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第一周)

图片发自App



1、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纸质书的第一天,2019年7月25日

接下来根据每一章的内容阅读两到三章,我会尽量的每天早上先阅读,看看是阅读多少比较适合,因为有时候是连续几章一起都是有联系的。阅读完之后再听一下音频版,我一般是在开车去上班的路上听三遍。

今天第一天,阅读前面的三章。

里面的孙正义的故事我很喜欢,我们也要不断的积累这样子的故事,这也会是我们写文章的素材以及跟人聊天的谈资。

孙正义在创办软银之后,招了三个员工,给他们开会。他站在纸箱上,对员工们说:“今天,软银成立了,它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以后,我就是世界首富,你们就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员工们吓坏了,当场就有两个员工辞职——当然,那两个辞职的员工在许多年后只有后悔的份儿了。

我们要对自己的未来盲目自信,甚至要“120%地相信”,就是要笃信。我自己其实也是一直真心这样想的,我觉得就我们的家庭的未来来说,肯定是会很好的。我们肯定都能赚到很多钱,当然这只是成长的一个过程,这只是其中一个里程碑,当过了这个里程碑之后,后面还有更多的成功等着我们。

学习这本书我们就是要给我们自己洗脑,让我们自己的概念不断刷新。

如果你真的“想要”财富自由,那么你需要理解财富自由,就像海洋理解河流一样。直到你将这个概念理解得如吃饭、睡觉一样透彻之后,你才拥有了加速向它靠近的前提。

财富自由在维基百科的定义是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其实想想现在很多的退休的员工或者公务员基本都可以达到这种状态,所以我觉得这种定义是不准确、不清晰的。

真正的“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前几天我在阅读了本书的前面几章之后,自己会焦虑,像我目前的工作就是把一份的时间卖一次,而我们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把自己的时间单价提高,后面想想其实目前这样子想没用,目前是让自己成长以及提高方方面面,后面尝试有没有可能通过内容创作可复制得出卖自己的时间。


2、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纸质书的第二天,2019年7月26日

今日阅读第四章。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快速入门。快速入门不仅绝对有可能,而且绝对必要!这就需要你掌握最少必要知识

文中作者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从一开始就对学习这件事感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很多年,从来没有厌烦过——不需要别人来教育,不需要别人来灌输。我甚至有种幻觉,感觉自己天生就是终生学习者。

我的思考:特别羡慕作者这种状态,既然我们没办法天生就是这样,那么为了让自己也成为终生学习者,那我们现在就需要好好努力让自己学习,并且最终对学习这件事感兴趣。

最少必要知识。当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识,然后迅速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屡试不爽。

我的思考:当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有什么技能是我们需要掌握必要知识之后开始的呢,果然接下来阅读下来笑来老师就写出了例子:设计,开私家车,学英语。特别可以注意的是开车,其实就是一个字慢,这个字不仅够用、能救命,还能少害很多命。我自己刚开始开车也是喜欢开快车,急停急刹,不仅不安全,而且人的那种情绪都会被带动起来,因为你很容易就想按喇叭,好像大部分的车都挡住你的路,而且还很耗油。结果我为了省油,去找相关的资料,结果省油就是匀速开,油门不要踩那么深,也不要经常的刹车,这段时间开车感觉好多了,大部分时间很匀速,这也让我几乎不用到刹车,因为我会关注我前面的车的速度,前方的车刹车灯有没有亮这样子,这样子我可以更好的控制我的车速。

还有英语的这个最少必要知识,文中说的最少必要知识我们都有,因为现在才开始看书,等到后面我们的这个看书的习惯完全的沉淀下来,那么我们的英语也要开始学习起来,其实就像文中说的,用起来,即使天天读一篇“新鲜热乎”的当日美国主流媒体文章,这有什么用呢?天天用来获取一手信息还不够吗?

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关键在于尽快开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我们不要在意面子这种伪需求,其实我经常会很看重面子,所以有时候经常会夸大,其实任何人一开始一定都是笨拙的,如果为了维持面子,如果当心别人笑话,那么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文中也说到了创业的这件事情,这也让我想起了弟弟的创业,创业的结果是“1/3的概率赚钱;1/3的概率维持;1/3的概率赔钱。所以作者给出了一个建议:你要给自己输两次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拼掉那两个1/3)。

我的思考:因为弟弟的第一次是在别人创业之后加进去的,我觉得这种还不算真正的自我创业,可以当作是创业的另外一种形式,但是这种体验也是很有必要,所以我觉得弟弟可以给自己输三次的机会。

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然后就要专注于改进了。”专注“事实上是”尽快度过那个(笨拙的)过程“的核心方法。


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三天。2019年7月27日

今日阅读第五章。你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商业模式吗?

商业模式有点像时间,“它的存在”与“它是否被运用”毫无关系——你用与不用,它就在那里。

不管一个人是否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他都会被自己正在运用的商业模式所左右,受影响的不仅是收入,还有当前的生活与未来的理想。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个人商业模式”这个概念的存在,他们凭自己的感觉生存,懵懵懂懂地被某个商业模式暗中左右,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还可以选择。于是,走到最后,那只无形的手就成了所谓“命运”,而他们能想到的不过是“好也罢,坏也罢,一切天注定”。

可你不一样,立志走在财富自由之路上的你,不仅要研究自己的商业模式,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商业模式,还要有意识的改良自己的商业模式,让那只“无形的手”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我常常慨叹:“对那只无形的手,你若不研究、不配合它,它就’玩儿你没商量’……”

我的思考:其实这一章我之前就阅读过了一遍,明天的阅读是要把接下来的第六七八章一起阅读了,分别是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这值得我们思考,因为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商业模式,现在选择的商业模式到底是适合我们还是不适合我们,这点目前我们不知道,但是从文中的三种个人商业模式中,我们也许可以知道哪种的选择更好一些。我们要去研究它,不然就不是我们选择它,而是自己被不知道的自己选择了。


4、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四天。2019年7月28日

今日阅读第六章。如何优化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

在文章的最初阅读到:在最初的时候,“能卖吹起”(零售)就很不错了,“能批量卖出去”(批发)就太好了!人们之所以普遍更看重“稳定的工作”,就是因为这种思想在起作用。

我的思考:这也是中国老一辈甚至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的原因,究其原因就是能够带给他们稳定。这也让我想起我现在这份工作的选择,就是因为事业编制,相对待遇比较好,加之稳定的因素。来到了新的单位才会发现,很多人确实是稳定的过着生活,大部分就是上班下班,很少有其他的副业的扩展,而我觉得在这里可以给我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以及成长,当然这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环境,像目前的阅读的这种环境感觉就很不错,这是我们需要保持的,在单位我也会尽量的学习专业知识,我们还是有上升空间的,只是看我们自己怎么样要求自己。

阅读的环境再过一到两个月,然后就让我们同时养成一些其他的习惯,比如说学英语,不过还是要一步一步来,不要一下子逼得紧反而适得其反。

你可能早就在想:我什么时候,凭借什么,可以让别人给我打工呢?对,你早晚要成为有能力划算地购买时间的人,而不是不得不出售自己时间的人——很好!可是,能不能马上开始呢?有的,那就是,从即刻开始,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

我的思考: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时间出售两次,一次出售给老板,换取了薪水,一次把时间出售给自己,换取了成长。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我觉得弟弟目前的状态有点像,目前说是创业其实不太合适,更合适的我觉得像是半创业的状态。不仅需要尽量的争取利益,但更加重要的是争取成长,让自己成为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

