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五千】2018.07.08

【海拔五千】2018.07.08

1.  研修第四天。今天,许多概念在案例中越来越清晰。关于四个解释学:保守解释学、批判解释学、激进解释学、中庸解释学。关于文本类型:经典的、典型的、材料的。关于解读的三个层面:文本层面、解读层面、教学层面。每天都很烧脑,但每天收获多多。

2.  研修中关于文本的复杂性,干老师说,作者的复杂性决定了文本的复杂性,而有些时候,文本中的潜意识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建文老师功夫做得很到位,他概括了《孔乙己》的各种观点,有同情说、凉薄说、封建批判说、多余人说、国民批判说。那么如果根据这几天所说的各种解释学尤其是中庸解释学呈现的话,首先是让文本中的各类人进行对话。当用不同的颜色划出不同人物的内容时,有些内容一目了然。如,对文中的看客,作者就是持批判态度的。然后,当划出与孔乙己有关的内容时,有些就是互相矛盾了。他迂腐、好喝懒做、清高,可同时,他又真诚、善良、人品也好。那对孔乙己,就既有批判,又有同情了。可批判也好,同情也好,写到这儿,觉得又绕不开那个背后的社会了。是什么让作为知识分子的孔乙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文中还有第三个人,那便是我。仔细读文本,开始的“我”与后来的“我”是有所不同的。一开始的我虽没将孔乙己当成笑料,但至少也是一个调节剂(到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并且,我对孔乙己也是看不起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可是后来,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店里的时候,文中并没有写到我的笑,但有“我”和孔乙己之间是有互动的(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虽然这些事可能是作为小伙计的我必做的事,但酒店里应该还有其他伙计,为什么是我做这事。这里是不是也从另一面表现了我对孔乙己的变化,由原来的把他作为生活调节剂到看不起到同情了呢。除此之外,在读“我”的相关内容时,总觉得这里的“我”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酒店中的小伙计,同时,他还是一个冷冷的观察者。文中有这样的三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总觉得这三句话不会是一个孩子说出来的,他是小说中的作者视角,以自己的眼睛冷冷的看世界,冷冷的揭示出当时的酒店里发生的一幕幕事实,但是,三句话的背后是作者的什么意图,却是没有答案,可能,这要回到文本的复杂性上来,作者的复杂性上来(会不会是这样的,我把事实呈现在你的面前,你读到什么样的结果,那是由你来决定的。不同的读者得出的会是不同的结论。此时,作者隐去,只有文本。这是否也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

3.  我的疑问:从文本、解读,它是可以个性化的,也就是带有自己鲜明的偏见的。可是,当一个文本要作为教材来用的时候,就要结合孩子们的实际。干老师说,一个好的老师,是要代替文本向孩子们发问的。你是文中的谁?你最像文中的谁?如果你是TA,那么你会选择怎么做?当对话形成,孩子们在对话的场中找到自我,从而完成一次精神上的升华。此时,答案是什么,已经并不重要。可是,教学的难也就难在这儿,就像这篇《孔乙己》,当完成文本解读和自我解读之后,如何让孩子们与文本发生纺织呢,怎样设计大问题才能达到孩子们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呢,梳理到最后,我觉得我也没有答案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拔五千】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