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在《朝闻道》中描绘过这么一个情节:
在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有个原始人无意中抬头仰望星空,凝视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 超过了外星人设置的阈值,立刻拉响了人类即将产生文明的警报。
因为外星人认为:人类已经产生了对宇宙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 文明的产生、科技的发展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人类在短短的几千年(相对于长达几十万年的原始时代)里就登上了月球, 并且努力向其他行星拓展。
1
好奇心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东西,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就因为好奇,到处乱摸、到处乱看。
长大以后,我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变得更加变本加厉,无休无止地喜新厌旧。
抖音的每一条视频,微博/头条的每一条信息正好满足了我们的欲望,成百上千人设计出的算法在不断地鼓励我们:刷下去,继续刷下去,继续探索新东西。
心里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是忍不住。
你自己算一算,你有多少次下定决心,卸载抖音、头条、知乎......
然后打开手机,发现实在没啥东西可看的,感觉被世界抛弃了,急得抓耳挠腮,还是把他们都给装上了?
卸载,然后忍不住再装上,再卸载,再装上,就这么循环下去......
更可怕的是,碎片化的信息有可能重塑了我们的大脑。
你有没有这种时刻:痛改前非,抛弃手机,泡一杯茶,仪式感满满地开始读书, 但悲催的是:
看 不 进 去 了!
书中稍微长一点的句子,就让你受不了;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你的大脑就觉得不舒服,懒得去理解。
在工作过程中,稍微遇到一点小障碍,是不是就去摸旁边的手机, 划拉半天然后再继续工作?
半小时后,困难并没有解决,内心只是惊呼:我擦,时间都去哪儿了?
2
上面写的,我也经历过,都是我真实的感受。
我也尝试过很多种时间管理办法,例如四个象限法,番茄工作法,把手机放到远处看不到的地方,甚至锁起来...
但是都不管用,只要好奇心驱使着你想看手机,总是有办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有效的小窍门: 记录时间 。
我自己开始记录时间以后,事情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给大家看看我在一个周日的时间记录表格:
这个周日花了220分钟写公众号文章,基本完成了两篇文章的初稿, 尤其是最后的110分钟,连续写,效率极高。
这天花在手机上的娱乐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即使手机触手可及,我都不去看了。
变化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每一分钟都会呈现在表格中,时间的流逝以可视化呈现。
总是感觉有一个人在旁边拿着鞭子一样监督着自己:你怎么这么多琐碎的小破事儿!真正的工作时间怎么那么少?
这让人在心理上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会不断地督促自己:远离手机,赶紧做干真正的活儿!
当然,这只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有了时间记录,就可以做分析,开始分轻重缓急,那些四象限法之类的方法论就可以有效的开始了。
这个方法对我很有效,强烈建议你尝试一下,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完)
更多精彩,尽在码农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