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张扣扣,我同情你变成了“人渣”,但我痛恨变成了“人渣”的你!



1月8日,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人张扣扣,被当庭宣判死刑。


张扣扣当庭表示上诉。他没有表现出他的支持者们希望的“君子报仇,死而后已”的慷慨之气。在最后陈述中,他还向社会道了歉,向被害人道了歉。他的求生欲望,比我们想象的高得多。


同情张扣扣的大有人在。


他们把张扣扣描绘成“为母报仇”的大英雄。他们强调张扣扣的杀人案与22年前的那桩命有因果关系;他们相信22年前那桩命的判决不公,司法黑暗;他们觉得报复有理,杀人解恨;他们借着张扣扣,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表达得淋漓尽致。


张扣扣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让他们对社会的仇恨找到了发泄点。他们把张扣扣推为他们的英雄——英雄就是为了做出牺牲的。他们享受着张扣扣为他们做出的“牺牲”。


一个13岁的小男孩。目睹母亲被人杀害,看着母死在自己怀里,还眼看着母亲被当街解剖。人世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了。


这个小男孩心理的阴影不言而喻。我对这个男孩由衷同情。但是他遭遇悲惨,值得同情的,并不意味着,他就不会发展成为一个“人渣”。相反,正是他的悲惨遭遇,让他变成了“人渣”。


“人渣”不仅仅意味着道德败坏和性格扭曲,还意味着对社会无用,甚至意味着对社会仇恨和报复!


每个“人渣”的成长背后,肯定有一本“血泪史”。“人渣”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在一个充满“爱”、“关怀”、“公平”、“正义”的环境里,是不会养成“人渣”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容忍“人渣”。


对于已经成了“人渣”的人,我们必须严厉地谴责和打击。难道我们应该为他们唱赞歌吗?当我们把一个扭曲的人奉为“英雄”时,我们是不是该自问一下:我们是否也象他一样扭曲了?


近些年,发生了多起伤害无辜弱者的案件了。特别是对无辜儿童的伤害,令人发指!


每当这样的事件发生,总有人站出来说:是什么让一个人可以做出这样凶残的事呢?我们的社会应不应该反思呢?


——反思个屁!一千个理由都不能为“人渣”开脱!


对于“人渣”,我们就应该先消灭再说。至于反思,是之后的事情!


现在,媒体对那些伤害无辜的案件报道变得克制起来。就是因为总有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停地提醒我们“反思”。


现在,我们来看看,张扣扣到底是个“英雄”还是一个“人渣”。


有人一直在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们还说,那个13岁的小男孩子没有力气,他在等着长大了报仇雪恨。可是,当张扣扣杀人时,22年过去了。如果他当时憋着一股气,等有了力气就报仇,那他应该早就报仇了。


为什么等到22年后?


因为这22年的生活太不如意了:他当过兵,打过工,一直在底层生活,而且最近还陷入过传销……他没有亲情,没有恋人(他解释说是惦记报仇不想成家)。他不是一直惦记着报仇的,是太多的不如意,让他想到这一切的不幸都是从22年前开的头。


是的,他开始“反思”了!他没有反思自己,没有反思过这些年的不如意有没有自身的原因。——他找到了他失败人生的“根源”。


他是“报复”了,不是“报仇”了!


“怯者,抽刀向更弱者!”他举起了屠刀。


在审查期间,张扣扣一直认罪不认错,更一直强调自己的“复仇情节”,他是把自己向“英雄”上靠的。他只有把自己架在了“英雄”的火上,才能得到社会舆论的力挺。他是个狡诘的人。真正的“英雄”是以死来引起“社会的反思”,而假的“英雄”,会以“社会的反思”来为自己谋求苟活的机会。


懦弱,正是“人渣”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我同情张扣扣,我同情他由一个悲惨的13岁小男孩变成了一个“人渣”。


我痛恨张扣扣,我痛恨那个变成了“人渣”的张扣扣。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