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词传真情 ——品析《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几层“喜”

      近日教《记承天寺夜游》,觉得这篇短文,想讲的可讲的太多,作者夜游的情致从哪里去体现呢?如何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情致,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想要落实到语言的教学,上出文言的美感,所以考虑从小词入手。

      这个想法生成于学生的赏析作业中,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赏析写景的那句名句。很多学生说“庭下如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和明亮。这种分析并不存在错的问题,但是我都知道他们之所以得到这个结论并不是因为分析了比喻中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只是因为他们看到“月光”就只能想起“皎洁、明亮”这样的词,他们缺少的是回顾文字的耐心。他们的不用心,让我去反思教学,学生未能回顾文字,肯定是老师平时教学中不够重视的缘故。于是我静下心来,去发掘文本中的小词,从词里去找寻作者的情绪的变化。

      见月入户,美景动人,触动了这个本就多情,热爱生活的文人。张若虚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色撩人,惹人生愁。可在苏轼眼中,这月却是寂寞的陪伴,就像李太白笔下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寂寥的夜有月不期而遇,也不失为一种陪伴。“欣然”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的文人,披衣起身,满怀心事地在这寂静的夜偷溜出去寻找美景的身影。

      有美景还想有同伴知己共赏,幸的黄州还有同为沦落之人的张怀民。为什么去找张怀民,我想一是因为张怀民是一个心胸坦荡之人,这正是苏轼的交友标准啊。二是同样的处境,让苏轼内心预感怀民也没有睡吧。“亦”有知己心灵相通的宽慰,也有期待成真的欣喜。

      “盖”是一种恍然大悟、梦境回归的豁然开朗。疏影摇曳波动人心。将月光下的地面写成积水既是取形,更是取意。通明透彻是它的形,水的细腻温柔、包容万物不就是它的意吗?见月而思水,我想也有诗人的用意在里面吧。有什么想不开,看不透的呢?似月似水,似真似幻,这不就是人生吗?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很爱说这样的话,这是自我的疗伤也是自我的派遣,自我的劝慰。一个“但”里有我有人无的小自豪,更是一种自我的宽慰,至少我们有闲情逸致来欣赏此处风景啊,这也是人生一件幸事啊。

      由“欣然”到“亦”,再到“盖”“但”,这几个词里就包含了苏轼在这篇短短地文章中流露出的不同的喜悦的心情。喜悦的原因有很多种,喜悦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苏轼不是无愁,不失无忧,只是这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很善于在小事中去自我调节,自我宽慰。我觉得如果不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细微的变化,那对于苏轼性格所谓的“旷达、乐观”就是空洞的。而语言的艺术魅力,自然也就无从去体现了。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欣赏到美,我们是很难给学生传递美的。而我们现在亟需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帮助学生找到“美”的抓手。有时候是音韵的变化,节奏的改变,有时候是词语的使用,句式的设计。现在回想起来,很多的美文都没有被自己上出美感,这实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自己的敷衍啊。望自己在教学路上不断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小词传真情 ——品析《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几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