我觉得我们都需要给自己营造一个环境,如果单单只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里,那么我们会很安逸,如何让我们放到一个竞争的环境去,目前只能是我们自己创造,彼此互相监督,接下来在网上找一些靠谱的人一起营造环境,这都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在明星企业里,“竞争更为激烈”这个事实本身就可能是很大的优势。人就是这样,不参与竞争就自然会倾向安逸,停滞不前——越是年轻,就越是如此。“见识决定境界”。

我的思考:我们必须参与竞争,我们目前所在的城市不算大,所在环境不算有很大的竞争。所以我们要自己营造。越是年轻,越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营造,不然随着年纪的增大,我们会更加的难以竞争。


5、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五天。2019年7月29日

今日阅读第七、八章。如何启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如何优化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第二种商业模式,即,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李笑来的方法是写书。并且他写书之后的稿费分文未动,因为他用不上,有一笔数目并不小的你根本用不上的钱,是财富自由的一个基本标志。李笑来还告诉我们,必须用“产品思维”去考虑问题。即,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刚需,并且是消费者以为的刚需。

我的思考:其实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并且践行的方向,像弟弟本身创业,需要出产品,那么可以考虑哪些是消费者的刚需,并且是消费者以为的刚需。我自己也会往这个方向去走,目前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是,我继续学习投资方面,然后后面用自己所学,所实践的去教授别人,通过教授别人收费,这个在我身边是看到了不少的例子,并且教是最好的学。李笑来在文章中还提到了希望启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人,从一开始就要训练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在意自己完成任务的机械工作能力。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地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一切没有创意的工作,都可能很快被机器替代。

今天去报装修,很多过程已经完全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很大的办事厅,结果只有三两个人上班,就是让你尽量的手机操作。所以,如果你做的是没有创意的工作,被机器代替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创造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刻意锻炼,这相当于要我们多思考多践行,凡事多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搬运别人的那套。

第三种商业模式,就是“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我们要知道时间>金钱,所以为什么会说“花钱避免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到‘一份时间出售1次’的事情上”是值得的呢?要想清楚:把时间花在哪里才最划算?把时间投资到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

在所有人都出售自己时间的情况下,如果你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那你就赚到了——肯定不是马上赚到,但终将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

时间和精力都具备排他性——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用在那里,就无法用在这里。这就是绝大多数最终在某个领域成就非凡的人都显得有点“弱智”,甚至看上去“生活不能自理”的重要原因。他们关心的不是生活琐事,而是那些更重要的事——其中必然包括自己的不断成长。

成长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学习。习得每一个技能,都是在给自己赋能,让自己拥有更强的能力。拥有更多的技能,就是拥有更多维度的能力。

我的思考:最近看书算是比较积极,也是因为换了新的单位,所以值班二十四小时那天基本只要有空的情况下,都会尽量的拿出一些时间来看书学习。下班了休息的时间也会尽量的完成阅读,我感觉到比较充实的生活,但是同时又觉得需要把自己的工伤业务以及保险业务跟起来,也许还在调整的阶段,但是整体我觉得还是在往好的方向走。目标只有一个:终有一天不用在出售自己的时间。


6、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六天。2019年7月30日

今日阅读第九章。你升级过自己的操作系统吗?

先看第九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操作系统,但是大部分都是被别人的操作系统所左右。我们的操作系统由以下的几个层面构成:1、概念与关联。2、价值观与方法论。3、实验与践行。而概念和关联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

所以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的依据很简单: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并且看这些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

前面已经说过,“快速”不应该与“成功”关联在一起,而应该与“入门”关联在一起。很多人只不过是缺失或者搞错了这个简单的关联,就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我的思考:所以我们要先搭建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且在操作系统之上把这些概念理清晰。就像认为“金钱比时间更重要”是一种价值观,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是另外一种价值观。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促成行动,行动构成命运——一环扣一环。

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决断(而不是面对选择犹豫不决)。同时,当决断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会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行动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方法论,以指导紧随决断的行动——实验与践行。

践行很容易理解,可为什么要有实验呢?因为我们的“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它和人类所使用的另外一个操作系统——科学——是一样的。科学不是“永恒正确的”。科学是一套具备可证伪性的操作系统,因为它可以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同时不断进化。而所谓“实验与践行”,几乎完整对应着科学方法论中的“实证”过程。为了进化,我们总是要用实验与践行去检验我们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把好的留下继续打磨,把不合适的去掉——这就是升级过程。

我的思考:我们需要不断的审视我们的概念以及价值观。作者的距离很好,我们的操作系统与科学这个操作系统是一样的,不是“永恒正确”的。我们需要自我进化,自我反思,不断打磨。记得开骨科会议,有一个教授讲了骨科发展的历史,大概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那时候的骨折的处理方式就是截肢,而且那时候的医生的水平高低,就是以截肢的速度来衡量的。而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这就是进步。

继续阅读第十章。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究竟是什么?

答案就是“注意力”。不要认为注意力是不值钱的。这世界的商业模式之一起码在清楚地告诉你:虽然单个人的注意力可能很不值钱,但若能大量收割那些完全不值钱的注意力,就有可能卖出一个不多的价钱!

那些被互联网和电视收割的注意力,就是由很多个体主动放弃的注意力构成的。如果连这样的注意力都能卖出好价钱,那么主动有效调动且最终能有所产出的注意力该多么值钱?起码应该“更值钱”才对吧。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生三大坑”。

第一个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第二个大坑叫作“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第三个大坑叫作“为别人操碎了心”。

为什么说这3个坑很可怕?因为这3个坑都会在消耗你宝贵注意力的同时让你没有任何产出。所以,你现在应该意识到“注意力很可能是最值钱的东西”了吧!

请认真研究一下注意力的另外一个“定义”。注意力是什么?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

注意力>时间>金钱。这很可能是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建立的第一个系统、完善的价值观。

作者在文中写了他是如何节省了注意力的,特别是与另一半的沟通上面,因为另一半是人生中唯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文中还留了几个问题:

过去你有多少该花钱的地方却没有花钱?

过去你有多少该花时间却没有花时间?

过去你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被你主动放弃而被别人免费收割了?

如果你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现在的你会把它放在什么地方?

你的身边有多少人完全搞错了价值的顺序?不妨想象一下,他们结局究竟会怎样?

时间不多,这些问题留着明天回答。


7、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七天。2019年7月31日

今日阅读第十一章。有没有提高注意力使用效率的科学方法?

