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人总会相遇》/ 小宽
食材、滋味、时令、身份、意境、情感、思念、记忆、个人……一顿饭吃到最后,到底在吃什么?
《爱吃的人总会相遇》里选择了美食家小宽最近几年写的随笔专栏合集,你可以看到一幅幅“人物画像”:大董、张勇、王勇、段誉……这些餐饮江湖中的理想主义者们人生被一段段记述组成一幅全息投影;你可以看到一场场饭局中,一个个传奇人物轮流登场:陈晓卿、黄珂、万夏、闫涛、周泥巴、竖、小伟……吃喝中见情谊,杯酒中得江湖,能吃到一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朋友;你可以看到肠委会的秘密会议、东京的双面味觉、西西里岛的味觉旅程、奇幻的麻婆豆腐之旅,食物和人,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不负时光;你可以看到关于那些美妙食材的前世今生,海参的玄机、辣椒的漂泊、肥肠的畅快、小龙虾的热烈……
一本关于美食的书,就像一颗时间胶囊,里面封存了醉了又醒醒了又醉的吃客,传奇的饭局。至少,可以叫你踏踏实实沉浸片刻。
“很多人以为我对饭馆了如指掌,其实我心里有数,自己喜欢的是偏门儿小破馆子,不讲究环境服务,永远属于拾遗补缺的范畴。很多时候,朋友有餐厅推荐需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想给一个人发短信咨询,这个人就是小宽。”
说这个话的人,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
我和小宽只见过一面,还在一个人群熙攘的文学聚会上——对,是个文学圈的聚会,不是美食节也不是名餐厅的菜品品鉴会——我记得他,高高胖胖笑呵呵气场很足的一个人,但他未必记得我。平时我们同在一个叫黑蓝的文学论坛上,彼此能看到对方的ID,也经常听朋友聊起他的传奇。说起来也是早年的事,那时我们的职业都是记者,跑不同的领域,但我心理上总觉得因此和他另有一层近亲。
小宽是个诗人,而且写得很好。在《爱吃的人总会相遇》这本新书里,他也坦白地写到:“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我在读初中的时候,疯狂地喜欢上了诗歌,在老师在讲台上讲三角函数的时候,我在默默地写诗,当别人踊跃地购买辅导题的时候,我在默默地买诗歌刊物。”
这么多年来,我听到、看到和他有关的事情,都是在餐饮美食领域,但是很奇怪,因为写作是件很脆弱的事,我经常担心某些人过段时间就再不写作了——但是,虽然小宽经常在酒肉场上混,像是个肉欲的人,我却从来没担心过他背叛诗歌。
当我拿到这本新书,再次证明了我没有看错这个人。
提个问题,你觉得在这个时代,你会想要看到一本什么样的美食书呢?你可以先留着这个问题给自己。反正我是很久没有读过写饮食文化的书了,上次翻看的美食书,还是汪曾祺写的一本美食散文集——久远到我已经不敢回忆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在我印象里,兜里揣着一本这样的美食文化书,按图索骥,斟酌着最合适的季节,坐几站地车,花半天光阴,跑到最合适的馆子里,吃最节令的菜……这事本身就透着一种极其老派的“牛”。
然而,小宽的这本《爱吃的人总会相遇》,却不是这样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想,它都突破了我对美食书的想象。翻开书是作者自序,开头是从安迪·沃霍尔写起的,那是纽约最前卫的艺术家。笔锋一转,又谈及1937年齐如山在北平沦陷后写的《北京土话》。
这本书分了四个部分——“酒肉皆朋友”“饭桌即江湖”“山川是故人”“人间的清单”,每部分由十数篇美食散文构成。翻开就放不下了,我从第一个部分一直读下去,这一部分着重写的是餐饮江湖中的各色人物,比如大董的传奇创始人董振祥,比如新荣记的张勇,比如厨师界最年轻的五星级酒店行政主厨段金玉,还有小宽的记者同行、诗人朋友和各色“吃友”,其中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导演陈晓卿。
写人不单是写经历,写成就,当然也要写这些人关于“吃”这件事的思考和行动。例如这本书第一篇写大董的创始人,创造新菜品几乎成魔,但是自己吃的工作餐却是小枣窝头和腌萝卜条,让我想起我自己的开餐厅的初中同学,他的餐厅里活色生香,但是自己吃的也不过是白水抄过的青菜。
既然是写人,自然浓浓的江湖味道扑面而来。
