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水

山水,有山有水,但在这里,它是一个偏义复合词,意为“从山上下来的水”。家乡地形属于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南面多山。村西一条小河从南部山区缓缓流来,蜿蜒而过。

每到夏天,能够看到山水,对于大人和孩子来说,都是兴奋的。 前一天夜里一场大雨甚至暴雨,惹得村里人都辗转难眠。时而侧耳倾听,牛栏是不是被雨水浇塌了;时而下床徘徊,想着地里的庄稼是否倒伏了。这是一个难眠的长夜。由此,起床也就特别早,如果天不亮雨就停了,而家里的房屋和牲畜又无任何闪失,那么村西的小河边总会早早就聚集了不少乡亲。他们是来看山水的。

这时,张老三从西岭上急匆匆地下来,高兴地说:“地里的玉米好着哩,没倒伏。”张老三的地在西岭上,岭即为高处,那里有一片开阔地,泥土黄油油的,当初大队里分地时,张老三抓阄有幸抓到了那里几亩地,乐呵呵哼了好几天的小曲。王小四也从小北方急匆匆地赶来了,面露愁容地说:“地里的玉米倒了不少,等过几天不泞能下地了,得去扶起来。”王小四抓阄抓到了小北方的地,那里地势低洼,很容易形成内涝。刘老五则从南良山上下来了,他前一天晚上住在了山上他的果园里,他叼着烟袋,美滋滋地说:“这下果子就不渴了,铆足了劲疯长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河边谈论着庄稼,谈论着山水。 原本,河里的水并不多,浅的地方刚没过脚踝,深的地方能够齐腰。河里的水也是清澈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但经过一夜大到暴雨的冲刷,从远处南部山上下来的水,嘶吼着,裹挟着滔滔黄土和泥石,从目力极处狂奔而来。此时的人们,欢呼着,人人都说着“今年的雨水真多,山水真大” ——就连王小四也禁不住赞叹着。好似眼前这雨水、这河水,已经昭示了一个丰收的年成。

当然,光有水是不够的。毕竟小河的上游有山有树有村庄有猪羊有生活,那么在这滔滔的黄水里,便经常可以看到几棵小树、几只西瓜、几头小猪,甚至谁家的几个锅碗瓢盆,它们随波翻滚着。乡亲们有会水且不怕水的,便试探着站到随时可能会坍塌的土质河沿边,慢慢蹲下身来,伸手打捞河里的东西,试图抓住一棵小树或者一口铁锅,偶然到手,便拖上岸来,引来别人羡慕的眼神。更有胆大的乡亲,直接穿着衣服跳进河里,抓取那些被山水冲下来的物品。岸上的人,一边叮嘱着要小心,一边给河里的人指点着上游又冲下来了什么。大家齐心合力,倒也收获颇丰。

看山水,不光是大人的事。孩子们在睡醒后也来了,有的光着脚丫,有的光着屁股,在河边追逐着,三五成群地往河的上游奔跑着,身后传来大人们 “离河沿远点”的吆喝,孩子们却似没听见,自顾自地嬉闹着。孩子们的快乐,并不在于庄稼喝饱了水是否丰收,而在于一年到头从未见到如此大的水势,等到静水流深,便可以到河里捉小鱼、学狗刨、扎猛子了。孩子们是喜欢水的。很难想象,没有河与河水的童年,会少了多少快乐!夏天在河里游泳、洗澡、捉鱼,冬天在冰封的河面上滑冰、抽陀螺。一年四季,河里都荡漾着欢声笑语。

看山水的同时,也有担心,如果这雨再下三两天,河水就会漫过河岸,直接冲到村里来,那样可就危险了,毕竟村里地势低洼呀。可那样的危险,从我记事起好像还没有发生过。所以,小孩子从来不担心。不过有大人就焦虑地说:“河上游山上的人家,不知道又被淹了几户呢!这日子可不好过喽!”

可是,有多少年不下这么大的雨了呢?有多少年不发山水了呢?老人们是数着有山水的日子过来的,“几十年前是经常发大水的”,他们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忆那时自己的青葱时光。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哪里知道发过多少次山水、山水又有多大呢?

昨夜下了一场暴雨,清早睁开眼,微信朋友圈里是一起长大的呆在村里的小伙伴发的“仲夏看山水”的图片和视频,只见村西的小河又有咆哮的山水了,虽然去看的人已经不多了,也没人再进河里打捞那些小树,但它兀自奔涌着流向远方,仿佛在告诉我——看得见山水的地方,是故乡。

看山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山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山水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