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观感总被刺激

我们的观感总被刺激_第1张图片

我很少读朋友圈转发的文章,怕看多了会受那类套路继而影响写作的思路——“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同事”,“我有一个表姐”,再列举极端的例子告诉你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尤其前阵子“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已经入土了”;“第一批90已经秃头了”。

有一次剪发,我都忍不住问理发师,我的发量是否很小?我的性格是否属于佛系?毕竟我生于1990年一月,属于第一批中的第一批,可我好像啥也没干过,然后莫名其妙被其他年代的人嫌弃,拿来消费,拿来调侃……

我曾想过摆脱这份莫须有的“罪名”,按常理我该写段义愤填膺的文字,我也知道别人制造的这份“恐慌”是有纰漏的,它们都由尖锐的例子凑合,用几十个尖锐的例子来支撑“第一批”的头衔,为包装而包装,对一些不在意的小事情非得说成“佛系”,明明老土一点非得说成“入土”,明明想百度搜索一些资料,非得给我推送,“街拍:图三美女让我心动,图一是我的真女神”,语不惊人死不休。

最后没下笔,大概发现我反驳的声音何尝不是让时代变得脆弱、尖锐。我撂下的狠话,何尝不是为他人埋下反击的伏笔——“第一批90后仍处于叛逆。”

这两者会没有休止,因为没有一种权威的方法伪证对错,双方只会举更尖锐的例子来获取共鸣感,继而证明价值。这样的博弈会造成一系列的矛盾指引,举个例子中国男女比例已经出现严重的失衡,平均五个男性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换言之数千万的男人将无妻可娶,很现实的一个问题,但很少文章会赤裸地说,“你真的能够跟一个不那么喜欢的人在一起”。

坦白讲跟一个不那么喜欢的人在一起不全是坏事,我相信不少人也试过从“不喜欢”到“喜欢”,但眼下大部分文章上都偏向“一定要找三观一致的人”;“单身是个人最好的增值期”;“当今社会女人还是不要结婚的好”。

读这些文章的确很爽,爽的核心原因不是有共鸣感不是觉得很酷,爽的核心原因是让“自我”变得理直气壮,让人性中的自私变成个性。包括那类“好的闺蜜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身边”、“好的男友无论如何都要哄我”,“大家都第一次做人,你凭什么欺负我”……凡是这类尖锐的文章看多了,常常遇上一点小事就容易感到委屈、脆弱,迫不及待发朋友圈发泄,希望用点赞的方式让大家认为自己是对的,潜移默化变得对更多事情怒怼。

以前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骂天骂地骂母亲。

容不下一丝包容。

这时代会有很多这类人,甚至会是一种常态,但在过往并不常见,为什么到了90后就凸显爆发?

我想我们赶上了这时代的“快”,明显感觉到每隔一段时间人就脱节了,曾经流行吃小龙虾如今流行吃脏脏包,曾经流行穿supreme如今流行champion。包括之前去旅游,途中朋友开车刻意响几声喇叭考我,我死活也猜不出来。

他说,“抖音暗号啊!”

我真不知道,我只洞察到很多人的行为也刻意变快,喜欢看短视频,不喜欢看书;上班宁可踩共享单车完成最后一公里,也不愿意早睡;曾经我在家看电影会买可乐、方便面,如今看电影总忍不住快进几下。所有的“快”好像不是为了效率,而是成了一种习惯,这习惯让生活被侵蚀得粗糙,没耐心。尤其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很多文章仅两千字已迫不及待为一些段落加粗画重点,人们开始喜欢粗暴的东西,喜欢用黑白分明的东西救赎内心的茫然,茫然却总是周而复始,因为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忘了之后不会回归平静,不会一如最初,会一次比一次敏感,一次比一次有“文化”,每个人慢慢活成文艺青年,有一段时间我也立志要成为一名文艺青年,就是那种“你们都懂个屁”,后来结识了一群文艺青年,发现大家很少谈论文艺,大家只是喜欢把错误当作文艺去表达。

当哈奇士跟狼都分不清,身边的人还会迁就你,当牧羊犬跟柯基都分不清,问题就来了。

问题不在于我们没文化没知识,在于我们都过于相信,相信有阅读量的文章,现在是内容为王,大部分的人未能认清这内容属于知识,还是别人一些感性的话语。但凡失落了、灰败了,大家都急着找内容来救赎、求安慰、求即时反馈,大家被惯着要有一把声音告诉自己怎么办、怎样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来,大家慢慢缺乏自我的沉默思考。

我写过小说也写过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所谓的“看爽”“解脱”,在旁人看来大多数情况不过是掉进了他人所预设的陷阱,这一代肯定有不人会踩着很多陷阱度过青春,会用青春试错别人一些感性的话,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笨。因为不少人看见吸引的东西都第一时间跑去,精神观感总被刺激成“说走就走”,“爱干不干”,不懂得拒绝,不懂得怀疑,忽视了青春的精致很需要慢几步才能深几度。


我们的观感总被刺激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观感总被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