具备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几乎是一切所谓“学习能力强”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我见过很多具有相同属性的聪明人,他们无一例外,都觉得自己很笨,因为所有让他们显得聪明的思考与结论,在他们看来,都是自己花费了太长的时间、太大的精力,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才得到的。

通过坐享联系,可以使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使大脑灰质变厚。可以先从十五分钟开始。

总而言之,要集中注意力,并最终可以自如地控制注意力,才算是坐享——最终的目标是可以在越来越长的时间里自如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控制被集中的注意力。而胡思乱想、放空甚至睡着,对增加大脑皮层表面积和大脑灰质厚度没有具体的帮助,所以都不算坐享。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刻意缓慢呼吸两分钟……

这是一个能让注意力集中能力更强的辅助方法。所谓“缓慢呼吸”,是指每分钟呼吸5-6次,也就是用10秒左右完成一次呼吸。在这么做的时候,你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这样的两分钟缓慢呼吸,会极大提高你的“心律变异度”。

这种方式几乎在任何场景中都适用。只要你意识到自己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要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开会、上课、考试、面试),就可以实践一下,刻意地把呼吸速度降至每分钟5-6次,持续两三分钟,你的身体(当然包括你的大脑)就会马上进入最佳状态。

我的思考:其实坐享我是有尝试过的,也从中有所收获,比如让自己更加的积极向上,但是自己没有坚持下来,接下来想尝试一下重新拾起这个习惯。而且通过阅读这本书才知道了有更加简易的方法,缓慢呼吸两三分钟,每分钟呼吸5-6次,这个我们可以记起来,以后自己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可以先让自己坐享或者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做两三分钟的缓慢呼吸。看看后面的时间调整一下,每天早上起来坐享十五分钟。接下来改成五点四十五分起来。那么就要求我自己要更加早点睡觉。

阅读第十二章。为了不断升级操作系统,你最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认知”。也就是说,你能认知到你的认知。虽然有点拗口,但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当你在思考的时候,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进一步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再进一步能判断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正确,更进一步能纠正自己错误的思考方式或者结果,这就是元认知能力。

每天坐享15分钟到1小时,已经是足够的大脑锻炼强度了。有充足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这样做带来的巨大好处:除了使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大脑灰质变厚之外,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增强的时候,他更容易转变为进取型人格,更难被情绪左右,相对更容易冷静,也更容易清楚地思考。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坐享都是能够极大提高生活品质的活动。

我的思考:锻炼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在得到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第一是坐享,第二是兴趣,第三是反思。我想对于我们来说,因为我们有记录的习惯,所以第三点反思我们应该是经常在做的。但是,可以重视的是在每一次遇到事情的当下就记录下来,当下马上反思,特别是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那时候反思对于自己的帮助是巨大的。我们还可以锻炼的就是坐享,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



8、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八天。2019年8月1日

今日阅读第十三章。你的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是什么?答案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怎么打破这个枷锁呢,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的。

从这个层面观察生物,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人,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追求100%的安全感的,他们时刻被身边发生的一切吸引(其实应该称作“分神”),他们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的本性不一定是这样的,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这种生存模式会有局限——他们就像那些动物一样,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再从一个层面上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会有更多长期、深入的思考——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办法补全他们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们当然有办法。他们不会孤立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它交由合作方来保障。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我的思考:在这里我想到三个例子。

第一:创妈对我的信任,她选择了信任我,其实就是放弃了一小部分安全感,装修方面的事情她基本全部交给我安排,钱也全部的放在我手上,这是她的选择,她选择了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她交由我来保障,而我也会同样反馈她的信任,好好的帮她做好,以最大的性价比做好。

第二:弟弟跟润的合作,其实大家需要彼此相信,不会为了一点点利益而去争,这点需要自己想清楚,而且我们可以作为先放弃部分安全感的人。

第三:与娜娜的感情,有时候娜娜晚上出去了比如团建比较晚回来,我就会一直打电话,虽然我知道自己是关心,但是也有一点不信任在里面,而我知道她是什么人,而且每个月都是会团建,这也是我接下来要锻炼的,不仅是感情方面,还有在工作方面也是,适当放弃一部分安全感,不然自己会很累。


9、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九天。2019年8月2日

今日阅读第十四章。你活在哪里?过去,当下,还是未来?

有没有办法“活在未来” 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事实上,我们不仅有办法“活在未来”,也必须“活在未来”。对,就是必须,否则没有出路。因为“活在当下”就是“永恒地”被困住,“活在过去”就相当于“永恒地”被困在更差的地方,所以,即便挣扎,也要“活在未来”,哪怕“部分活在未来”。

怎样“活在未来”呢?其实,这个词听起来有多玄妙,做起来就有多简单:

你现在对未来有一个预测。

那个预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你现在已经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

时间自顾自地流逝,而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最终的事实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我笃信这个道理,就只能按照这个道理所指引的方向及方式行动与生活。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从本质上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

反过来,有的时候,我会一不小心“活在错误的未来”。可那又怎样?反正我这种人早就放弃了“追求100%的安全感”。

我的思考:我们需要放弃部分安全感,这样子我们才能想尽办法的“活在未来”。为了让我们自己活在未来,并且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接下来我是打算当我在医院上班的时候,那么尽量的中午吃了饭之后学习一个小时,然后再去睡觉,晚上的时候前面的两个小时尽量的把工作的事情尽快的安排好,然后再学习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休息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二十全部洗漱完毕,六点二十开始学习到七点,这四十分钟是我必须保证的。

因为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多份的卖出去,现在需要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首先现在开始的就是学习我们的阅读能力,随着阅读的深入,找到自己的方向。我是比较希望在保险以及投资这两方面深入的,保险就是做自己的业务并且增员,而投资的就是就是自己实践,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就是写出投资方面的心得,然后能够收费并且教授别人。达到把一份时间多份卖出的目标。

| 思考与行动

你曾经做出过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做出过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我在医院开展的业务。因为做了这个业务,不仅让我能力上有成长,而且经济上也多了一份收入。好像我从读大学以来,一直都不满足于一份时间只做一件事,我觉得我自己本身在无形中对个人商业模式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在大学的时候,不仅学习,而且也会在大学期间做一些生意。出来工作之后,除了做好自己医生的本质工作,也会跑一些业务。加上后面又觉得可以跟保险结合起来做,现在也兼顾了保险。

在医院开展的业务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它让我在其他方面也拓展了很多。

你做出过的最大的、而自己却最终并没有因此获益的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大的,又,为什么你并没有因此获益?

我觉得目前能想到的是投资,特别是区块链的投资。一直我都比较相信区块链最终会是我们这个社会又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但是没有达到笃信的地步。所以,兜兜转转,自己在这上面也亏了一部分钱。为什么说是最大的,是我觉得它可以给我的财富带来比较大的增值,因为没有彻底笃信理解,并且没有好好去研究所以没有收益。

其实这样子写下来之后,自己会觉得做出过最大的预测是学习改变命运。特别像是17年的时候,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本来我是可以好好的学习的,但因为不够自律,因为懒惰,所以后面渐渐的就放弃了。我会觉得它是最大的,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给我带了命运的改变,如果我学会了学习这件事,可以习得这么多概念并且吸收的话,那么我就会很有自信的继续学习,慢慢的获得巨大的变化。没有获益是因为当时没有人陪伴一起阅读,而现在因为每天有弟弟一起阅读并且分享,我想这一次我们可以坚持下来。

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里,你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可为什么你实际上并没有重视这个道理?哪儿出了问题?

这个我在上面的这个问题回答了,没有找对方法,不够自律。

每天花三十分钟时间,预测一下明天,下一周可能发生的事情;有哪些是你能想到了但你身边大多数人估计想不到的?(也许你会失望,你想不到符合后一个标准的东西……没关系,别有压力,那是因为你过去从来没做过这事儿造成的。)

现在进了事业单位,在单位里看了很多人会玩游戏看视频,虽然我自己偶尔也会看视频,但是我现在每天也会保证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把自己的看视频这个时间慢慢压缩。我觉得事业单位的编制也很可能会取消,当然这个时间不确定,但是总觉得迟早会来,所以目前在做着这份工作的同时,就是开展自己的学习以及第二事业,接下来自己想做好保险,认识更多牛的人,大家一起学习前进,并且在保险的这个行业里深耕。

评估一下你身边的人,谁是预测能力最强的?再想想为什么你过去并没有与他建立深入的关系?为什么你很少与他有深入的讨论?

