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易有太极?

113、易有太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太极」的讨论,数千年无休止。按照一贯的风格,尽量不触及任何争议。

「易有太极」,重点并非「太极」,而是「易」,涉及三个细节。

一是「易」大,而「太极」相对小。主要是「易」有许多的种类,而「太极」只是其中之一。

二是二者并不同时并存。当出现「易有太极」的时候,「太极」就是「易」;并不是在「太极」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易」;二者之间不是「生」的关系,而是「变」的关系,同质异名。

三是《易经》的主体内容,只涉及其中之一的「太极」。其它的几种「易」的存在形式,《易经》只是一并提及,提纲挈领,不是像「太极」这样深入进行更下层次的介绍,予以条分缕析。究其根本,是因为「太极」里面有三才,特别是「人」的存在;《易经》说「太极」,是站在「人」的立场的视角映像。

什么是「易」?「易」就是「一」。它主要有两种形态、或者说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一,与二伴生,成长,直到极限;另一种是二。

一成长的极限,有两种结局,一个结局是成为更大的一,或者叫进化为大一;另一个结局是归墟,成为不可见的虚无,占据和保持一定的空间,经过漫长的自我孵化或者外力激发,再进入下一个进程。占位的虚无,符号表达就是二,《系辞》命名为「简」。

什么是「太极」?太极就是「大一」,帛书易叫作「大恒」,比「太极」更本色。可能是习惯的缘故,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比较喜欢「太极」这个名字,认为在「义理上」这个名字最恰当,比别的名字都要好。

在「太极」是什么尚未搞清楚的情况下说「义理」,纯属子虚乌有。这不是客观分析,而是先入为主的飙高音。「太极」、「大恒」、「大一」所说的对象是什么,需要优先解决。根本的问题不解决,无须奢谈其它的、更进一步的问题。

「易有太极」是一个实用的、也可以说是「投机的」选择。是根据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特征所选择的名词。帛书易的「大恒」与「大一」是相同的表达,二者本来就与「大易」是等值的表达方式,所以也当然可以适用于「易有太极」。

「大恒」、「大一」虽然可以用于表达「太极」,但是二者毕竟本来就是「易」的别称,是与「易」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因此它们的外延比「太极」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太极」是「大恒」、「大一」或者「大易」的一种;「大恒」、「大一」、「大易」可以代表「太极」,但是「太极」不能反过来代表「大恒」、「大一」、「大易」。

「太极」是一个相对独特的概念,具有其它概念无法取代的特殊性。《系辞》介绍「易」的构成与演绎,主要包括单极的元素、二极的四象和三极的八卦这三个阶段,这是对「易」的全部存在的整体表达。其中可见的、与人密切相关的概念,是三者的动态存在,即「道」、「善」、「性」生命三阶段。

正是由于单极、二极、三极的一脉相承,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易」的世界。这是从微观的视角来看世界。而在宏观的层面,《系辞》之所以称之为「太极」,一方面是对单极、二极、三极的强调与连续,另一方面,也是对由「太极」组成的更高层次世界的提示:在更高层次的世界,大一的地位类似于原层次里面的「一」。基本规则相同,都有「极」的共性。

太极是单极、二极、三极的连续,凸显了「极」对于现实世界的根本影响。《系辞》开篇的「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不仅仅是从微观的角度来阐明「极」的情形,同时更主要的是用以表达宏观世界的结构层次:不仅我们的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更宏观的世界同样是以「极」作为区分标准。

《系辞》没有提及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是不是所谓的平行世界。《系辞》已经说的,是现实世界本身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套娃世界」的特征。也就是说,世界与世界之间是一种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结构模式,层层叠叠。如果用「一」来表达现实世界,则一上有大一,大一之上还有更大的一。

所谓「太极」,与刚才的顺序相反,是一个「新」的大一产生出「一」,也就是一个本体世界新生出微观的小世界。这里面的关系是「生」,不是「变」。这一种新生的世界结构关系,是「易」的内部微观结构的表达。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以及其下的全部层次,《系辞》的介绍,都是一种「生」的关系。也就是说,后者是前者的内部分解,前者仍然存在,而后者只不过是前者内部的「变」。

关于「两仪」,认识上分歧不但多,而且至今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流的观点认为就是「两翼」,是「一」的分解。应该与人在细胞状态的成长模式相同:始于最初的「裂变」,直到成为「人」。因此「两仪」的生,是内部的、整体的「裂变」,一分为二。

「两仪」是「阴」、「阳」两个系列的集合。两仪的阴阳系列,与数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活」的,即自主的存在,而非虚无的规律。以「数」的无限来解读「两仪」的情况,说明「两仪」同样是无穷无尽的两个无限的集合。

很明显,「两仪」无限或者说无穷的特征,甚至于类似于「无理数」的情况,与基本元素「一」与「二」的有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有限而容纳无限,表面上是不符合逻辑的存在。但是局部的无限,与整体的有限,恰恰应该就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一种客观的存在方式。

「无限」与「有限」的这种共存模式,也体现在人的「生命」方面。「生命」同样是这种「无限」与「有限」的共同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113、易有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