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当下的娱乐(74)——也在写作中修正思维

记忆中,我出生的地方,一年四季难见一朵花(不算野花,那时好像不把野花当花)。鸟儿就几种,一个巴拿足够记数了。今天生活的所在,即便是马路两旁,也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开。鸟儿是数不过来的。真正的鸟语花香,成为我生活环境的常态。

小的时候,一年四季听不到几首歌,看不了几台戏。那要在专门的节庆时才有。所以期待啊,盼望啊。听到看到时,兴奋啊,激动啊。

今天,一天到晚有歌听,有戏观。只要愿意。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若说这是一种娱乐,那么娱乐又成为生活的常态了。

想要讲的第一个意思是,精神生活的享受,空前地丰裕了。若讲过去的此种生活是半饱的、饥饿的,那今天就是“丰衣足食”了。那么,“吃饱”了的我们,其精神是否更为丰满与强壮了呢?应该问一问,并且回答的。就以我们的父辈们为参照,比较一下。不是要小瞧他们,而是要衡量我们,与时代的给予,是否匹配。可能,我们会问心无愧。也可能,我们会心下一惊。前者可能会生出某种自豪,后者会受到激励。这都是问一问以后的正能量。

我问过了,也作答了。自豪谈不上,却不无惊心。

就是说,比之于父辈,我的精神好像并不比他们更健康更强壮。他们的一生都是勇往直前,乐而忘返,不知老之将至。而我却时有踌躇,忧心徘徊,不知何往。精神享受的丰裕,似乎并没有同步带给我精神的绝对强壮。有所扩展,近乎虚胖?增加了累赘?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陷入忧思。

想说的第二个意思是,我们现在所能享受到的这种精神生活,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到来的。它其实是我们以至于人类,极其艰辛的努力的结果。就说路旁的鲜花吧,那要有人种植管护的。要有余力,要有余钱。它关乎生活的整体跃升,是全面提高的标志之一。至于听音乐,看视频,最显见的就是一系列的科技。多少人做了多少年啊。一块巴掌大的手上电脑,连接着多少智慧与汗水。由此我又想到,人类为了娱乐的付出,其实是非常可观的。从饥饿中走过来的我,几乎一直在为生存奔波的我,突然发现,人类原来并不只为吃喝,同时还在为视听辛勤,为娱乐劳作。而且为后者的付出,并不逊色于前者。

不讲这个惭愧的我,只讲这个意思,又在提示我,应该重新并且是认真地审视,人类为了娱乐的付出。我的当下结论是,如此巨大的付出,如果没有相应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那是否要怀疑这种付出呢?

理论上可能是,可实际中却是另一回事。看看今天的人,为了娱乐的付出是空前的,而今天的人却更为焦虑了,远不如过去的平静与安祥。为此,人们当然要想方设法去解除焦虑。而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扩大娱乐。让人们在尽可能多的、花样的娱乐中,实现放松。不是怀疑,也没有怀疑,而是更大力度的投入,让娱乐空前。试图以此为现代人解压。这就是今天的娱乐,也包括对娱乐的开发与投入。这就再次让我不解了。

上面的忧思与不解,似乎很有道理。但好长时间了,思考不能继续。徘徘徊徊,有了以下的反思。

先说第一点忧思。可能是我多虑了。因为反过来一想,父辈们的所谓勇往直前,好像有点不得已的味道。即稍有松懈,便会饿肚子了。而我辈的那个忧心徘徊,恰恰是吃饱以后的闲情。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的精神,肯定是强壮于劳作忘忧的焦大的。所以父辈们的不知疲倦,不一定是其精神强壮的证明。而我辈们的忧思徘徊,也不足以表明其精神的弱小。恰恰相反,可能还是另一种证明。如此我便释然了。还是应为优越的生存环境叫好,应为扑面而来的精神享受叫好才是。

再讲我的第二点不解。这个不解原来建立在以下一个论断上:为了娱乐的付出,没有获得相应的精神提升。

这是一个相当温柔的假论断。首先,为了娱乐的付出与精神的提升,无法实现一对一的衡量。前者是一种生产,物质的,后者却属于一种生成,精神的。二者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更不要说精确的对应了。急功近利的思维,往往容易对应视之,则其便在冠冕堂皇之中埋下隐患。于生产与生成均无益处。要么苛责,要么走偏。

其次,不同于物质的生产,精神的强壮与提升,属于一钟隐形的存在,很难做出具体的衡量。所谓“相应的精神提升”,是无法衡定这个“相应”的。说说可以,无法实现。这就是一个温柔陷阱。如此,我这个不解的基础就坍塌了。

讲到现代人为了娱乐的空前付出,可以理解为现代人焦虑的驱动,也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娱乐需要的驱动。若讲两者区别不大,那就是精神消费空前了,精神需要空前了。为什么如此,吃饱了嘛!穿暖了嘛!过去还有一句话,叫做:饱暖生淫欲。讲的粗了点,却实在的多。话糙理不糙。它就是一个基本物欲满足之后的精神欲望的问题。精神欲望没有贪的无厌一说。只有物欲的无限性,才会将人引入死胡同。所以当物欲达到某种满足之后,令其转向,朝向精神,诸如美食、美饰、美境、美行等等,不仅无可指责,且应大力倡导。由此判断当下兴起的娱乐,应高声叫好才是。则我的这个不解显然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并且简直毫无道理了。想不到,一个刚刚还是振振有词的论点,竟然如此经不起推敲。