真正在我身边预测能力强的人我暂时没想到,我在想是不是创妈,也就是我一个阿姨,我只能说她的投资很多方面很成功,但是预测是不是很强,这个后面可以有意观察一下。过去确实谈不上建立了深入的联系,因为总觉得她很有钱,而我没那么有钱,所以内心会有一些想法,现在觉得没必要了,我们就是坦坦荡荡的沟通,定时比如一个月沟通一下,因为现在有些事情在帮她,而且可能会比较长期,我想接下来我们的联系会更加深入。这样子也许也会有深入的讨论。

另外想到的就是笑来老师,虽然笑来老师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笑来老师已经三四年了,我觉得他的预测能力是最强的。内容创作,区块链投资等等的预测都是例子。没有建立深入的联系,是我们很难有机会深入的接触到,所以先从他的书开始。并且每天都要回答问题且评论。


十、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天。2019年8月3日

今日阅读第十五章。 活在未来的最朴素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

1、如何判定方法是否正确?如何判断事情是否正确?只靠一样东西:逻辑。很多人说自己的逻辑很差,原因在于没有挣扎过。逻辑不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而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少数聪明人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东西。它是干什么用的呢?用于“预测未来”。除了逻辑学以外,数学、概率、统计都属于这类工具——谁说上学没有用?

我的思考: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很多人说自己的逻辑很差,原因在于没有挣扎过,逻辑不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这句话真的点醒了我,我们需要去挣扎,反复挣扎,我们才有可能挣扎着前进,不管学习什么,相信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算数的。

2、看了笑来老师的父亲那段到北京“落实政策”的过程,加上母亲的果断坚决,还有那句经典的话“咱不是去诉苦的,咱是去讨个公平的,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不啰唆。”笑来老师的母亲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

如果某个道理客观上确实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也是成立的,那么,若不出极大意外,将来它还是成立的。

我的思考:身边有一个这样子的母亲,受影响是多么大,因为母亲有着自己的原则,那么极大概率的情况下,受到母亲影响,一样会有这样子的原则。虽然我母亲是农村人,但是从小就是教育我们,好人有好报,要做一个好人,我觉得就这一点我们后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也进一步的知道了,作为父母,言传身教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可以成为好的父母,并且不是靠说的,而是实际行动。

其实活在未来这样看来真的不难,就是你认定一个道理,然后跟着这个道理去践行,过去以及现在是成立的,那么大概率未来也是成立的。

3、例如,“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反复研究这个道理,我得到的结论是:它客观上就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也是成立的,我很愿意相信甚至笃信,它将来还是成立的。于是,我就按照这个道理行事,在这个层面上我就是“活在未来”的,因为我用一个最简单的策略作出了成功概率最大化的预测。因为,你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一旦遇到像“‘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这样的说辞,会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同身受。

“对的事情”是管好自己,而不是无谓地与时间进行必然失败的争斗。

我的思考:“做对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顺势而为,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我觉得顺势而为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弟弟接下来的创业,还是我接下来想要做的保险都是如此。创业方面是要慢慢摸索的,到底什么路合适,这个不可能一下子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创业肯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目前是跟人合作的创业,接下来再尝试两年,后面可以的话,考虑单独创业,也许会是另外一番的成长。保险方面我选择的是友邦,但是能够带来多少成长,这个自己也不知道,也只是边走边成长。还有一个肯定的就是我们现在的阅读,只要我们持续下去,相信三五年内我们的改变会很大,需要的是耐心。

4、越是朴素的道理,就越是永恒。认真琢磨那些朴素的、永恒的,甚至被大多数人当成耳旁风和陈词滥调的道理,把它们研究透,你就相当于在瞬间穿越到未来,因为那些道理在未来依然成立。

这样的道理其实是“满天飞”的。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出来混的,早晚要还”——多有道理啊!小时候学过的古文,卖油翁说,“无它,唯手熟尔”——这和今天人们热衷讨论的所谓“精进原理”或者“一万小时定律”在本质上有区别吗?反正我觉得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很多人从未重视过它们,不重视的原因,无非是从未想过自己需要预测未来而已。

看了一下笑来老师在母亲的原则的基础上增补的一些原则,我觉得确实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好好的阅读并且体会,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原则。

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在很多时候,某个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

反过来,若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个人成功,那么此人将很难获得所谓“贵人相助”。

正在做正确的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的帮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你看,这些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道理,可若你真的理解其中的机理,苍天作证,你在未来就是能够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贵人,你就是会不断获得各式各样的意外好运——虽然不一定是明天,也不一定是明年,但在三五年内,你一定会有体会。可惜,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连三五个月都等不及。绝大多数人就是没有“长远思考,耐心验证,小心总结提炼”的能力。

我的思考: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在很多时候,某个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这两个原则是我比较喜欢的。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在实践中慢慢理解这些机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思考以及耐心,相信我们在未来就是能够遇到各式各样的贵人,我们也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意外好运。

5、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隐藏却意义巨大的交易。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尽管并不确定)你的价值——要么能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能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中可能性。所以,若你自己做过贵人,你一定早就明白那个别人肯定不理解的道理: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你自然就得到了回报,而这也很可能是你乐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市场,每个人都生活在价值交换和价值集群之中,所有的聪明人都会为自己做两件事: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扎堆儿”——这些是每个人的本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求助根本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

再进一步,你可以仔细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吸引贵人的个体?换个说法,这不仅是善于求助,甚至是“自动吸引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我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求助是一种隐藏却意义巨大的交易这个概念,这是跟我原先脑中的概念有比较大冲突的。因为我原先觉得求助就是找别人帮忙,那是麻烦别人。不过,自己此时此刻回想一下,其实平时自己也帮了别人很多,并且有些事情也会找别人帮忙,而我发现自己也有个特点,一般如果有朋友找我帮忙,我都会尽量的去帮忙,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别人也会很经常的帮我。

不过,在这里,我是想到了创妈这个例子,我之前其实想过,接下来如果买房的话,如果真的首付不够,我也不会找她借钱,我觉得跟她借钱的话可能以后很多事情大家就不好继续沟通了,我们的关系的感觉也会有所变化,即使现在,我依然这样子想,其实我们的相互帮忙并不需要说怎么样建立在金钱之上,她其实也帮了我们很多,特别是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所以我自己也告诉了自己,只要是有关她的钱,基本都不会赚,只要能帮的就尽量的帮。

我总觉得我们以后在某些方面有可能可以合作到,那时候我们会有一起赚钱的机会。

| 思考与行动

1.文中提到的那些能让你未来频繁遇到贵人的原则,你觉得有没有道理?或者你是否已经经历过它的神奇?

我都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接下来我也会尽量的去践行他。

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这两个我应该算是有经过它的神奇,只是那时候还没意识到,所以说,那是我潜意识里就有的这么一个概念。

2.有没有什么原则是你可以补充的?

