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生植物系列文章——盐生水稻畅想未来

2020年7月2日,在格尔木河西农场7连的70亩盐生稻(耐盐碱稻)试验田里,绿油油的水稻田里水汪汪的当天灌溉过水。因为刮风,准备给盐生水稻施肥的无人机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盐生植物系列文章——盐生水稻畅想未来_第1张图片

盐生稻 严格意义上讲就是耐盐碱水稻,目前大家普遍称呼为海水稻(盐生稻)实际是不科学的,因为本质上很多高海拔内陆地区高盐高盐碱地区用淡水灌溉水稻田稀释土壤含盐量,而不是用海水灌溉,因此称呼为盐生水稻是相对科学的称呼,盐生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盐生植物系列文章——盐生水稻畅想未来_第2张图片

国外最早开展耐盐水稻品种筛选和培育工作的是斯里兰卡,并于1939年培育出世界上第1个抗盐水稻 品种Pokkali。印度于1944―1945年制定了耐盐水稻 的杂交育种计划。此后,巴西、日本、比利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开展了水稻的耐盐性 研究。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于1975年实施了“国际水稻耐盐观察圃计划”,一些耐盐品系在轻盐渍化土壤(电导率4.2~7.7 mmhos/cm)上种植,产量比不耐盐品系增加1.5 t/hm2。

盐生植物系列文章——盐生水稻畅想未来_第3张图片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开展水稻耐盐碱新品种选育工作较早,利用沿海地理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开展耐盐碱水稻研究,在中国江河入海口发现野生耐盐碱水稻不在少数,如在太湖流域发现韭菜黄、老黄稻等,广东湛江入海口发现“海稻86”等;不但国内的发现者颇多,中国农科院等机构还从国外引进相当数量的耐盐碱水稻材料进行筛选。江苏农科院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研究工作,1980-1985年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单位协作,筛选出100多份中轻度耐盐碱品系,并挑选了表现好的3个品种在江苏滨海地区推广种植;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耐盐碱水稻只能在中轻度盐碱地(0.5%以下)进行规模化种植。

2015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盐生稻)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盐生水稻”研发,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计划在3年内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单产300 kg/667 m2以上的耐盐水稻品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试验种植材料单产突破500 kg/ 667 m2,2017年在使用含盐量0.6%咸水灌溉的实验田,小面积测产最高单产达到621 kg/667 m2。2018年筛选出176份优良材料在全国五大典型盐碱地试种。2017年起,青岛海水稻(盐生稻)研究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国家耐盐水稻联合体试验,分北方中早粳晚熟组、黄淮粳稻组和南方沿海籼稻组3组,在全国沿海滩涂及盐碱地不同生态区设置18个试点对首批25个参试品种进行了试验鉴定。筛选出16个品种进入2018年试验,其中9个进入生产试验,新增23个品种进入2018年区域试验。

日前,由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盐生稻)团队组织发起,山东青岛、山东潍坊、青海格尔木、浙江温州四地同时启动海水稻(盐生稻)全国联合插秧活动,多处盐碱地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活动期间,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致辞表示,2020年中国海水稻(盐生稻)的推广面积将达到10万亩。

盐生植物系列文章——盐生水稻畅想未来_第4张图片

在本次的四地海水稻(盐生稻)插秧活动中,最受关注的是青海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核心区的格尔木市拥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可以试种海水稻(盐生稻)。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经过多天插秧,海水稻(盐生稻)的试种植面积达到28亩。这是海水稻(盐生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种植。

据经济日报记者乔金亮消息,袁隆平水稻团队针对格尔木独特的自然条件,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最优配比,运用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耐旱试验等方法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盐生稻)。6月初,温室大棚里培育出的海水稻(盐生稻)被移栽到盐碱地中。工作人员表示,计划在当地新开垦的盐碱大田通过“人工+机械”的方式先试种100亩,进行数据观察,为后期大面积试种提供数据样本。

按照计划,未来一个月,四地将种植至少6万亩盐生水稻,加上内蒙古杭锦旗、新疆阿克陶、陕西南泥湾、山东东营等地,今年海水稻(盐生稻)的全国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海水稻(盐生稻)团队还将在全国100个县区启动更大范围的盐碱地改造,力争在全国布局10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同时,通过云平台、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盐碱地改良+智慧农业”模式。

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所谓“海水稻(盐生稻)”并不是在海水中能生长的水稻,而是对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指能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量的土地上生长的特殊水稻。此前,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曾发现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的野生水稻品系,在我国沿海的一些河口地区也有发现,但这些野生品系并不具备农业生产价值。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耐盐碱水稻研究,有些国家甚至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

今年4月份,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提出:“为什么别的国家研究进展都不大,而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今后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袁隆平提出,目标是,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

据统计,我国有约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其中约2亿亩可进行稻作改良,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袁隆平团队从2012年开始研究海水稻(盐生稻),历经1162次实验,875组配组实验,最终成功精选出数种优质海水稻(盐生稻)用于栽种。2017年,海水稻(盐生稻)团队主要研发依托单位青岛海水稻(盐生稻)研发中心成立,此后在新疆喀什、陕西延安、黑龙江大庆、浙江温州和山东东营五大主要类型盐碱地上进行试种。2019年全国海水稻(盐生稻)试验基地达9个,覆盖新疆、黑龙江、浙江、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示范种植面积近2万亩。

业内认为,上述地区代表了新疆干旱半干旱盐碱地、东北苏打冻土盐碱地、环渤海盐碱地、滨海小流域盐碱地、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以及次生盐碱和退化耕地,基本实现了对我国主要盐碱地类型的覆盖。

笔者通过以上相关报道认为,盐碱地不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大量盐生植物,泌盐植物,假盐生植物,耐高盐碱植物都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选种,育种,培植,科学灌溉技术手段进行大规模种植,动物养殖饲料,粮食,蔬菜,瓜果,纺织棉麻无疑都是有可能种植成功的,盐生网作为专注盐生植物产业链市场化运营机构呼吁相关品牌食品时尚企业与盐生网一起参与15亿亩盐碱地改造事业,2020新基建之耕者有其田。

你可能感兴趣的:(盐生植物系列文章——盐生水稻畅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