的“偏见”,左右着我们的行为选项。它也是一副“有色眼镜”,你的价值观会自动过滤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孩子在面对学习时,也会通过价值观过滤,自动把他认为好的、有意义的纳入,其余的就都忽略了。

      兴趣I指个人喜好的倾向性,是由内在遗传和外界环境强化共同形成的。当孩子的人生路径与个人兴趣吻合时,他会更有行动的自主性,效率也更高。

      性格P指我们与人、与物互动的独特性。我们可以用MBTI模型分析孩子的性格特征。性格会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方式、选择的特征,以及时间观念的强弱。

      VIP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涯路径和未来选择。如果一个人的生涯路径与自己的内在特征不匹配甚至背道而驰,人生的痛苦和纠结可想而知。同时,VIP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青少年阶段正是VIP形成的黄金窗口期,孩子们可以通过自知自觉、愿景激发,进行主动修正与改变。这一点用到学习上也很有价值。

2、愿景激发:给“更好的未来”画一幅具体的图景

      高一学生小B很苦恼,他学习只要遇到难题就放弃,稍有挑战就有畏难情绪。我们一起回忆童年往事时,他有件事记忆深刻:有一次他跑出去玩在外面睡着了,第二天天亮醒来才回家。结果发现,他一天没回家家里没人找他。在那一刻,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无价值的,至少在亲密的人眼中我是无价值的。当小B带着这样的无价值感面对任何挑战时,会把自己放在底线状态。遇到难题,他首先就想:我肯定不会;老师用激将法,他还没做就断言:我肯定不行。

      自我价值感就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i am ok或者i am not  ok。自我价值感是影响孩子学习、未来选择、与人互动、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核心指标。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定位如果是“我是有价值的,别人也是有价值的”,他就能更好接纳自己,同时与人有效合作,也会有更强的学习动机。我们平时所说的“自信心”,底层就是自我价值感。

      假如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如小B这样,是“我是无价值的”,这就是低自我价值感。回到冰山模型,相当于V的部分有个漏洞,你做出的所有努力大部分会从洞里漏走。对学习行为而言,如果孩子处于低自我价值感的状态,如果不在V上进行改观,你做的促进孩子学习的种种方法只能事倍功半。

      除了自我价值感,V在学习上的另一个体现是学业价值感。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掌握价值倾向”,一种是“认可价值倾向”。“掌握价值倾向”的孩子,价值关注点在学的东西有趣,当他把外界的东西搞清楚变成自己的,会感觉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该类型的孩子关注学科的关键点、难点、重点和逻辑关系。认可价值倾向的孩子则认为,自己努力学习的价值在于别人(老师、家长、同伴等)的评价和认可。

      哪种倾向的孩子自驱力、学习优势更强呢?肯定是“掌握价值倾向”的学生。对“认可价值倾向”的孩子来说,虽然外在的评判和认可也能给学习带来一些动力,但弊端很大,往往孩子为了维护自我在外界的形象,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找理由放弃。

      如何从V的角度改变孩子的学习?家长们可以用的一个方法是vision(愿景)激发,通过未来视野、蓝图形象、愿景涂鸦等方法,把孩子未来更大的获得呈现出来。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高分,愿景只是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会如何,虽也有一些激励作用,但也很容易产生打击。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引导孩子去思考“中学的努力是为了未来人生的自由度更变得更大”,比如能上更好的大学、在大学里能看到什么样的景物、能接触什么样的牛人、同学们将来怎样...........孩子在大脑里能想象出这个场景,接下来思考学习时,学习的指向性和动力就会和更大的获得挂钩,孩子会跳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去审视自己和学习。

3、自我修炼:做PD型超级学霸

孩子厌学、学不会怎么破?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_第2张图片

      PTID模型是我们分析兴趣倾向的重要模型。具体来说,P(People)倾向于与人互动;T(Things)关注点在事与物,即便与人互动,也是把人工具化、类别化、概念化;I(Idea)是思维发散特征的、追求新意;D(Data)的特征是关注细节、数据、标准。你认为哪个象限学习最稳定?哪个象限容易起伏呢?

      IT类型——学业钻研型:倾向于钻研,对于学习本身的逻辑体系的建立和意义感关注更强,,学习的稳定性比较强。

      TD类型——听话完成型:老师让干啥就干啥,不倾向于发散,不善于整合符合自己独特性的学习模式。学习的刻板性过强。因为现在考试越来越追求知识的整合,对发散要求很高,这一类型不占优势。

      PD类型——资源利用型:关注人、协助和帮助,目标意识最强,有了目标后能迅速清楚谁可以助力达成目标,在方法层、资源整合层、寻求帮助层都做得不错。该类型的孩子通常学习成绩好,讨老师喜欢,同学关系也不错,属于超级学霸。

      IP类型——师生关系型:对关系的关注度更高,更关注外在的评价,成绩特别容易起伏。

        如何帮助孩子利用PTID进行自我修炼?P意味着精力过多关注于“被关注”,要把价值点更多放在学习本身;I爱脑补,过分固守自己的观念。对I类型的孩子来说建立学科思维非常重要;D关注每一步,以至于忘了考点。如果和P一结合就没问题了。

4、性格助力:遵循有效学习四步曲

      性格倾向P会显著影响人的学习行为和互动模式。学者大卫.凯尔西与MBTI理论的提出者迈尔斯、布里格斯母女探讨发现,MBTI的16种类型可以组合成四大气质类型,分别是SP(天才的艺术家)、SJ(忠诚的监护人)、NF(理想主义者、精神领袖)、NT(科学家、思想家)。

孩子厌学、学不会怎么破?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_第3张图片
孩子厌学、学不会怎么破?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_第4张图片

      有效学习的第一步要首先从行动开始。最有行动型特征的就是SP型。举个例子:我们初中物理学过惯性这个新概念,意思是木块在一辆车上放着,车急停,木块会往前还是往后跑?正确答案是往前。但我当年死活不理解,认为就是往后跑。老师各种解释,我也想不明白。记得老师直接拿模型小车进行演示,结果果然是木块往前跑了。这就是SP型——用知识的样例来进入,如演示。

        接下来进入第二步——NF型反思。比如当我们从小车急停、木块往前走的具象场景抽离出来,抽象一层思考就会发现,惯性正是导致小车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力量。

        第三步,在反思的基础上,把抽象出来的概念惯性和自己脑子里原有的概念产生联系,形成体系,进而升级为理论。

        第四步还要落到实际应用SJ型。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父母,当我们帮助孩子定位了自己的学习类型后,孩子就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模式以及不足是什么。比如一个孩子如果是SP型,他在做出第一步行动参与后,就要刻意沿着上图中箭头的方向把其余三步跑完,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有效学习的路径。

      在P促进学习的部分,孩子可以借鉴的策略就是针对”一缺三”弥补,我们每个人都是四种类型之一。真正有效的学习都要按照“从行动到反思到理论到实际”的四步曲来推动。

小结:知不足(自我发现),而后有的放矢(自我发展)

      作为家长,我们用VIP这双“慧眼”,帮助孩子们既看清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进行充分发挥,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什么,进行恰当弥补。需要提醒的是,从学习的角度看,没办法扬长避短,孩子们要做的一定是取长补短。

      最后我提醒闺蜜,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修正、弥补、升级VIP的关键期,等到了高中就无暇关注这些事了,重点就变成了把自己原有的模式尽量价值最大化,很难再去对自己的价值和模式进行重塑。父母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这个阶段一定要用VIP帮孩子看清自身学习的真相,知不足而后有的放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厌学、学不会怎么破?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