当你真心真诚的去帮助他人的时候,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总能或多或少的得到帮助。

3.我发表过另外一篇文章《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里面也提到了 7 个原则,不妨做出与上面两条同样的思考。

链接:

http://b.xinshengdaxue.com/A18.html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2.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3. 保持开放

4. 持续学习

5. 创造更多的连接

6. 保留适当的随机

7.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点进去了链接,把这篇文章也好好的看了一下,我觉得都很有道理,我相信我们总会有好运的,保持开放,持续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该怎么解决就去解决,不要拖,不要逃避,相信我们总会有美好的未来的。


4.读到“我现在就需要各位帮助”及其后面的具体内容,你内心有没有抵触?有,为什么?竟然没有,为什么?先有,想想又没有了,或者先是没有,但想想又有了,各自都是为什么?试着留言写下来,你会发现的,写下来有助于厘清思路。

这个需要各位帮助的内容,其实在两年前我就看过了,那时候说是要发到朋友圈,当时我是没有这样子做的,因为觉得自己学习自己知道就好了,不想让别人知道,好像自己还没什么大的收获,所以不能显摆,如果是放在现在,那么我就会发了。我觉得就是做自己就行了,别人怎么想也没用。发现自己是不太喜欢发朋友圈,但是慢慢的觉得是应该适当的经营一下了。

5.你自己有没有遇到过贵人?那人为什么可以被称为贵人?你若是没有遇见他,会是什么样子?你自己有没有被别人当作贵人对待过?知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我们的贵人可以算是是我阿姨。为什么说可以称为贵人,因为帮了我们很多,并不是说经济上帮了我们多少,而是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我觉得是因为她给了我们信心,所以我们在后面遇到的很多的事情上,有信心去解决这么些事情。如果没有遇到,我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但是我想可能不会像目前发展的这么好。

目前似乎还没被别人当作贵人对待过,或者是我目前还没发现过。我觉得现在自己有这么一个意识了,可能接下来会发现到。


十一、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一天。2019年8月4日

今日阅读第十六章。做得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

1、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幻觉——只是一时的感觉,而非永久不变的真相。

我的思考:这点点醒了我,很多时候我们不要陷入自己的死胡同,有时候我们的感觉是不那么准的,比如当下你觉得这件事是怎么样,但是当你自己冷静下来反思甚至记录之后,或者与过去有过这样子事情的人的经历的人沟通之后,你的感觉可能就完全会变了。

2、做得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

仅仅只有正确价值不一定会大。但“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价值就是巨大的了。

也就是说,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若你很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很正确,那你的价值其实可能等于零。

我的思考:文中作者也举例了VR的这个例子,如果大家都是这样子认为,那么竞争就会很大,那么就有可能比拼的是“正确的程度”,这个时候竞争的结果会是怎么样,那就不得而知,但是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属于概率事件。

这让我想起自己打算走的保险的这条路,虽然现在很多人做保险,但是我觉得认同这个的人按照比例来说还算是不多的,那么我认为是对的,虽然做不到完全是特立独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特立独行的,所以我坚信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

也让我想到了弟弟的创业,他们做的是电商这方面,他们经过好刚开始不被看好,到很多人看好,所以很多人都进入,到现在部分人不看好,我觉得创业走这条路是正确的,但是特立独行这方面有待斟酌,我们在后面的这种创业的路也要知道,不仅要正确而且要特立独行,如果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那么这种正确本身意义不大。

3、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真正的价值时会如此痛苦?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方式错了——他们靠的不是逻辑和独立思考,而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

从底层看,有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表现型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相同”才觉得安全。

我的思考:“表现型人格”是我自己会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做事会在意别人的眼光,简单说就是要面子,而其实我们要看重的是自己的成长,而不是面子,面子这种东西是属于伪需求,面子这种东西只是一时的,而成长才是永远的,一旦获得就一直持续可拥有,所以我要抛弃我的面子,只要是对成长有好处的,那就去做。接下来做任何事情,当自己发现自己是为了面子的时候,这个时候马上就刹住车,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

4、笑来老师有“读不懂但可以读完,然后反复读,进而读得更懂”的能力。

我的思考:这三个方面是我们接下来可以践行的,第一个:读不懂但可以读完,这个我们已经有尝试过,比如我们阅读的第一本书《思考,快与慢》,虽然有些概念我们并不是很理解,但是我们还是读完。第二个:反复读,我们现在还是在阅读的开始阶段,当我们持续这样子做下去之后,本身就是一种反复读的行为,然后后面我们也会回过头来再一次读我们读过的书,反复的读,直到达到第三个,读得更懂的能力。

5、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作决定。“听大多数人的话”,不是“按照他们那么说的那么做”,而是“听听他们怎么说,琢磨他们怎么想”。

我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了解一些情况,需要去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然后自己分析选择其中的少部分的意见,最后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决定。

6、“特立独行且正确”终究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当然,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很难做到,否则,价值就变成任何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实现的东西了。

我的思考:可以看看我们的阅读,其实现在每天基本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确实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知道这件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会坚持下去,只要持续下去,终将会看到改变,达到我们想要的境界。



| 思考与行动

1.“特立独行且正确”与“自以为是”的区别在哪里?“自以为是”为什么常常是危险的?

区别在于,“自以为是”是自以为是正确,实际上它是特立独行的不正确,既然是不正确的,那么就是很危险的,因为当你越努力你就在不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偏,所以才会是危险的。

2.你有什么观点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在这条路上付出过哪些代价?

我觉得走保险这条路是正确的且特立独行的。目前只是进行过初步的学习,还算不上付出什么代价。

投资这条路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我觉得按照比例来说,这也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因为觉得这个这事情正确,所以我付出了很多学费学习,目前应该有两三万,并且我之前涉及的投资有p2p,区块链,以及基金的投资,而在p2p以及区块链上面也亏了有接近三十万,但是我也并不后悔,因为只要我们持续学习下去并且践行,终将会有收获。

3.如何才能从“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观念中获得商业价值?(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快感,即,所谓的“仅供刷刷存在感”)

那就是去做了,去了解,你的观念是不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如果是的话,那就是去干起来了,那才会收获商业价值。

像我的保险,接下来就是好好学习并且践行起来,初步的目标是每个月做到收入达到每月收入过万,这是在兼职的状态下。

而投资这方面同样也是去做起来,践行起来,践行后学习,学习后思考,思考后践行并反思,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商业价值。

4.若是你真的能够明白,“很多的时候正确本身然并卵”,那么你的性格脾气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那么自己也许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因为可能这件事仅仅只是正确而已,它并不能为你带来过多的价值,甚至是没有价值,那么你就会有耐心很多,会去验证这件事是不是特立独行。

5.你身边谁经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观点?其中有哪些观点值得你认真研究?他有什么特点?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还是笑来老师,只能说我的圈子真的是太小了,身边牛人不多。我觉得很多的观点都值得认真研究,他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的特点,并且感觉精力旺盛,我觉得他能做到也是因为他是一个持续进化的物种,脑袋里的概念非常清晰。

十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二天。2019年8月5日

今日阅读第十七章。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还是死的?

1、如果一个概念在某个文化里并不存在,那么,那个客观存在在那个文化里主观上并不存在,即,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那个客观存在没有任何感知。反之,如果一个概念存在,即便它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还是可以从主观上感知到它。

这里有一个新的概念: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而且,它竟然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奇迹:即便你事实上错得离谱,它也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概念,那么这个世界就好像“你压根儿就不应该知道似的”那样存在;如果你知道了这个概念,那么这个世界就好像“你原本早就应该知道了似的”那样继续发展——是不是神奇?

