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儒遗迹——王阳明祠

《探奇》(13)

作者:戴宣长(文章转载)

王阳明祠,是为了纪念我国明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王守仁而建。位于贵阳市东新路扶风山麓,“秀峰鹄立,石骨螺旋,左拥栖霞,右环相宝,三面之山直接眉睫,城中烟树万家历历可数”,林木蓊郁,环境清幽,建筑典雅,是贵阳市游览胜地。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在浙江绍兴阳明洞筑室讲学,故称阳明先生。生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弘治庚申(公元1500年)进士,历任知县,兵部主事,太仆少卿,江西巡抚,官至兵部尚书。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任南京兵部主事因仗义营救戴铣、薄颜微等二十一人,触怒了专横跋扈阉宦刘瑾,被廷杖四十,贬谪为贵州农场(今修文县)驿丞。到农场后,条件艰苦,生计窘迫,然而王阳明却在此潜心治学,逐步构建起他的心学体系,这就是有名的“龙场悟道。”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守仁来贵阳书院讲学、讲授他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弟子众多,治学风被黔中,对贵州教育事业的开发卓有贡献。王守仁穷且益坚,达观随寓的品德以及事业上的成就,受到人们的敬仰。后人因建此祠纪念他。

王阳明祠自明嘉靖年间始建,几经迁徙。现存于扶风山麓的王阳明祠,为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建,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续建,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修。

王阳明祠正殿五楹,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占地100余平为米,门窗全部是生漆油漆,光亮照人,整个建筑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民族特色,殿内有王守仁《训士四条》,他主张学生应具备四条: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训士四条》详细内容于嘉庆已卯年间石刻。还有一块石刻,刻有隆庆二年六月十七日明代皇帝给王守仁的敕书,嘉庆巳卯四月木刻一块,为王守仁《谕俗四条》。正殿窗子分上下窗,上窗刻有龙头鱼尾,古色古香。殿外沿墙建廓,面对正殿的左廓壁上嵌有王守仁家书和《桥亭记》手迹。以及各家诗文石刻,其中小石刻35块,大石刻两块,一块是捐银修建阳明祠的人员名单,其中捐资最多的是四川总督丁保桢(贵州织金县人),捐银三千两,其次是云南总督唐炯捐银二千八百两,一块是阳明祠记。右廓壁上嵌有小石刻十二块,刻有王守仁遗像及其弟子赞王守仁的诗词手迹。明嘉靖进士吴国伦,隆庆六年任贵州提学副使,他在《谒阳明祠》一诗中写道:“想像居夷日,蛮王丰执经,泽官须俎豆,麟阁伊丹青。终古悲长夜,遗书炳刘星,残碑堪堕泪,风雨过晴灵。”清乾隆举人秦瀛的《阳明画像》诗曰:“宗臣遗像鬓毛苍,公已骑龙去帝乡。慷慨誓师传赣水,艰危得力忆农场。制科一代勋名在,学朮千秋谤焰张,莫道蚍蜉能撼树,斯文日月耀精光!”清乾隆进士袁枚,在《题阳明画像》诗中写道:“讲学才停口,勤王便挽弓,山河双手定,孔孟一心通。像画凌烟外,神传阿者中,焚香展卷拜,纸上起英风”。

殿堂门前,有两棵百年古桂,故名曰:“桂花厅”。前几年,桂花树开花少,经科技人员检查发现有白蚁危害。后来及时釆取措施,并将树挖开扩大,修栽追肥。如今两棵近百年的古桂枝繁叶茂,金秋时节,芳香四溢,游人陶醉。回廓因地势修建,分为四层与殿堂连接。回廓曲径,绿树掩映,四季清幽,游人在此观光,欣赏名家石刻,弈棋,阅读,环境宜人。

王守仁的哲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流播海外,影响深远,受到推崇。日本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光绪三十年八月(公元1904年)日本岩原大三清官宗亲与日本驻中国武官高山、金子等到贵阳阳明祠访问,对王守仁的学说大加赞赏。在王阳明祠立下纪念王守仁碑,碑高三米多,下有龟形石座,碑上刻有日本东宫寺讲文学博士三岛毅诗:“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话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时至今日,王守仁的学说仍得到海外新儒家学派的高度推崇。

与王阳明并立在同一院内的,还有扶风寺和尹道真祠。扶风寺祀蜀汉关羽;尹道真祠祀汉代贵州学者尹道真,并配祀贵州名人孙应鳌、郑珍等人。寺、祠环境幽雅,修竹成荫,古银杏树,古松,翠柏挺立,绿叶环抱。扶风寺和尹道真祠殿宇结构基本完好,维修一新,光彩雄姿与游人见面。

一九八二年二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王阳明祠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2018.12.1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儒遗迹——王阳明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