餐饮和江湖搅在一起,这一点都不新鲜。餐厅本来就是江湖的一部分。以前读《水浒》,印象很深的是书里写吃。比如写吃牛肉是“熟牛肉”,写吃鱼是“鲜鱼”,吃鹅是“肥鹅”,但到了写吃鸡就是“嫩鸡”,特别鲜活。《水浒》里很多最侠义凶险的争斗也都发生在酒楼。还有宋江吃了不新鲜的加辣红白鱼汤,又贪吃新鲜的鱼,结果晚上闹急性肠胃炎;鲁智深在五台山耐不住馋,跑到山下“半条狗吃得口滑”,吃喝完回到山上差点把庙拆掉;武松第一次见宋江,也是闹痢疾,刚拉完稀。这些也都和大吃大喝有关。
《红楼梦》《金瓶梅》里写吃也是不厌其烦。
外国人也一样啊,海明威写《拳击家》,里面的火腿煎蛋和蘸了热油的面包片,还有《老人与海》里小男孩给老人要来的黑豆米饭、油炸香蕉和炖菜,都让我非常难忘。
王朔1985年写的小说《浮出海面》一开头就写:“我在一间香港人开的快餐店站着吃了个汉堡包,又要了瓶可口可乐慢慢吮,看着灯光广告牌上的漂亮菜肴出神。自从我父母相继谢世后,我就常在这样的快餐店胡乱吃一顿。”
“在香港人开的快餐店里”,“吃了一个汉堡”,还得是“站着”,在30多年前,写这些当然都不是为了写吃本身,“吃”的意味从来都不只是“吃”。
小宽,他当然深谙这一点。这本书的第二部分的总题目,就叫“饭桌即江湖”。
但是,继续读下去,当你以为这本书只是写餐饮界的江湖见闻录时,小宽又写出了食物复杂和纯真的两面性。
他写东京青柳餐厅里的怀石料理,写簋街的花家怡园,写西西里的米其林二星餐厅La Madia……在这些关于餐厅的速写中,你又会感受到一种人生无处不是道场的慨叹。“然而日常生活中才存留着世界的真相”,小宽这样写。
而且我必须说,真的买这本书的人,哪怕是为了《终老之城》和《美食进阶阅读指南》也是值得的。在这两篇文章中,小宽用他的专业态度和严谨的笔法,列出了他认为一生可以终老的中国美食之城——台州、扬州和黄山,列出了20本古今中外他认为值得推荐的专业美食文化书籍。
读到书快结束的时候,我才陡然发现,这本书,越读越厚。全书分的四个部分,并非罗列,而乃是暗藏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当你以为这本书是在写美食时,你读到了江湖里的形色人物;当你以为这本书是在写江湖人物的时候,你又读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地理与历史;而当你以为你洞悉了整本书的所有内容后,到了全书的最后一部分,像第一口白酒缓缓落了肚,也像地图展开图穷匕见——写的还是人情,还是动情的人生故事。
在《对饮成一人》中,小宽写了他和他父亲从酒桌上开始的几十年的关系,他发现自己这一代人和父亲和解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从烟草、酒精与性带给男人第一次非常痛苦的经验开始的……
没有文学经验的写作者,只会罗列辞藻,有文学经验的写作者,会利用笔锋一转,给读者重重一击。
我知道这些年小宽自己创业做新媒体,在当下,这也是所有行业中思路最尖端、视野最开阔的新兴行业了,一直在这个世界的前沿,也使他在写这本因为题材而不得不回首历史、关联古今的作品时并没有我说的那种“老派”的感觉,而是能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这本书里被暗地里击中。
而读过全书最后一个自然段后,再翻回到作者自序,我才意识到,整本书的精神都在其中,秘密也全在其中。
小宽从2003年起就是美食记者,他说“似乎1999年还是10年前,2009年就是昨天。”他还说,“去过的餐厅几千家,大多数都关门歇业了。”
“于是有了这些文字,也不介绍现在红红火火的馆子,那些照耀着互联网思维的餐厅,只聊那些曾经红火但是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过往,那些零散四处的人儿,那些醉了又醒醒了又醉的吃客,那些在饭桌上飘摇的姑娘,那些传奇的饭局那些江湖的酒意。我把他们,连同这些文字,一起放在时间胶囊里。”
日常生活,往往是被忽略的。因为它像是空气,弥漫四周,而不自知。人们记录的都是“有意义”的事情,日常的,随意的,随手丢弃的,司空见惯的,都“无意义”。人们对“意义”着迷,一个无意义的日常郑重地摆放在他面前,他觉得这是个笑话。比如乌青、杨黎、赵丽华的诗。
然而日常生活中才存留着世界的真相。在这个时代,我们依然可以用一本纸质书,一起把这个年代的吃喝,塞进一枚时间胶囊。
小宽
吃客、诗人、美食作家。本名赵子云,
出版过《100元吃遍北京》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饭否》《汁吃诗》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