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about PhD-Grind——by 李皈颖

  终于把phd-grind看完,Philip Guo的博士生涯一波三折,简直就跟个小说一样精彩,特别是他特殊的经历、感悟,让我对他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解读grind这个词的,一开始的时候,当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看Guo博士前三年的生涯时,我对grind的解释是挣扎
  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项目里,干让自己觉得暗无天日的活,纠结于如何去完成自己的disseration,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出路;然后消沉,然后再振奋;然后开始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夹杂于三年中的,是作者在Klee hell中挣扎求生的路程,一次次的郁闷,一次次的尝试,到最后的决定,到最后的离开。
  伴随着Klee的三年,在我感觉中就像一个泥沼一般,而Guo则是一个陷在泥沼中拼命寻找生路的可怜人。然而,此时喜剧性的转折出现了,是的,MSR如天使一般出现了,拯救了Philip一把。在MSR的暑期实习,重新调整了Philip的状态,然后回到斯坦福的Philip终于离开了Klee,完全开始开自己去开拓一条路。
(题外话,当我看到MSR出现的时候,我突然自以为是的顿悟了:怪不得邹老师要我们读这篇回忆录来着.....。)
  相比于Philip前三年的苦逼生活,后三年的Philip简直就如同一个小宇宙爆发的圣斗士一般,特别是第五年,一口气完成了4个项目,发表了一篇top-tier,三篇second-tier。而这个时候,我也意识到,书名的grind的意思不再是挣扎,同时也是奋斗Philip后三年的历程就是他自己不断奋斗,不断成长的历程。
  因此,在我读完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事,就是我在看到书名是的疑问:Phd grind,是怎样的grind?
很显然,Philipgrind的就是挣扎+奋斗Philip的博士生涯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就是磨砺,而Philip从最开始的被动挣扎,到最后的奋斗突破,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出色的成长史,也正如书名所说,这是一场令人敬佩的PhD磨砺
---------------------------------------------------------------------------------------------------------------------------------------
  要写感想,感觉想法很多,但是不知道怎么条理清晰的说出来,而且有些只是种模糊的感觉,毕竟我没有读过博士,Philip得经历对我来说,始终如同隔着一层雾纱一般。后来我看到高坦同学的博客,他的博客给我灵感:到底是什么,使得Philip最后成功毕业呢?
  要说Philip是不是很厉害,对我而言这是必须的,因为他几乎是自力更生的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业,这当然不是指他闭门造车,恰恰相反,他与很多Professional的研究者合作,不像其他博士只跟着自己的博导;他的自力更生在于他对未来的规划,在于他完全自主的控制着自己的研究,也许他的成果不如他在回忆录中提及的那些博士生涯发表十几篇top-tier论文的教授(比如,Jeff)那么辉煌,但是,毫无疑问,6年的博士生涯,他掌握了如何进行研究,不是跟随他人,而是自己选题、操作,培养出了科研的直觉,当他博士毕业时,他已经具备了完全自主开展研究的能力,在我看来这就是博士培养的目的,但不是所有博士都能拥有的。
  那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些呢?
  首先第一是,他那持续了5年的fellowship,没有这个,啥都没的谈,所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不是盖的。
  然后,就是Philip自己的果断、本人的毅力和能力。虽然纠结了很久,但是第3年离开Klee的决断,和之后开展项目时的专注,激情乃至废寝忘食。让人看到了人生的精彩!
  最后,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他的人际网,或是善于交流。很多机会都来自于他的主动联系,或是他一直保持着联系的fellow。小Guo同志显然不是个腼腆的小伙子,他虽然没说他是不是经常去蹭party,但很显然他经常跑去发表talk,发cold-mail,各种厚脸皮联系。而这些交流带给他项目机会(MSR internship、与JeffMargo的合作),灵感(UC-Berkeley Fernando给予他CDE的灵感),这些都直接铸成他最后的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