我的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获取并且更新概念,因为概念在我们脑袋里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概念,我们自然会忽略掉很多事情,进而人生也会错过很多,并且如果你的概念是错误的,那么需要进一步的更新,所以我们的阅读以及学习反思是多么重要的,因为我们需要进化,我相信我们这样子持续阅读、思考、践行下去,在两三年后的我们就会是另外一个物种了。

2、文中举例了金光的这个例子,并且李笑来老师与罗永浩的结论都是一致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如果你是个好人,这世界就会对你好一点;如果你是个坏人,这世界就会对你坏一点。可是,这怎么可能呢?过了许多年,当我习得了“自证预言”这个概念之后,终于能彻底理解这种现象了。

我的思考:“自证预言”这个概念值得我们好好的去理解,就像上面的一段话: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而且,它竟然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奇迹:即便你事实上错得离谱,它也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

即使你错得离谱,它也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以前在阅读这个的时候,我不是很理解,后来问了一个战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是有灵魂的,它会按照你的想法去证明你是对的,即使你有着的是错误的想法。进一步,我们也知道了,如果我们的想法是对的,那么接下去的发展肯定是会越来越好。而如果我们的想法是错的,而这个世界又向我们证明是对的,那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3、我不相信“人之初”有善恶之分。我相信,每个刚刚降临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非善非恶”(或者说“不知善恶”)的灵魂,而“善”与“恶”最终都是习得的。每一次对善与恶的选择,既塑造了自己,又塑造了那个自己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于是,那个有生命的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灵魂,它的善与恶,其实是那个人自我选择的镜像而已。

我并不是这个“感悟”的原创者,或者准确地说,即便我觉得它确实是我的原创,可随着读过的书越来越多,我最终会和所有人一样,“发现”另外一个事实:大多数重要的感悟,早就传遍这世界的各个角落了。

我的思考:每个人的选择,既塑造了自己,又塑造了那个自己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我们的选择都会成为镜像反应回来,所以我们要做个好人,当我们是个好人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对我们有好的反馈。所以,这个世界所有所谓的好人坏人,其实一切都只是自我的选择而已,而我们一切的选择最后都是我们需要我们自己来承担,这是多么公平的呀。

大多数重要的感悟,早就传遍这世界的各个角落了。确实,随着阅读的增多,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似乎在读的这段话,在哪里看过,其实道理并没有那么多,只是翻过来覆过去,有时候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我越来越想阅读更多的书籍,这样我是不是有可能可以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原创,即使我以为的原创。

4、阅读的一个核心能力是:把理解限定在一个合理、恰当的范围之内。

我的思考:任何东西都有适应的范围,我们也只有把这个东西放在范围之内讨论才具有意义。

5、若你能善待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可以给你足够的善待;若你能宽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能够给你足够的宽容;若你是个认真生活的人,你的世界也大抵会认真地对待你。这么多年来,我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貌似我的世界也是如此对待我的。

我的思考:这也是我们平时都知道的道理,大部分时候,当你如果对待一个人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会大概率的一样对你,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想着获得,我们首先想着去付出,只要你善待你的世界、善待他人,你最终也会收获。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 思考与行动

这期,只有一个问题,可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有多难以回答——为什么难以回答呢?因为这可能是要琢磨一辈子又一辈子的问题:

你的世界里有哪些不美好的地方?那之中,有多少其实可能是你自己的选择?

1、比如前两天维娜跟她们去了蹦迪,其实主要是娱乐,而我自己就是打了两个电话,其实是自己不放心,后面分析了其实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并且没有充分的信任,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本来就是没什么的一个事情。两个人在一起最好的状态就是,彼此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自可以过好各自的,彼此都是一,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可以很好的契合在一起,可以做到一加一大于二。

2、有些时候,我总会放不开一些事情,也是没有安全感以及不够自信的体现,比如娜娜把车给了她介绍的一个朋友修,然后我就会想着是不是她那个朋友会有什么好处,并且刚好今天下午,那个修车师傅把车开到比较远的地方,结果又刚好在路上被交警把车扣了,然后我们问他为什么开到那么远的地方,他就说是因为需要试车,需要跑四十公里,我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后来也想开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真的想不开,那么就问一些自己修车的朋友就可以了。

我想我的世界还有一些不少的不美好的地方,但是一下子想不起来, 在阅读中慢慢思考吧。


十三、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三天。2019年8月6日

今日阅读第十八章。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

1、对我来说最重要的3本书是:

  1、钱钟书的《围城》。

  2、乔治奥威尔的Animal Farm。

  3、文森特鲁吉罗的Beyong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多说一句:好书这东西,能读原版的话就一定要直接读原版,而不要读译本——被坑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坑的,更不知道自己会被坑成什么样子,原因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我的思考: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慢慢的要调整的地方,后面我们自己本身读原版这件事肯定是迟早的,后面先结合时间,按照实际情况,学习一下英语,并且在学习一段英语的时间后就进行阅读原版,我想就以《思考,快与慢》来说,阅读原版肯定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

2、26岁那样,我把《超越感觉》这本书读了不下10遍。起因是这样的:

某天上午,听一个人给我讲了一番道理,我觉得:“哇,好厉害!”

当下下午,听另外一个人给我讲了另外一番道理,我又觉得:“哇,好厉害!”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突然发现这两个人所说的道理背后的根本原因竟然是矛盾的!我当场崩溃了——原来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判断力的人!

我的思考:我们自己本身是不是也会这样子呢,我想了一下自己,之前自己也会这样子,虽然目前会好些。我很容易人云亦云,有时候没有多余的想法,即使现在是好些,但是仍然很容易犯这些错误。原因就是自己有没有足够多的正确的、准确的、清晰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彼此的联系。其实独立思考说到底跟我们的阅读以及思考都有很大关系。

3、答案一定在某本书里。

再多说一句:现在购买电子书实在是太方便了,所以,能读原版书的直接在亚马逊上下单就好——即刻开始阅读!

我的思考:答案一定在某本书里。这句话对我们来说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其实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考以及阅读能力之后,一切的答案都能从书中找到,就是看你自己有没有足够多的耐心。

关于买正版书的想法,上次我又买了一本财富自由的书籍,本来是想在当当上买的,结果一看淘宝上也有,当当上的贵了十几二十块,结果淘宝上买到的是盗版的,而且质量非常差,这让我知道了以后不贪小便宜,特别是书籍这种东西,因为阅读起来的这种体验关系很大,阅读盗版的真的会降低我的效率,而我们在阅读中只要降低一点点效率,哪怕一点点,我都觉得绝对不是省那几十块可以补偿得回来的。

目前还是习惯阅读纸质书,慢慢的后面要把我们的kindle利用起来。

4、《超越感觉》这本书里讲到,人的出发点(视角,perspective)会影响思考与判断,然后引用了另外一本书里的内容(I’m OK-You’re OK: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omas A.Harris),说人大抵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and you’re not OK.

I’m OK,and you’re OK.

想想看,就是这样的。在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面对这个被大人们占领和主导的世界,再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当然就是第一种情况,即,“I’m not OK,and you’re not OK”。而当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我们经常面临的窘境是“我错了,你们都对”。

这种早起的状态,常常会影响绝大多数人以后的状态。早期的“被压抑”最终可能形成日后的“报复式反应”。于是,绝大多数人稍不注意,就终生在第二个阶段与第三个阶段之间穿梭,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第四个阶段,根源就是:处于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的人,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加上一个“的”字,我们就更容易看清根源。

“见不得别人好”,这里的“好”是指整个状态,包括“变得更好”。

“见不得别人的好”,则是指“见不得别人的好处或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因为存在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盖,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加上一个“的”字,我们的注意力所处的地方就不同了。我的意思是:别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吧,但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好”的地方。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优点和好处,只不过是被我们的“有色眼镜”掩盖了而已,无论我们是否看到,它们就存在于那里,发挥着作用。

因为要比出胜负、分清好坏,所以,处于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不好”而不是对方的“好”上,放在对方的“错”而不是对方的“对”上。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盲人”却不自知,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彻底被阉割,结果是:永远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上。说实话,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舒服。

所谓“双重标准”就是这样形成的: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好”或者“更好”。

为什么这事儿这么难呢?

