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金花》被拍成了“黄胶虾”

当《黄金花》被拍成了“黄胶虾”_第1张图片

看《黄金花》开始的几个镜头,还是有点让人期待。影片开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原来是一段对毛舜筠的访问,才知道片名《黄金花》是什么意思,原来黄金花就是毛舜筠饰演的主角名字。短短的一问一答,我们很快就知道了她有一个自闭症和中度智障的儿子需要照顾,平日除了照顾儿子还要做饭买菜,一家三口,吕良伟饰演的爸爸是家庭经济支柱。之后画面一转是大埔上空航拍大片的公屋,这一个个公共屋邨里都有不同的人间冷暖故事,最后镜头落在黄金花的家,她一家的故事是这众多屋邨基层家庭故事的其中一个。

单从开篇短短一组公屋空镜和三两场戏,这部片可以拍成一套“大埔墟的日与夜”,但很可惜,影片未过半,剧情和主题已走歪,让人感到错愕。本可以是关注自闭症家庭,关注他们的日常,还有遭到的社会歧视,又或者细腻描写母子之间的情感,然而偏偏最终主题变成模仿电影桥段策划“大婆杀狐狸精”。《黄金花》硬是被拍成了“黄胶虾”。

当《黄金花》被拍成了“黄胶虾”_第2张图片

演员固然都十分优秀,毛舜筠的影后也是实至名归,然而除了演员的卖力演出,就再也找不到这部片值得肯定的地方。演员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执行导演的概念和意图,当创作第一步走错便会满盘皆输,演员多么出色都救不了全片。

毛舜筠一直都是可塑性很强的演员,能正能谐,她来饰演黄金花完全可以是面对家庭不幸和生活艰难,却不失乐观的中年妇女,或者也会令人想起《女人四十》中的阿娥。《女人四十》也是在说大埔的故事,阿娥一家也是住大埔,罗家英和吕良伟都是驾驶教练。正因为编导把故事走向设计成了杀小三计划,导致无论是情感,还是人物处境,都不够触动和无法对他们产生同情,而到结尾回到一问一答的访问,又明显地要强行感动观众,但讲真,刚看完那么荒谬的杀人设计,你让观众如何感动?

我也曾怀疑这种主题设计是不是导演真正的意图,虽说golden scene也是出品之一,但它更是黄百鸣的天马公司主出品,对天马的品味从来就不太敢冒。是为了更商业而要这样设计?但当看了导演的一个访问,明白了,这真的就是导演意图,而且他可以对这个设计侃侃而谈,说如果不这样设计,老板肯定不会投资。如一位前辈在群组里评,这种做法自欺也欺人,但作品是不会欺人的。

好一朵黄金花,最终却是“黄胶虾”,so胶sad。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黄金花》被拍成了“黄胶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