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

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1张图片


内容来源 2020年12月22日,苇草智酷举办第四届互联网思想者大会暨《2050:未来议程》(2020)发布会。 分享嘉宾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 审阅授权发布。


笔记达人 | Moon 责任编辑 | 君莫笑审校| 君莫笑 值班编辑 | 索菲亚 5418篇深度好文:4504字 | 10分钟阅读

人文科技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 人类历史的四次浪潮是什么?

  • 考古学又能为我们看待未来提供什么样的视角?


一、考古学的价值与魅力


1.考古学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考古人许宏。


我的工作单位曾经在这附近,所以刚到北京的时候常到景山公园来,好久没有来了,今天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感触。


尤其是我想说对于我们今天这个互联网思想者大会来说,我一个考古人肯定是打酱油的,但看主办方把这么一个大会放在景山公园观德殿,就说明我们是认可古今相通的,这使得我稍微有点心安。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2张图片

许宏


说起来还是不安,一个考古人站在这样一个讲台上,我要把大家拉回到10万年前。我说屁股决定脑袋,我这个考古人对于我们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这件事儿本身持偏于保守的态度,大体上是这样的。


考古,在绝大多数朋友的心目中就是一门无用之学,但我们自己总得给自己找点生存的理由,那就是“无用之用,是谓大用”。


比如有一句老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也包含向后看,《诗经》里面就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


还有一句老话叫“没有历史就没有根,而没有根就没有未来。”所以我想这是我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的一个微小的价值和意义。


说起来考古学的不足,我首先要解释一下,我们研究的是几千年上万年,几十万年、上百万年的事儿,总体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带有一定的模糊和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对历史做粗略的把握。


2.考古学的长处


考古学它的长处是什么?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3张图片


考古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适合于宜粗不宜细的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长时段的观察,它不擅长对具体历史事件、具体人物、具体年代的把握,后面我会总跟大家说大约、估计、也许是多少年前,大家要有一个体谅。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能理解考古学是门残酷的学科或者学问。它在时时的完善、订正甚至颠覆我们的既有认知,这是我们考古学的魅力所在。


正因为这样,所谓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都是应该持有的科学态度。


我个人自号“三早”学者,大家知道北大中文系的李零教授号称搞的是“三古”,古文献、古文字和考古,而许宏是号称三早:早期城市、早期国家、早期文明,但我也就是搞2000多年前到5000多年前的考古研究,我觉得还不够。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4张图片


观史需要距离感,正像我们刚才看展,近看看笔触,远看才能看出格局来。今天想把大家拉回到十万年,看看我们该怎么看人类走过的历程。


二、人类史的四大界面


大家看全球范围内文字的出现是五千年,在中国文字出现是三千多年,甲骨文。


如果把人类300万年的历史比作24小时的话,文字的出现也就是235730秒,而中国文字的出现,也就是一天中最后的23.58分以后那一分多钟的时间。请大家想一想,就是这样一个时间概念。


我今天只讲十万年,在一天的24小时内也就是进入23点之后的几十分钟,因为它是一个节点。


既然参加我们这个会,我们得切题,所以我把“界面”定义为在人类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开创历史新纪元的那些节点。


1.第一个大界面:狩猎迁徙潮


那么,第一个大的界面,就是人类出非洲,大约10万年前,有人认为十几万年前,延续到六七万年前。在十几万年以前的研究时段,差几万年不算差,离我们越近我们能说的越清楚,误差越来越小。


我们说屁股决定脑袋,考古人如果说谈“互联”,谈全球化,那是什么时候开始?


大约十万年以前,人类出非洲,在几万年之内就几乎踏遍了全球陆地的绝大部分,这是不得了的事儿,这应该就是全球化的开端。有学者估计了一下,那个时候智人为了生存,为了追赶动物,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完全靠古人的脚板走,平均一年4-5公里。


2.第二个大界面:农业潮


第二大界面就到了一万年了,就是所谓的“农业潮”。现在最新研究成果,距今12000年甚至15000年前就开始有了农业起源的迹象,我们的测年误差在缩小。


这个大的界面对人类历史来说太重要了,在这之前几百万年我们跟动物一样是攫取经济,追赶捕杀其他动物、采集野果子。


但从这儿开始就进入了生产经济阶段,我们的祖先能够驯化植物成为庄稼,能够驯化动物成为家畜、家禽,我们的祖先可以定居了,而只有定居才能有积蓄,才会有私有财产这个概念,此后的一切一切包括人口大幅度增长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紧张……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5张图片


大家想一想,整个人类复杂社会统统都是起源于这儿,一万年前以后才开始的。而且,我们的前辈从这个时候开始改变地球景观了,因为以前你跟动物一样主要是吃其他动物和植物,之后就开始烧荒种田了,开始改变自然景观、地球的外表了。


最初只是在少数几个地区、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们发明从事的农业,后来星火燎原,成了大部分地区人们的主要生业。这样一个大的进步,就是第二大界面。


3.第三个大界面:青铜潮


第三大界面,青铜潮,从大约5000年前开始。


如果在这之前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用石头制造工具、用骨头制造工具、用蚌壳制造工具,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变化,但到了青铜时代,最早的金属文明开始了,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化学变化创造出了以前从来没有的合金这样的东西。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6张图片


然后人类的移动速度、文化传播的速度,由于文字开始出现了,马的驯化和马拉的战车的发明,使得移动速度达到每年平均一百公里吧,也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过,向外大幅度扩散。


最早的金属文明的发生地在地中海的东岸,这是人类出非洲之后的第一个大十字路口,金属文明形成了巨大的漩涡,向四外喷洒着飞沫,导致青铜潮出来了。


西方学者早年编的书就叫《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考古学当然认为是五千年,五千年前开始青铜潮至少是推展到了整个旧大陆,这个速度进一步在提升。


