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JavaScript 的怪癖 2:两个「空值」:undefined 和 null

原文:JavaScript quirk 2: two “non-values” – undefined and null

译文:「译」JavaScript 的怪癖 2:两个「空值」:undefined 和 null

译者:SingleSeeker

对于“空值”或“空引用”,大多数编程语言只有一个值。比如,在 Java 中用的是 null。 但是在 Javascript 中却有两个特殊的值:undefined 和 null。 他们基本上是相同,但用法上却略有些不同。 在这个 系列教程 的最后,我会解释一下在 ECMAScript 6 中的一些变化。

undefined 是被语言本身所分配的。 如果一个变量还没有被初始化,那么它的值就是 undefined:

> var foo;

> foo

undefined

同理,当缺失参数时 JavaScript 会分配一个 undefined:

> function id(x) { return x }

> id()

undefined

null 是被开发者用来明确指出某个值是缺失的, 例如,对于 JSON.stringify():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 first: 'Jane' }, null, 4))

{

    "first": "Jane"

}

校检:一个变量是否有值?

如果你想知道变量 v 是否有值,正常情况下,你需要同时检验 undefined 与 null。 幸运的是两个值都是 false 型。 因此,只用一个判断,就可以同时检验这两项是否为真:

if (v) {

    // v 有值

} else {

    // v 没有值

}

在本 系列 的第 5 部分——关于函数参数的处理——你将会看到更多的上面校检例子。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个检查也会把 false,-0, +0, NaN 与 '' 当成“空值”。 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那么就不能使用上面的校检方法了。

你有两个选择。

有些人提倡使用不等于(!=)来校检 v 既不是 undefined 或 null:

if (v != null) {

    // v 有值

} else {

    // v 没有值

}

不过,这要求你要明白 != 认为 null 只等于它自己或是 undefined。 我喜欢用更有可读性的 !==

if (v !== undefined && v !== null) {

    // v 有值

} else {

    // v 没有值

}

性能方面,所有在这个章节中提到的这三个校检基本是相同的。 所以,最后用哪个取决于你的需求还有你的品味。 一些压缩工具甚至用!= 重写了最后一条校检。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