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中道成佛

佛陀守持中道,终究成佛。

佛家中道,不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不是世人所说的折中调和,不偏不倚。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德行,是道义,是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入世哲学思想,而不是折中。

佛家的中道,是不二。世间一切几乎都可一分为二,有善有恶,有高有下,有美有丑。一切的相对概念都是人作为认知主体在描述相的世界。不二就是无相,中道就是无相。

中道,是要消除相对的概念,不着于相。比如佛举起手臂问阿难,我手臂是向上还是向下?阿难说,向上。佛说手臂便是手臂,哪有什么向上或向下?哪里又是上,哪里又是下?

人有相的概念,是因为人的感知始终在定位自己,形成一个强烈的我的存在。人类,在所有的物理界的认知中都烙下了自己感知的印记。而这种认知的窗口是极其狭小的,物质界丝毫也不会依存于这个狭小的认知窗口。佛教你如何摆脱这个狭小的认知窗口,获知真实境界。

当你不再去刻意分辨相的世界,心念不再为那些相的变换而染着,你也就慢慢退去了自我定位的意识,从而达成一种无我的境界。这就是佛想教会你的。

“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金刚经》里反复出现类似的句式。佛的意思是,我为解说的缘故,不得已用一些名称,但这些本来是不存在的,包括他讲了一辈子的法,也同样是不存在的。弟子们要达成的是佛说的境界,而不是佛说的法。法本身是相,事实上本无法,也谈不上非法,本无相,也谈不上非相。这便是佛说的中道。

大家总觉得佛意难解,不可思议。但其实可能你经常达成,却不自知。周末我带孩子出去玩,走一个高300多米的玻璃桥。桥上,大家相互搀扶,双腿发软,有的人一小点一小点地往前挪,脸都吓白了。桥下人物都成了一个小点,有点炫目,风吹过来桥还微微晃动。可我走在上面,一点心动的感觉都没有。一切不过是眼前的景相,和看电视也没有啥区别,这跟我会不会掉下去没任何关系。但大多数人却过不了这个心理关。

其实,仔细想想,身边有几件事不是这座玻璃桥?不执着于相,便能放下;能放下,便能解脱。相都没有了,哪里来的好坏、善恶、高下、佛魔?佛和魔都没有了,你就已经站在佛国了。这便是中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4-26 中道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