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模型——效益

模型:效益原理

用途:1.效益通常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指一个系统的有效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

          其表达式为:

                             效益=系统有效产出/系统全部投入

         2. 前提:只有先存在了,别人对你有一定的需求了,才能谈得上效益。

        3.  效益原理体现的原则

(一)价值原则

即效益的核心是价值,必须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人、对组织、对社会有价值的追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投入产出原则

即效益是一个对比概念,通过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的途径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边际分析原则

即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对投入产出微小增量的比较分析来考察实际效益的大小,以做出科学决策。

4.一般可从以下三条途径估算。

@减免的损失。从可减免造成的损失亻古篡效益。如工程建造中, 防洪可减少洪灾损失, 提供工业用水可减免因缺水而减产、停产的损失等。

@增加的收益。 从可给社会带来的收益估篡。如由于发展航运和提供电力,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收益; 由于灌溉而增加农业产量等。

@节省的费用。 从可减免替代措施节省的费用估篡。如建设水电站, 可节省火电、核电站的费用; 发展灌溉, 可节省进囗农产品的费用等。


案例1:企业是一个系统,它的有效产出包括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但这些产品和服务必须是社会所需要的.否则就是无效产出。无效产出不仅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民还要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系统提供的是有形产品,当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时,放在仓库里既占用了资金,还要消耗仓租。

           在企业管理中,效益原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因此,效益原理企业要借助于效益原理,抓好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投人一-产出有效地转换来实现的。效益原理有效地转换不仅包括实物的转换,而且还包含价值的转换。效益原理实物转换就是将投人转换成顾客所需要的物质产品或服务;价值转换就是产出的价值必须大于投入的价值而有盈利。对企业来说,这两种转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一类是企业外部环境,如生产力布局和发达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产业结构、居民购买力水平、市场行情,税收金融法律环境等。另一类是企业内部因素,如产品结构、销售网络构架、职工劳动态度和业务水平、资金周转速度、设备利用率、费用水平等。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即需要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也需要企业自身努力。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重点应立足于本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来提高经营效益。

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组织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商品适销对路,才能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扩大商品销售,减少积压,加速资金周转,并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同时产品适销对路,才能更快地实现商品的价值既使用价值。要使产品适销对路,搞好市场调查和准确的市场预测。

2.采取有效的促销手段。商品销售是企业经营的终点也是重要环节。完善的销售网络是实现商品销售的前提条件,比如说:宿州市有150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一个经销商,每个经销商每月销售10吨,每月就是1500吨,一年就是18000吨,如果有5-10个宿州市,那是什么概念。构架销售网络,通过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商品从实物形态到货币形态的转化,企业的经营活动才能产生效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实现的销售额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因此,企业必须通过采取有利于消费者的各种促销手段,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扩大商品销售。通过促销活动,可以沟通供需双方的信息,了解市场动态;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吸引顾客,指导和刺激消费,扩大商品销售。由此可见,如何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投其所好地采取各种促销手段,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3.千方百计地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合理组织运输,可以加速商品流转,保证市场供用;可以节约商品流通费,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积累。

4.保持合理而又适度的商品库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库存商品结构合理,占用的商品资金比例比较恰当,不仅资金利用率高,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相反,库存商品过大或过小,资金利用率就越低,或者造成脱销,不仅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会减少商品销售和企业盈利。可见,保持合理的库存商品,减少商品积压或脱销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5.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营效益,从根本上说必须增强企业素质,关键是提高职工的素质,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因为,人是企业中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种种措施都是职工执行的。提高职工素质,一是要坚持“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招工原则,二是要重视智力投资,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三是要加强日常的思想教育;四是要关心职工物质和精神生活;五是通过落实各项民主管理措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六是通过落实岗位职责和“四动法则”等制度,让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案例2:管理活动遵循效益原理的基本途径

      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遵循效益原理,就要求管理者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作为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

3.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4.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适用范围:

1.效益不同于效果,效果是系统产出的成果,表现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效益也不同于效率.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所取得的效果。但是.效益与效果和效率都有密切的关系.效果实际是效益表达式中的分子,效率则是分子对时间的相对数,显然.在一定时期内,效率高,效果就会好,效益也就高。社会效益是指企业为社会所作的贡献,是商品流通企业为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所达到的程度。对社会效益,通常只作定性的描述。

2.还可以应用到时间管理上: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25 模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