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对现状不满的你

写给对现状不满的你_第1张图片


不想生气,脾气却越发的暴躁……

不想紧张,却越想越紧张……

不想焦虑,却越陷越深……

不想害怕,却更恐惧……

想戒烟、戒酒、戒赌、戒网瘾,却屡屡故态萌发,以惨败告终。就像吃减肥药暴瘦的人,又一次次反弹,令人倍受折磨。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控制不住自己,自信心多次遭受打击,精神状态越来越萎靡。以至于,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彻底对自己失望,陷入强烈的自我否定当中。然后,生活在糟糕的路上越走越远……

请问,到底是什么把我们害成这样的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现状总有诸多不满意,我们不喜欢自己,不喜欢哪些令人沮丧、消极的想法,不喜欢糟糕、负面的情绪,不喜欢自己某些“愚蠢”的行为和习惯。

面对这些不喜欢我们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大多数人习惯于用意志打压、抑制那些我们不喜欢的情绪、想法和行为,或是选择回避和无视它们。

但殊不知,我们的每一次抑制和回避都会被记录下来,最终会以放大痛苦而告终。

曾经,我对另一半做出的最极端,也是令我最后悔的举动是,对其如疯魔一样吼叫。

“你滚,滚远点,这辈子都不想再多看你一眼,恶心…………!”噼里啪啦说了一大推“恶毒”,非常伤人的话。

这是隐忍半年的结果,长时间的隐忍和压抑,当身体再也容纳不下的时候,一丁点儿不如意,都会是爆发的导火索。

那一刻,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驱赶理智,彻底陷入极端、疯狂的宣泄中,最终造成难以弥补的伤痛。

我知道,许多人和我一样,面对诸如此类的“不喜欢”,都是习惯于用抑制和回避的方法去面对。但无数的事实告诉我,这是不对的!

之后,为了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我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心理学,寻找正确的应对方法。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如果我不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我必定会进入又一次的轮回当中,在抑制和爆发之间循环反复。

终于,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写给对现状不满的你_第2张图片

心理学家在应对自己不想要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方面,已经实施了许多研究。研究结果清晰的表明:

我们每一次有意识的抑制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时,都只会让这些想法和情绪变得更加强化。

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在五分钟时间里报告出他们头脑中出现的想法。在做实验之前,研究人员告诉被试者不要想象出一只白色的熊。只要一想到白熊就按警铃。在随后的下一项实验中,被试者可以在五分钟内自由联想并想象一只白熊。同样被告知要在五分钟内报告他们的想法,并且一想到白熊就按响警铃。结果发现,警铃响起的频率变少了。

这一项研究说明,面对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任何抑制和回避的尝试行为反而会使它们更强烈,更频繁的进入意识层面。所以,这是错误的应对方法。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应对方法呢?

正确的方法是:自我关怀!

研究发现,与那些缺乏自我关怀的个体相比,高度自我关怀的个体更少的抑制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他们更喜欢去体验那些困难情绪,并乐于承认这些情绪是有效并重要的。

什么是“自我关怀呢”?分享一句话。

“自我关怀之美在于,它并非用积极情感取代消极情感,而是通过拥抱消极情感而产生新的积极情感。”

即,关怀是对痛苦遭遇的觉察和洞悉;是对自身遭遇的理解和接纳。

所以,当我我们生气、害怕、紧张时,请给自己一个拥抱,然后去觉察、理解和接纳它。

当我们想要戒烟、戒酒、戒酒、戒赌时,不要再用抑制和回避的方法,那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我们的生活会经常受情绪的的恶性循环的影响,而自我关怀则是将我们从这种恶性循环当中拯救出来的工具。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自我关怀的力量》。

希望你我都能走出对现状不满的困境,跳出我们讨厌的“轮回”!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对现状不满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