那就为娱乐叫好吧,也为娱乐的生产叫好吧。因其属于精神消费,也属于精神补给。这种补给,当然应该是越多越好。这是她不同于物质消费的一个根本点。就此而言,没有“娱乐至死”。有人以此否定当下的娱乐,恐怕就是我的上述两点否定性思考的极致。

行文至此,我的思考有了一个大翻转。翻转出以下三个意思。

第一个,必须小心对待人的思维。一不小心,便会滑落深渊。古人讲过“人心唯危,道心唯微”。这后一个“唯微”,讲“道心”的微妙。即虽曰可贵,却极易被人做相反的领会或引申。所以非常需要极其小心的做好防备。也恰与此处的“人的思维”相类,极易在冠冕堂皇、理直气壮中,走向不归路。多么危险啊,多么让人意想不到啊。以我来衡量,几十年的讲学科研,直至退休的今天,基本上算是清心寡欲,应该达到某种境界了。或者讲,更具发现现象背后的真相的能力了!令我惶恐的是,最先思考到有关娱乐的这些现象时,我竟然跑偏。即思考到否定当下娱乐的方向上去了。幸运的是,有十多天,这个方向的思考阻塞了。当我一次又一次试图继续而不能时,我发现了自己的跑偏。于是有了以上两点再思考。它提示我们,必须十分小心地对待思维的问题。

第二个意思,当下的娱乐,的确空前了。这是我们,包括我们的民族与国家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的存在,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面对,如何应付?这需要广大人文工作者作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本文算是一个解答。用以回答“娱乐至死”一类否定性论调。也用以广扬娱乐的肯定性。

第三个意思是,我愿以我身边一个实实在在的例证,为当下娱乐的兴盛做一展示。借以引起大家对娱乐的更多发现与认知。

这个例证就发生在我所在的这个市级开发区里。这个开发区,是一块靠湖的湿地,万亩开外。主要开发住宅建设。应该讲够规模了。我按地块粗略一算,全部建成,足足二十多个小区,四百多栋几十层的高楼。足可称为一个新城了。而在湖边和跨湖对面的山地,也即开发区的边角上,同时兴建着的两个博览园。更让人兴叹。两个园子,一个是孝文化博览园,取名“大明文化园”,一个是古民居博览园,取名“湖上生明月”。一看这取名,便知是为了游乐。然其比之于住宅建设的开发,此两园之兴建,那才叫大投资有规模,气派而宏大。

我们看到的住宅建设,在前期几个月的投入,只用来建设售楼部。一但建成,进入运营,资金便大量回流。这便可用购房者的钱建楼房了。地产开发的足够资金由此获得。而上述两园,则是纯纯粹粹的投入。在至少是三至五年的第一个建设周期内,全部支出,百亿开外,无任何进项。

再看规模,先说孝文化博览园。那是在几座山头中间的开发建设。要将过去完完全全的自然存在,变成一个负载着大明孝文化的博览园,也是游览园,也即人工的山水。不能说是改天换地吧,也是改山换水了。其间除去一组连环式特大型仿古式建筑群,做为博览园的孝文化展示与陈列场所外,就是曲径通幽的道路、仿古园林、山上山下的新植草木、山头山脚的个个凉亭。都是重新设计、人为改造的。还有大型的游乐、洗浴、包括温泉、住宿等设施。或藏在山中,或隐于山后,真是别出心裁。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什么是投资?这才是。

再说古民居博览园,那是湖边沼泽地中的建设。重新挖湖,自行堆山。新湖之间古桥相联,新山重迭,俨然山间。山上草木,全部新植。不讲绿草,只说上百年、几百年的古树,一棵连一棵,满山满坡。山水之间,劈出一块地来,圆盘形状,十几个足球场的大小,用来存放移过来的古代民居。此外就是宾馆、会所等服务设施了。就像一个世外桃园,有山有水,有林有草。可以游山,可以玩水,吃往其间,享受这一俨然世外的生活。当然亦可徜徉于古民居中,领略那些几百年前的,来自江南塞北的古代居所。这些移植过来的民居,完全保留着过去的形质,而其内里用现代的钢筋水泥进行了支撑。真的是费财费力,费尽心机啊!

这就是一个为了娱乐而付出的典型。曾经令我惊讶。——大笔的花钱,就为一个玩?是的,就为一个玩!值不值,肯定值!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以后,其经济效益不言自明。而其社会效益的精神方面,却难以估量。由此我想到了全国各地的嘉年华、迪士尼等大型游乐场,不都如此,而且早就开始了。吃饱了的人是要玩的。此时的玩,与过去的吃,同等重要。无论怎么费心费力!都值!那就让我们为当下娱乐的空前开发,大声喝彩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辨析当下的娱乐(74)——也在写作中修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