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你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再主动费心去比较了。否则,你就像绝大部分人一样, 不断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上,并且常常“用力过度”,以致“姿势走形”,动不动就“演砸了”,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硬着头皮死撑”——都不是有利于成长的故事。

关键就在这里:

无论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这是我们的财富自由之路,事实上是通往任何“自由之路”的根本。

回顾我的经历,有两次突破其实都是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之后发生的——可能是因为经济压力的确是人在生活中能体会到的最大压力了吧;也可能是因为,如果在这个方面不用跟别人比的话,那在其他方面更不用跟别人比了吧。

然而,只有到了第四个阶段,才能知道这个阶段的惊人之好:

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更为惊人的是,由于你能更多地、不断地看到别人的好,所以你所处的世界的的确确比原来美好太多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想,也多少感到好奇: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我错过了多少实际存在的美好?而且,如果错过了,肯定只能怪自己。


我的思考:上面的这一段敲打了太多文字下来,发现都是很正确的道理,要看到别人的好,还要看到自己的好,如果只是处于第二或者第三阶段都是很难去看到第四阶段的。其实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我前天跟维娜吵架了,自己当时也分析并且思考过了,但是到了今天还是会重复犯这个错误,而只要自己的观念一转变,其实就是一件小事。我们真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我们要启动我们的元认知能力去思考,不然我们的进步是非常难的。

5、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处于第二个阶段或第三个阶段,或者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穿梭的时候,启动你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

不对。

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和“不好”之上。

若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很好,以便我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最后,再叮嘱一句: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

我的思考: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并且我们要看得远一些,如何可以在财富方面有大的突破,突破之后我们是不是会心态上有很大的改变,这也是我们需要尝试的。但是,必须知道的是,不要为了赚钱而赚钱,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现在的一些小的财富对我们而言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


| 思考与行动

1.在你内心隐秘的角落,你见不得谁的好?为什么?(不一定要留言到这里,但务必认真书写给自己……)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一个很好的人,在我目前不够清晰的定义来看,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好人的,然而在自己内心隐秘的角落里,确实也会有这种见不得别人的好的心态出现,比如在一起工作的人,他牛了我就会感觉到竞争,我就希望他不要那么好,比如在老家的那种好面子,攀比之风比较明显的,有时候我就希望跟我对比的人,希望他不那么好,或者有些对我不好的人,我也希望他不好。真的是在描述过程中,慢慢的发现了,我就是那种希望自己好,别人不好的那种,或者是那种我不好,别人也不好的那种。真的是需要锻炼,这可是浪费了多少注意力呀。

2.准备一个本子,只用来记录自己在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调用的过程。

这一方面我是在印象笔记上有自己的记录,每一次当自己生气或者需要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在印象笔记上面反思,我觉得在反思的过程中的思考,就是我在调用我的元认知能力的过程,接下啦也会继续,现在慢慢的我好想也希望写下来,两者都尝试一下。记录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调用的过程。

3.你在你所不喜欢的人甚至讨厌的人身上学到过什么重要道理?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个人?你学到的是什么?那东西为什么那么重要?

其实刚开始认真的想了一下自己并没有什么讨厌的或者不喜欢的人。后面一直想也想到一个,就是最近我刚到的新的单位,有一个需要配合我们体检的同事,就叫他b哥吧,我其实也是刚到门诊十来天,跟他就见过几次面,也没有特意的打招呼什么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得罪了,总感觉他好像不太喜欢我,而且不和我说话。就因为这样子我也不喜欢那个人了。而我是不希望跟谁关系不好的,即使不是好的关系,但是也希望不是不好的关系。所以我就有意无意的看看是不是跟他说话,结果他在大家一起的时候,反而会开一下玩笑,甚至单独对着我的时候也说了一下话,这让我知道了要主动,因为我进入这个单位之后,但是好像有点不怎么说话,怕犯错,但是跟人打招呼问候这些我觉得可以大方一些,主动一些。学到了这个之后让我感觉到完全就不一样了,就像我的有些同事早上见到我了跟我说早上好,跟没有说的那种那完全是两种概念。所以,主动一些,乐观向上一些,多笑笑的打招呼,很多好运都会来,至少会让你心情好很多,节省下很多注意力。


十四、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四天。2019年8月7日

今日阅读第十九章。你知道自己有个所有人都有的恶习必须戒掉吗?

最应该彻底戒掉的恶习是:抱怨。

1、可整整一个下午,金光和我聊的都是趣事,对自己的麻烦只字不提。本来我还想表示一下关心,可我很快意识到,这种关心只是说说而已——我没有任何能力帮他摆脱困境,所以,说出来根本没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我想:金光是个颇为骄傲的人,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困境只字不提的原因吧!

无论如何,对自己的困境只字不提,没有一丝抱怨,至少全无表露——金光在这件事情上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的思考:当我在阅读上面那一段的时候,我就在想会不会是因为金光是一个骄傲的人,所以只在某些人面前抱怨。可我接着读下来,我发现我错了,因为后面一段说的是,至少他全无表露,能够做到这样子非常不容易,因为如果你本身内心是想抱怨的,你是很难隐藏的,这点我深有所感。

同时因为我有前面的这个一个想法,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不能总是看到别人的好,我还总是会想象到别人的不好。这点要把前面的阅读再次温习。

2、我想起金光的表情——笑嘻嘻的,一脸灿烂。

我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向任何人抱怨任何事情了。这个决定很重要,重要到我认为这个决定在之后的日子里确定无疑地重塑了我的大脑。

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

当遇到麻烦和不顺利的事情时,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而已。

我想,之前我理解错了。不向别人抱怨,并不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骄傲,也不是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与坚韧:

能解决就去解决(能力)。

不能解决就去承受(坚韧)。

我的思考:这让我想起平时跟维娜的相处,有时候会吵架,但是自己其实就是该怎么做就去怎么做,我现在渐渐就感受到笑来老师之前说的那些话,能够跟另一半沟通好之后不吵架,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是有多么重要,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通过阅读,我发现自己也爱抱怨,有时候好像怕别人不知道你的惨似的,比如我中午值班的时候,但是值班室太多人睡了,结果就睡不了了,我本来还想下午上班了是不是随口跟我跟的值班医生说一下,后来还是没说出来,不过至少我是有这样子的想法,并且按照我过去的历史,我是很喜欢说出来自己怎么样怎么样辛苦和惨的。

这篇文章我在一年前就阅读过,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一直记得平时为人处事,遇到什么事情不要去抱怨,能解决就去解决,不能解决就去承受。虽然知道了这么一个道理,但是依然很需要时间去经历过渡,很多时候还是很容易跳入那个坑里面。

3、心理学家早就知道这件事,并且详细地论述过:

说话,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观察一下就会知道,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也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他们自己先相信了,而且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只要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我的思考:其实这个有点自我预言的意味,当你相信某件事情,那你自然也会让自己往那方面发展,这都是我们大脑重塑的过程。所以我们自己应该成为那种不抱怨的人,成为积极向上的人,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拥有正能量的生活。


| 思考与行动

1.你过去最常抱怨的事儿是什么?为什么?