4.第四个大界面:工业及现代化潮


再看第四大界面,是大家都熟悉的,从260年前开始,从英国开始的工业潮,蒸汽机,然后是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随之而来的是欧洲殖民运动、资本主义、狭义全球化——广义的全球化是从人类出非洲开始的。


我们就看看最高的建筑物,建立于4500年前的埃及金字塔,在长期以来以146米的高度保持着人工建筑物的最高水平,但在七百多百年前开始被打破,近一二百年来更是一直在拔高,直到现在的800多米。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7张图片

这也是一种引喻,我们从考古人的视角看,这里我用了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第五次开始》这本书的描述,如果没有记载,光从考古现象来看,数以万计的沉船及跨大陆的商品流动,绕地飞行器,机器残骸,垃圾与核废料,海洋里面到处都有的塑料制品分解后的粉末性的东西……


超级城市,超过一千万人以上的达到28座,还有以前地理分区上的人种差别,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现在已经肤色混杂,进口食物的普及,全球战争的证据,人类的足迹从比较适合于人类生存的亚热带、暖温带,一直向两极进发……这个加速度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8张图片


总结一下,人类最初就是缓慢的演进,几百万年间跟动物一样的狩猎和采集,退出历史舞台者所在多有。


现代人从大约十万年前后开始出非洲,几乎遍布全球。而到了距今一万年前后开始了农业潮,然后是青铜潮,五百年前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工业潮的先声,随后是工业潮和和现在的信息化大潮。


三、历史加速度带来的思考


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到工业,再到互联网,越来越往下拉,速度越来越快,这样一个演变速率就导致了一个明显的加速度。


我们可不可以说过去的五万年远远超过了过去五十万年,而过去五千年远远超过过去的五万年,过去五百年又远远超过了过去五千年,过去的五十年是不是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五百年……


再往后想象,我们造出来的人类已经是不属于人类的新人类,那我们还能够控制它吗?我个人是持比较谨慎的保留态度的。我们向何处去?


这是个问题,这样的加速度是不是就跟我们换手机一样,几乎是像庄子所说的那样,达到了“方生方死”的状态,不让我们喘息了。


我们不是在追求绵长悠久,长寿安康吗?那么在这样的加速度中,我们如何自处?这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考古人跟大家讲的十万年到五百年前的历史离我们远吗?其间界面的转换越来越快,它们没有内在的关联吗?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都是我们必须严峻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引用恩格斯说的这段话:“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9张图片


欲望真的是在推动我们人类社会进步,也是科技发展的几乎唯一的动力。但这个欲望如果不可遏止的话,不有所限制的话,会不会毁了我们?一味地索取,将使我们走向何方?


这是我作为一个考古学家想向大家提的问题。比如掌握了高新科技的我们,是更强了还是更脆弱了,面临的危险更多了?


这次新冠疫情猝不及防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两天南方又有一些地方在限电。我们今天是互联网思想者大会,如果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是战争的话,如果停电和断网,我们互联网思想者将何以思想?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只要有口吃的就可以存活,而我们现在如果没电和没网就没法活了,谁更强一些谁更弱一些?这个问题是不是必须来思考一下?


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疫情蔓延、战争危机……面对这些文明的后遗症,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忌惮,有所放慢,有所收束,有所反思?是不是应该适当抑制住我们的一些自信甚至自负,而应该自警、自惕、自省。这是我的问题。


四、考古学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们说考古是不是能起到一定的由顾后而瞻前的作用?我们的学科是充满野心的,它要通过对物质遗存的分析,去探究人类逝去的全部。


英文的考古学一词是Archaeology,从其拉丁词根看,它是探究事物来源和本源的一门学问,不限于古代。大家知道宋代的金石学家吕大临撰有《考古图》一书,是近代的日本学者把Archaeology译为“考古学”。


我们研究的是从上古到上一秒,现在不查户口,可是把你一家的一天的或者一段时间里面产生的垃圾让我们来分门别类的研究,那么你们家的情况,基本上我们可以知道八九不离十,这是所谓的“垃圾考古学”。


我的一位哲学界的朋友说,考古学是一门本源性的学科,它能够给几乎所有学科和公众带来灵感和给养。这是我们聊以自夸的。


但说起来特别自卑,随着学术发展、学科进步,每个学科都开始碎片化,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鸡零狗碎,我作为考古学者知识面就很窄,所以只能是“厚古薄今”,从这样另类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古今一理,古今贯通这样的学理。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10张图片


我们一直说我们这个行当像侦探,而考古最大的乐趣是有两大美,一个是发现之美,这个好理解,再一个是思辨之美,这些都是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勉的。


最后这句话是开玩笑的,就是如果对未来做预测,那么我们考古学是否是最后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


考古可以认为就是一种高级智力游戏,它能够起到的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安顿我们的身心和使我们成为有教养的人这样一些作用,所以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想它很难被所谓高新AI技术所取代。这也是我作为考古人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一个地方吧。


今天的发言就到此结束,谢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主办方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长期从事互联网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家所组成一个的思想者社群组织,其前身是已运营 5 年的互联网思想者社区—网络智酷。

苇草智酷秉承“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让思想流动起来”、“让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愿景,在泛互联网思想领域中,立足全球视野,总结中国经验和智慧,提炼中国主张。



企业咨询|企业内训|线上、线下企业大学 课程团购|定制化培训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企业深度学习 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_第11张图片 分享、点赞、在看,3连

你可能感兴趣的:(透过距离,看到更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