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端日志采集、存储、上传的架构设计探讨

前些天有幸和一位移动端的架构师一起探讨了移动端日志采集、存储、上传的架构设计,受益匪浅。在此总结一下。
总体架构图如下:


关于移动端日志采集、存储、上传的架构设计探讨_第1张图片
LogUploadFramework.png

日志采集、存储、上传三要素:

1.  客户端。用户在客户端上的操作可以产生日志,包括用户交互动作,网络请求结果等。
2.  数据库。保存日志适合用数据库进行存储,便于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3.  服务器。移动端将日志上传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对日志做进一步分析处理。 

日志类型

移动端的日志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仅仅列出三个可供参考的日志分类:

1. 及时上传的日志。例如,崩溃日志。
2. 定时或定量上传的日志。例如,某个按钮被点击的次数。
3. 用于本地调试,不需要上传的日志。例如,某个接口的响应结果。

上传日志优先级

对应不同的日志类型,建议设置不同的上传优先级:

1. 立即上传。
2. 定时或定量上传。
3. 无需上传。

数据库分表及建立索引

对应不同类型的日志,建议分成不同的表,便于对日志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日志较多时,建议建立索引便于查询和删除。

日志三要素的协调者:checker、uploader

checker: 校验工具类。用于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检查是否有日志符合上传的条件,一旦有符合上传条件的日志,就通知uploader。
uploader: 上传工具类。用于根据上传条件,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并上传。根据上传结果,更新数据库或通知checker做进一步处理。

触发日志上传校验的事件

移动端的日志何时上传,需要一个触发机制。一般而言,可分为:

1. 日志存储成功后,若是需要立即上传的日志,主动触发一个立即上传的事件
2. APP启动时事件
3. APP从后台切换到前台事件
4. 日志上传失败

三要素及三要素的协调者设计原则

  1. 各司其职。

    * client负责搜集日志,并将日志传给storage。 
    * storage用于存储日志,并对外提供增删改查的接口.
    * checker负责在合适的时机,查询storage中是否有符合上传的日志,一旦有符合上传的日志,便交由uploader进一步处理.
    * uploader从storage中读取数据,并发起网络请求,上传到server。
    
  2.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 日志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类型的日志有不同的处理过程,例如,存储、校验、上传。 
    * 尽管处理过程不同,但他们的处理过程有相似之处,只是在具体实现上有部分差异。
    * 工厂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
    

其他细节

* 失败重传策略
* 不同网络状态下,上传策略的优化
* 数据库建立索引字段的选择
* checker查询数据库粗略查询VS精确查询。例如,查询需要定量上传的日志时,只统计每条日志的粗略size,而非精确地size,可提升查询效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移动端日志采集、存储、上传的架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