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初心是,当我们问起如何培养产品能力的时候,一些产品大佬都会说要写竞品分析或者产品体验报告,然后我们拿到产品就按照竞品分析、产品分析的框架写,写着写着就成了八股文,流于形式而没有直达产品核心精髓。
因此我想试图先从宏观层面分析某一类产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从宏观层面把握产品核心逻辑后,再去具体分析某一个或几个产品之间的不同,从而给出独立判断。
个人对内容产品比较感兴趣,因此先从内容产品出发。本文主要从内容产品演化的角度,来分析一些典型内容产品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机会点。
1.人与信息的连接结构变化:由被动转为主动
人与信息的连接结构上,信息由被动搜索变为主动推荐,带来人获取信息的效率提升。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搜索不再是一个高频行为,推荐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就像现在你打开大众点评,很少情况下你是去精准地搜一家店铺,更多的是查看一下附近的美食,看看有什么好的推荐,这就是匹配的过程。哪怕你就站在这家店门口,你也会打开点评来看一下它的评分高不高,是否合适。用户开始更关注事物与自己本身的合适程度,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获取信息需求层面。
人找信息的产品形态就是搜索引擎,最典型的产品就是百度。信息主动找人的产品形态是推荐引擎、社交分发,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最典型的产品就是今日头条、微信看一看等。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让合适的用户看到合适的内容效率会更高,所以我认为如何整合不同平台信息并能高效的分发内容,是个重要机会点。
2.信息连接的深度提升:信息向知识进化
百度搜索连接的是爬取的第三方信息,在信息横向上的扩展即广度上帮助人找到精准的信息更具有优势,但在帮助人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上没有优势。比如你想知道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在知乎上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可能性更大,而不是百度。
所以有了知乎的产生,知乎连接的是人大脑的知识,在信息的深度上扩展,帮助人获取更具有价值的信息,即知识。注意信息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是系统化、体系化的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百度知道不成功的原因之一,百度知道帮助人获得的依然是一种信息,谈不上知识,所以还是只能辅助搜索引擎。
让用户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主要的产品形态是问答,典型产品就是知乎。
我认为这个阶段主要的机会点在于垂直领域的社区产品,如PMCAFF、懂球帝。原因就是,同样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如果你想知道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在PMCAFF上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可能性更大,而不是知乎。
3.信息连接的深度进一步提升:免费知识向付费知识进化
在信息高度过剩时代,通过达人更有利于筛选更具有价值的信息。免费的知识时代主要通过点赞数来帮助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就会导致的问题是大多数人点赞更多是由于肾上腺素上升一时兴起,看的内容符合是人性的、调起我情绪了,我就会点个赞,但人性是有懒贪等缺点的,人更喜欢看不需要动脑子的信息,为了迎合人性,很多虚假的、无价值含量的信息多了起来,所以知乎就有了“跟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反而正规严肃的知识,大多是不迎合人性的,通过点赞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现,于是付费的方式就诞生了。付费分强制先付费和自主后付费两种模式,强制先付费适合于财经等具有高增值的垂直细分场景;自主后付费则与内容创作者的个人魅力和粉丝运营有关。
这里主要的产品形态是付费课程,典型的产品就是得到、知乎live。
优质内容更吸引用户,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内容创作者的影响力放大,内容创作者或者打造出来的IP成为吸引流量重要功能,这里的机会点我认为主要在于内容创作者资源的获取,以及结合垂领域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4.信息消费的方式改变:由文字进化为音频、视频、直播
原来的信息载体是文字,文字适合消遣,即kill time。对于有价值的知识来说,音频、视频、直播的方式效率更高,听能让人更集中注意力。因为音频、视频、直播是一种技术上的提升,需要创作者花时间把大量知识揉碎拆开给你,让你听的更明白,同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碎片化时间获取知识;原来知识获取具有滞后性,直播则让人与知识的获取同步,从而更有利于互动。
主要的产品形态就是音频、视频、直播,比如典型的产品得到、喜马拉雅、网易云课堂、慕课。
5.信息的生产门槛降低:PGC向UGC转变,中心化变为去中心化
内容生产由PGC向UGC转变,中心化的内容生产变为去中心化,用户不再只是内容生产者,还是内容消费者和传播者,即自媒体模式。
在工业时代,原本信息的生产源头大多由权威媒体或出版商垄断,在互联网时代,就要充分发挥连接的力量,使原本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的连接方式,变为多对多的连接方式,使内容生产和传播更方便,长尾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价值网进一步放大。
工业时代个人生产的信息价值无法突出,互联网时代利用技术,降低个人内容生产门槛,“分享”让有价值的内容连接更方便。自媒体模式带来了创作门槛降低、个人品牌的提升,基于社交和算法推荐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实现了内容产业链条供需两端精准有效对接。
典型的产品形态就是更便利的创作工具,例如头条号、、美篇、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平台。
内容产品演化到这就结束了吗?没有。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人人都是自媒体,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者不断涌现,内容创作者或打造的IP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平台的扶持尤为重要;人人都是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也带来内容供给碎片化以及内容可信度低的问题,如何让创作者更有价值,即让内容更有价值是个重要问题。
带来的机会点:各产品都注重版权和原创保护,不同点在于不同产品为此探索了不一样的方式,微信公众号通过打赏、基于腾讯生态开通广告主让创作者获得更多价值;头条则通过内容电商、开通广告主等模式,让优质内容创作者获得更多收益,slogan由“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变为“信息创造价值”,足以见得头条未来会在内容上下游产业链上深耕,让内容创造更大价值。则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改变了内容的上游产业链——出版,内容创作者通过持续连载优质内容,在获得一定影响力,即可获得出版的机会。
以上主要分析了内容产品演化之路,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如何更高效的接收有价值的信息成为重要的问题。在连接内容和内容消费者之间的内容分发,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不同的内容分发方式有何区别?又有何优缺点,后面会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