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执笔,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初学书法之人,最初会问的问题,除了笔墨纸砚,最常问的就是执笔了。从古至今,关于执笔法的各种论述,有资料可查的就超过八万字(近三十年不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有各种玄之又玄的论述。
较早的关于执笔的论述是东晋女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272~349),在《笔陈图》一文中谈到执笔:“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
关于执笔的四个小故事:
最著名的是王献之作书,其父王羲之从后抽笔不出,遂得笔法也。这个传说时至今日仍然有人信服,且效仿用来授徒。先不说此故事为唐代书家所编造的故事,写过书法的朋友都知道,如果真用这种力度握笔写字,是无法做书的。这个故事强调的是指实,看古人的故事,要体会其意,不要钻牛角尖。
苏东坡云:“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苏东坡讲执笔讲究的效果,执笔是为书写服务的。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执笔的第二个要点掌虚。
齐白石先生在被问及执笔之时,曾笑云:“我不知道怎么执笔,反正写出来、画出来就好了。”很多书家解释齐老的话是对搞执笔论玄学的一种讽刺。
最后一则故事是关于启功先生的。曾有人问启功先生该如何执笔。
启功先生反问:“你吃过宫保肉丁么?”
青年答:“吃过。”
先生问:“宫保肉丁有哪些食材。”
青年列举食材。
先生问:“在吃宫保肉丁之前,你想过用什么筷法夹花生,用什么筷法挟肉丁么?”
青年茫然。
先生云:“写字与吃菜一样,当你站在案前准备挥毫作书,还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执笔,那是断然写不好字的。”
执笔有无定法,不敢断言,但是有几个原则是大多数书人认可的。
指实掌虚,灵活转换,轻松自然;
小楷枕腕,中楷悬腕,大字悬肘。
下面将笔者知道的各种执笔方法列出,希望想学习书法的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
1、龙睛法
执笔时五指外撑,拇指食指形成的虎口力求成正圆形的执笔方式。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类,略似爪佐管外,使大指食指作圆圈,即古龙睛之法。”此种方式追求形式,分散力量,指力外撑,缺乏灵便。如果将笔斜置,如现在所用硬笔书法之握笔。
2、凤眼法
大拇指内凹,与食指形成长圆形虎口的执笔方式,由于形状近似凤眼而得名。对于此种执笔,包世臣:“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较适合书写小楷时使用,作大字缺乏指力。
3、虎口法
大指外突,与食指形成扁圆形虎口的执笔方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惟以中指直揲之,则锋自内向。又有大拇指横撑直出拒之,食指亦横出作椭圆,以指尖推笔,故管自向左,锋自后向左,名指控禁之,则锋自定。”
简单解释,虎口自然张开,虎口开,掌则虚,掌虚指才能够用力执笔,指亦实,指实才能够便于用力,书写才能随心。但是要注意结合个人实际情况。
4、鹅头法
是以中指勾住笔管,拇指外突相抵住笔管,食指高抬以第一节贴住笔管的执笔方式,由于食指高抬,形似额头而得名。
此种执笔较自然,利于指实掌虚,更以把笔宽度大,利于保持笔管竖直。
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如此说:“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向,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大令亦云飞鸟以爪画地。此最善状指势已,是故执笔欲其近,布指欲其疏,吾子之秘之。”
右军指书圣王羲之,我们已经介绍过,但王羲之是否如此握笔,不得而知,但是即使王羲之如此握笔,亦不一定要强行模仿,把握指实、掌虚、管中直的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握笔方式。
5、拨镫法
此种执笔方式又称为拨镫四字法或拨镫七字法。四字指推、拖、然、拽。七字指也、压、钩、揭、抵、导、送。
这种执笔是大拇指关节向内,四指执笔,执笔倾斜。
6、三指搦管法
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执拿笔管,无名指与小指拳入掌内。有评论认为,三指搦管不如五指稳定。但有记载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即如此握笔,虚腕疾书,令人莫能及也。后人言:“若但三指牢执,有何婉转生动之趣?余故不敢阿衡山之所好。”
所以执笔要符合个人的实际,文徵明三指执笔,也不是想学就可以学的。
7、五指执笔法
又名五字执笔法,相传为唐代陆希生所传。五字为擫、押、钩、格、抵。一般这种执笔被认为是执笔主流方式为大家所认可。
《宣和书谱》说:“希生尤善属文,通经、史,喜著述,且精于正书,则祖武风流,顿还旧观。钱若水尝言:故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自言出于二王,斯与阳冰得之。”
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将此法与拨镫法混淆,沈尹墨先生曾辨之,这里不多说了。
擫:以大指上节端,用力与食指擫笔;
押:食指压住笔管外侧;
钩:中指勾住笔管左侧;
格:无名指顶住笔管右侧,与中指上下相对;
抵:小指在无名指下方,帮助无名指用力。
此种执笔法是如今一般字帖,书法教材的主流方式。
其他:
掐管法
单钩法
双钩法
四指争力法
(上图来源于刘景隆编《历代书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