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听课反思

陈平原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周四听过陆老师的课后,我就想起这句话,深感陆老师的课堂宛如煲好的汤,精华在沽突沽突中四处漫溢,氤氲着荡气回肠的香。

陆芳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相融的能力,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吃透教材的能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小说是叙事性的文学样式,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鉴于此,陆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小说的“三要素”的层面分析,去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陆老师用“问题”支架,搭建小说的骨骼。

  小说是讲究结构的,这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其结构过程就是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的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

所以,学习小说,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结构,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辨识小说的结构呢?用“问题”作为支架,是一种很好的牵引方式。

陆芳老师在《桥》的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了如下几个主问题:

在完成对故事的概括后:

(一)师: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这个问题宕开了学生的思维,不仅故事情节从这里发生重要的转折,小说的主题也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二)师: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书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这个问题叩响的其实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故事情节内容的继续深挖,二是启示学生发掘小说行文的线索。好的小说,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背后,都有一条清晰的线,无论故事怎样摇摆悬浮发展,始终在线的牵引之中。

(三)、从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出他的举动前后矛盾。

第15小节: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第20小节: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在老汉心里自己是一名党员,想的是老百姓,而儿子是党员,应该奋斗到最后,而最后以父亲的身份要保护儿子。这时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的。

陆老师通过三个主问题,从故事情节到人物情感,再到多角度的主题呈现,让小说的结构一目了然,同时,这三个问题搭起的也是课堂的支架,让教学有理有序,有源可循。

这节课如果能让孩子们多多朗读,会更有利于学生品味小说的语言。

小说的教学,无论是叙写情节,还是塑造人物、创设环境,比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更需要语言的铺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将目光汇聚到语言的落点上。如何让作为读者的学生更好地品悟小说的语言,朗读是一条最好的通道。

情节上读,环境上读,情感、主题上更是细读,不仅读,还要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于是,在读中润物无声,在读中春风化雨,在读中感悟并超越作者的创作意图。

读好文字,是读好小说的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桥》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