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花别样红——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培训班上两节研讨课观感

               

并蒂莲花别样红——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培训班上两节研讨课观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并蒂莲花别样红

        ——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培训班上两节研讨课观感

    (根据即兴评课发言整理,略有改动)

        12月21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班的培训。21日上午学习了两节课:盐城中学中校区杨海霞老师的《江村小景》,盐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培育站学员张春梅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应该说,两节课上得都比较成功,两位老师温婉而不失大气,课上得行云流水而尽显秀气。灵动的教学过程中,不时有精彩的呈现;创新的教学设计,不时激发学生创意的表达。

        一、根据文体特质,选定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设计的要诀》一书中说:“阅读是对某一种特定体式和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质。像戏剧的文体特质就是,剧情结构必须遵循地点和时间高度集中,剧情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文言文主要特点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散文的文体特质是作家个性化感情抒发,独特的言说方式,表达感情上“贵在有我”。

        两位老师的教学,都紧紧扣住了所教课文的文体特征,《江村小景》就是按照戏剧的特征进行教学的,把戏剧教成了戏剧。教者围绕文体,精心选择了教学内容:感知矛盾冲突,学习巧合的构思手法;借助舞台说明和剧情发展,分析人物形象;抓住文章语言,体味悲剧色彩;品评文章标题,来理解写作深意。《继承天寺夜游》虽属文言文,但它也属于写景抒情的散文。老师的教学,完全扣住了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教者精心选择了文章中的写景名句进行“品赏月色”,抓住叙事和介入背景,扣住所写之景,用“知人论世”法“悟读心境”。

        王荣生教授说:“教学内容永远比教学形式重要。”两位老师,紧扣文体的特征,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言语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知晓了对应文体的知识,学到了对应文体的及这篇文章的阅读方法。

        二、切合文本内容,创新教学活动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学习活动,就是言语实践活动,就是语言训练,或者说是基于言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围绕教学内容,创意设计出切合文本内容特点的新颖的教学形式,这关联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的展开和学习的成效。

        两位老师依照文本的特点,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取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譬如,杨老师采用“为本剧开演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你的理由”的方式来整体感知文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杨老师还设计“巧妙修改剧本”这一方法,引导学生领会剧本这一文体虚构巧合的构思特征,理解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思考剧情的推进与陡转;用填写舞台提示的创作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用剧本预告短片的参与式表演形式,体味剧情的悲剧色彩。张老师用“初级挑战”“中级挑战”“高级挑战”的形式,来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用“我看到的是__”的句式,引导学生“以诗人之眼,观诗人之象”,想象描述出各自所看到的苏东坡眼中的空明月色;用“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句式,在横线上添加恰当的语气词,来朗读演绎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学生所理解的作者情感情绪及其微妙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学形式的创新,都是基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这些活动的设计完全采用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想的训练。这些学习活动形式的创新,非常切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做到了与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融合,从教学效果看,是那么的自然,有趣,高效。

        三、紧扣教学文本,实施有效对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对话教育理念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指导理念之一,它蕴含了新的教学思想,反映了新的价值追求。

        两位老师均能紧扣着教学的文本,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主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展开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老师或引导、点拨、启发,或评价、激励、铺垫。对话中老师适时反馈,有的对学生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有的为学生偏颇的观点进行拨正;有的以追问的方式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的对学生散乱的回答加以提炼。譬如杨老师教学《乡村小景》分析母亲形象时,有一追问:“‘母:孩子,我们穷人逃到哪儿去?’注意问号,有疑问吗?为什么无疑而问呢?”学生稍一思考即感悟到,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母女无处可逃的处境,很好地理解了军阀混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这一主题。再如张老师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品赏月色”时,学生通过朗读已感悟到“盖竹柏影也”时作者“回过神来的感觉”。教者抓住契机,立即引导追问:“那他之前神沉浸在哪里呢?”学生很快找到“沉浸在’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景色之中”;教者又引导:“是沉静在这如水月色中,还是程度更深的沉醉呢?”水到渠成,学生自然领悟到,是沉醉其中,才会有回过神来的“盖(原来是)”感觉的。

        课堂中,老师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用对话的方式,紧贴着文本的语言文字,把学习活动向前推进,既做到了“让学”,也做到了“引思”,让对话有质量,有品质。

        当然,课堂是遗憾的艺术。这两堂课的课堂容量大,环节多,预设的多,也多少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层挖掘、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问题的设计和老师的追问,有少数还有些生涩,没有基于学情,没有选好角度,未能恰当地表述,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和表达。课堂理答的机智与灵活,有时还需要进一步锤炼。

        两堂课中,可圈可点的还有很多,些许缺憾,瑕不掩玉,惟其不够完美,才显示它的真实和观察研究的价值。

并蒂莲花别样红——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培训班上两节研讨课观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并蒂莲花别样红——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培训班上两节研讨课观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并蒂莲花别样红——盐城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高培训班上两节研讨课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