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玻璃心(二)

在认识到玻璃心存在的不合理性之后,我们怎样实施打碎这一个过程呢?习惯性思维是如此根深蒂固,似乎并不是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玻璃心之后,症状就马上痊愈了,我们就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了,或者我们就能不因为别人的意见和评价而难受了。

意识到它的存在是一个基础。接下来我想说说“接纳”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往最简单里说,“接纳”就是留出一点时间来允许这种存在。问自己:我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好难过,可以吗?这样的我羞耻吗?拥抱这个问话的自己。答案是当然可以,我是这样一种存在,这是我。我可以有任何感觉,因为这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仅仅属于我的。我的感觉和情绪,百分之一百是我的。没有任何其他人有这个权利接纳我,仅仅我自己可以。

无条件积极关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是人本主义发起人卡尔罗杰斯归纳的使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咨询关系三大关键条件之一。我的理解是这个也可以用于自己身上,用于纠正幼年时形成的依附评价反射关系。无条件积极关注自身,无论我是怎样的人,都有我的无条件的爱。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多面体的我,没法单一界定的我。结合上一篇提到的反思问题,我与别人不一样,或者用某个标准来说分出了高下,这又怎样呢?这并不影响我对自己的积极关注。

写这两篇心得的时候,其实我是一直在想着我在咨询中遇到的青少年。我自己固然是玻璃心,但我毕竟年近不惑,反思能力毕竟强。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缺陷过大的家庭背景,脆弱的自尊把他们捆绑的如此狭小,带来各式各样的情感痛苦。在陪伴他们的路上,我需要像罗杰斯说的那样,表里如一,给予他们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共情理解。

不断反思,静待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碎玻璃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