过去最常抱怨的事情就是人生不易,其实有时候也没什么,就是随口一说出来的一句话而已,现在知道了,不能随口说出来,不然这样会给自己心理暗示,自证预言。

2.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是否也想戒掉这个恶习?如果是的话,那么就从你平日里抱怨的最多的事儿开始。首先,彻底停掉,闭口不提;其次,想想那抱怨来自于你哪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后,若是超出你的能力范畴之外(或者,甚至是超出你的“将来进步过后”的能力之外),那么请选择承受——为了承受,你都要做什么?

肯定想戒掉,因为说抱怨是影响人生的关键性因素一点都不为过。首先把平时说的这些口头禅的负能量的语言戒掉,其实主要是自己习惯性的语言,并且是有时候只要感觉到一点点困难,就会发出这样子的感叹,有些时候只是一种自嘲,但现在知道了这种负能量的自嘲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觉得主要的不足:还是自己不够正能量,对很多概念还没那么影响,阅读的还不够多,践行的还不够,相信随着我这些方面的能力加强,我就肯定彻底戒掉。

3.偶尔没忍住,竟然又抱怨了的时候,别忘了回去拿出本子记下来,以供将来反省。


十五、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五天。2019年8月8日

今日阅读第二十章。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命运?

答案就是:选择决定你的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你的价值观。

1、所谓“成功”,无非就是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我的思考:这句话简单却告诉了我们巨大的道理。选择最重要,选择对了之后接下来的效率才是重要的,不然选择错了,那么效率再高,结果也是于事无补。

2、现在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拿回来,去考虑核心问题了:

为什么那么多解答题高手做不对选择题呢?

因为他们没有养成正确、有效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什么?所谓“价值观”,最通俗、做有效的定义无非是:

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或者,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我的思考:本来一直对于价值观这个词还有点模模糊糊,读了笑来老师的书之后,才发现其实是你有没有足够的准确的、正确的、清晰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有没有足够多的联系。现在更加知道了,其实价值观的定义是:知道什么好、重要,什么更好、更重要,什么最好、最重要。对于价值观的定义的清晰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塑造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3、若知道什么是好的,就知道什么是差的;若知道什么是更好的,就知道什么是更差的;若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就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是这样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能明白我为什么根本就不相信智商是能够遗传的了(甚至,“智商”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是必要的),以及我为什么笃信“所有人其实都可以通过训练与自我训练变得更聪明了”了。聪明显然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就算个体之间天生有一定的差异,但那差异与后天的训练习得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若你能想明白这个基本道理,那你在“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程度”这个方面就会变成“进取型人格”。

再想想,当你面临所谓“选择”的时候,之所以会犹豫或者纠结,无非是因为你突然无法确定哪个选项更好,哪个选项更糟罢了。若你知道哪个选项更好,直接选择那个选项就是了——不是吗?

所以,选择并不困难,甚至可能并不存在。所谓“选择”,只是价值观确定之后的自然结果。

于是,更深入的结论是:

价值观决定命运。

我的思考:选择只是价值观确定之后的自然结果,这真的是太扎心了。原来我现在的价值观还是很不清晰,这一下子自己才知道了,平时为什么对于有些选择总是模模糊糊,甚至有些选择自己做出了之后,并不是自己真正的选择。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做出的这个选择是不是对的,就比如之前在考虑接下来的保险公司的发展是去友邦还是去人保,但其实自己真的是没有想得很清楚,最后是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环境以及成长,所以我选择了友邦了。但是我总还是觉得自己想得不够清晰。

4、有一个大家都听说过,但几乎都不知道它从始至终依附在自己身上,影响着自己人生中的一切的词:以偏概全。

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全世界的感受,把自己的观察当成全世界的观察,把自己的想法当成全世界的看法,一切都从自己出发,全然不知别人和别人所处的世界有可能与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不同——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我的思考:作者在文中还距离了创业者的思路的例子,确实我们很多时候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比如我有时候就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之所以这样子说,是平时只要我觉得自己对的,那么别人做得错的,我就会在想这个人这种行为不太好,我可不要学到。因为对方的这么一个不好的行为被我否定之后,我就会觉得她是不好的这样子的想法。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需要去思考在别人的世界里是怎么样的,我们要去交流沟通并且体会。

5、办法这东西,不是天然就有的,都是想出来的。之所以过去不”拼命想“,是因为没有被”吓到“。一旦看到那些可怕的人所处的可怕世界,你就会害怕,就会想逃出去,于是你就有了”拼命想“的动力——谁说恐惧总是坏事?

选择决定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我的思考: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以偏概全。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要有尊重别人价值观的价值观。

| 思考与行动

价值观养成是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而且应该是终生都需要不断锤炼的过程。所以,一篇文章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用一篇文章开始总是必要的。最简单的起点是这样的:

1.复盘评估我过去的某个重要选择;

从之前的民营医院单位工作到现在的公立事业单位工作。

2.看看哪些价值观影响了当时的选择;

其实刚开始这个选择算不上选择,但是根本没有想过离开原来的单位,至少在当时还没有想着离开,或者应该说是没有打算去公立的单位,觉得会捆绑住你,让你因为想要稳定而成长缓慢。

当后来的事情一步一步进行之后,所有人员公示之后,我就找了里面单位的同学了解,慢慢发现他们的待遇比我们原来的单位好,福利也好,而且休息的时间也可以,并且原来自己干的是手外这方面,然后我总觉得这个是在走下坡路的,所以我也总觉得我如果在医学方面的话,这条路肯定是迟早要转变的。只是这个去公立单位的选择是属于碰巧的,并算不上是真正的选择,现在也算是机缘巧合。

想想后面为什么确定会去是觉得去了那里可以给我更多的时间去做我更多想做的事情,比如原单位的工伤业务、保险业务以及自己的阅读成长。

3.若是某个选择是错误的,那么选择根据(价值观)是因为哪方面你“以偏概全”了?

现在去了一个多月,我感觉自己没有选错,时间也确定算是比较多,而且不会有以前的那种心理,以前上夜班被叫起来,感觉就是一定会有手术,然后可能要做很多个小时的手术,心理压力也会一些,现在在这边晚上即使起来,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处理,没有心理压力。而且阅读这方面的时间肯定是有的,接下来就是自己的工伤以及保险业务。然后个人的阅读成长逐步进行。

罗列三到五个过去的重要选择,复盘评估,反思。而后再琢磨一下,为了未来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自己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制定怎样的原则?价值观要有什么样的变化?


十六、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阅读的第十六天。2019年8月9日

今日阅读第二十一章。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自驱动力?

答案是刚需。

1、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我是朝鲜族,有十多年生活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我的老家,很多人都是“天生”的双语使用者——很容易想象,其中当然包括一些智障的人,他们也是双语使用者(貌似很天然)。

我的思考:其实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应该都是除了普通话以外,还掌握着自己家乡的一门语言,像我们潮汕人,还会说潮汕话,甚至说粤语,粤语可能还需要刻意学一下,而潮汕话以及普通话基本都是自学成才的感觉,其实是因为我们需要使用到这些语言,简单说就是刚需。

2、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即便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也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许他们曾经难受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早就习惯了。

我的思考:这让我想到了维娜,最近连续接近半年的时间了,她的业绩一直都是在第一或者第二,平时她打电话回访的也特别多,感觉很拼命,有天我就说她这么努力干嘛,她就说了,感觉之前拿过第一第二名,感觉不能让自己接下来的月份的业绩太差,而且是尽量要排在前面两位。现在我有点理解了,其实人如果做过第一,并且会总结第一的经验的话,那么是有可能可以做到长期名列前茅的。

3、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我的思考:人们不能被剥夺的就是一己态度以及每个人大脑中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富自由之路(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