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使用“变量是盒子”这样的比喻,但是这有碍于理解面向对象语言中的引用式变量。Python 变量类似于 Java 中的引用式变量,因此最好把它们理解为附加在对象上的标注或便签。
在示例中所示的交互式控制台中,无法使用“变量是盒子”做解释。示意图说明了在 Python 中为什么不能使用盒子比喻,而便签则指出了变量的正确工作方式。
示例 变量 a 和 b 引用同一个列表,而不是那个列表的副本
>>> a = [1, 2, 3]
>>> b = a
>>> a.append(4)
>>> b
[1, 2, 3, 4]
如果把变量想象为盒子,那么无法解释 Python 中的赋值;应该把变量视作便利贴,这样示例中的行为就好解释了
刚刚我们说明了两个变量引用同一个数据的情况,再看一种情况:一个变量先后引用不同的数据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a,并且赋值为 1
·将变量 a 赋值为 2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b,并且将变量 a 的值赋值给 b
变量 b 是第 2 个贴在数字 2 上的标签
如果变量已经被定义,当给一个变量赋值的时候,本质上是 修改了数据的引用
变量 不再 对之前的数据引用
变量 改为 对新赋值的数据引用
再看一看字典的例子:
>>> charles = {
'name': 'Charles L. Dodgson', 'born': 1832}
>>> lewis = charles
>>> lewis is charles
True
>>> id(charles), id(lewis)
(4300473992, 4300473992)
>>> lewis['balance'] = 950
>>> charles
{
'name': 'Charles L. Dodgson', 'balance': 950, 'born': 1832}
>>> alex = {
'name': 'Charles L. Dodgson', 'born': 1832, 'balance': 950}
>>> alex == charles
True
>>> alex is not charles
True
charles 和 lewis 绑定同一个对象,alex 绑定另一个具有相同内容的对象
运算符比较两个对象的值(对象中保存的数据),而 is 比较对象的引用(标识)。 通常,我们关注的是值,而不是标识,因此 Python 代码中 == 出现的频率比 is 高。
Python 唯一支持的参数传递模式是共享传参(call by sharing)。
共享传参指函数的各个形式参数获得实参中各个引用的副本。也就是说,函数内部的形参是实参的别名。
这种方案的结果是,函数可能会修改作为参数传入的可变对象,但是无法修改那些对象的标识(即不能把一个对象替换成另一个对象)。下面示例中有个简单的函数,它在参数上调用 += 运算符。分别把数字、列表和元组传给那个函数,实际传入的实参会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影响。
>>> def f(a, b):
... a += b
... return a
...
>>> x = 1
>>> y = 2
>>> f(x, y)
3
>>> x, y
(1, 2)
>>> a = [1, 2]
>>> b = [3, 4]
>>> f(a, b)
[1, 2, 3, 4]
>>> a, b
([1, 2, 3, 4], [3, 4])
>>> t = (10, 20)
>>> u = (30, 40)
>>> f(t, u)
(10, 20, 30, 40)
>>> t, u
((10, 20), (30, 40))
数字 x 没变。 列表 a 变了。 元组 t 没变。
数字的情况
相当于有隐含的代码 a=x b=y 函数调用结束后,a和b因为是临时变量,将不在指向数据1和2,但x,y依旧在引用着1和2,数据1和数据2因为还有变量在引用着自己所以并没有销毁
a += b
这行代码的不同。 因为数字是不可变变量,所以,a += b使得a指向了新的数据3; 而列表是可变变量,所以a += b的结果是就地修改列表,追加数据。
不可变类型,内存中的数据不允许被修改:
数字类型 int, bool, float, complex, long(2.x)
字符串 str
元组 tuple
可变类型,内存中的数据可以被修改:
列表 list
字典 dict
自定义类型(class定义的类型,后面讲到)
程序在运行时,如果 Python 解释器 遇到 到一个错误,会停止程序的执行,并且提示一些错误信息,这就是 异常
程序停止执行并且提示错误信息 这个动作,我们通常称之为:抛出(raise)异常
程序开发时,很难将 所有的特殊情况 都处理的面面俱到,通过 异常捕获 可以针对突发事件做集中的处理,从而保证程序的 稳定性和健壮性
一段代码:
num = int(input("请输入数字:"))
print('hello')
如果我们输入非数字,输出:
请输入数字:s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Administrator/PycharmProjects/untitled16/ex.py", line 6, in <module>
num = int(input("请输入数字:"))
ValueError: 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s'
1.发生错误 2.程序终止—hello没有输出
在程序开发中,如果 对某些代码的执行不能确定是否正确,可以增加 try(尝试) 来 捕获异常
捕获异常最简单的语法格式:
try:
尝试执行的代码
except:
出现错误的处理
try 尝试,下方编写要尝试代码,不确定是否能够正常执行的代码
except 如果不是,下方编写尝试失败的代码
简单异常捕获演练 —— 要求用户输入整数
try:
#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数字
num = int(input("请输入数字:"))
except:
print("请输入正确的数字")
print('hello')
输入非数字:
请输入数字:r
请输入正确的数字
hello
程序没有终止,输出了hello
在程序执行时,可能会遇到 不同类型的异常,并且需要 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做出不同的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捕获错误类型了
语法如下:
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
pass
except 错误类型1:
# 针对错误类型1,对应的代码处理
pass
except (错误类型2, 错误类型3):
# 针对错误类型2 和 3,对应的代码处理
pass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print("未知错误 %s" % result)
当 Python 解释器 抛出异常 时,最后一行错误信息的第一个单词,就是错误类型
异常类型捕获演练 —— 要求用户输入整数
需求
1.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整数
2.使用 8 除以用户输入的整数并且输出
try:
num = int(input("请输入整数:"))
result = 8 / num
print(result)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正确的整数")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print("除 0 错误")
捕获未知错误
在开发时,要预判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果希望程序 无论出现任何错误,都不会因为 Python 解释器 抛出异常而被终止,可以再增加一个 except
语法如下: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print("未知错误 %s" % result)
在实际开发中,为了能够处理复杂的异常情况,完整的异常语法如下:
提示:
有关完整语法的应用场景,在后续学习中,结合实际的案例会更好理解
现在先对这个语法结构有个印象即可
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
pass
except 错误类型1:
# 针对错误类型1,对应的代码处理
pass
except 错误类型2:
# 针对错误类型2,对应的代码处理
pass
except (错误类型3, 错误类型4):
# 针对错误类型3 和 4,对应的代码处理
pass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 打印错误信息
print(result)
else:
# 没有异常才会执行的代码
pass
finally:
# 无论是否有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
print("无论是否有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
else 只有在没有异常时才会执行的代码
finally 无论是否有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
之前一个演练的 完整捕获异常 的代码如下:
try:
num = int(input("请输入整数:"))
result = 8 / num
print(result)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正确的整数")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print("除 0 错误")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print("未知错误 %s" % result)
else:
print("正常执行")
finally:
print("执行完成,但是不保证正确")
异常的传递 —— 当 函数/方法 执行 出现异常,会 将异常传递 给 函数/方法 的 调用一方
如果 传递到主程序,仍然 没有异常处理,程序才会被终止
提示
在开发中,可以在主函数中增加 异常捕获
而在主函数中调用的其他函数,只要出现异常,都会传递到主函数的 异常捕获 中
这样就不需要在代码中,增加大量的 异常捕获,能够保证代码的整洁
需求
1.定义函数 demo1()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整数并且返回
2.定义函数 demo2() 调用 demo1()
3.在主程序中调用 demo2()
def demo1():
return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
def demo2():
return demo1()
try:
print(demo2())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正确的整数")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print("未知错误 %s" % result)
在开发中,除了 代码执行出错 Python 解释器会 抛出 异常之外
还可以根据 应用程序 特有的业务需求 主动抛出异常
示例
提示用户 输入密码,如果 长度少于 8,抛出 异常
注意
当前函数 只负责 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如果 密码长度不正确,需要其他的函数进行额外处理
因此可以 抛出异常,由其他需要处理的函数 捕获异常
Python 中提供了一个 Exception 异常类
在开发时,如果满足 特定业务需求时,希望 抛出异常,可以:
创建 一个 Exception 的 对象
使用 raise 关键字 抛出 异常对象
需求
1.定义 input_password 函数,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2.如果用户输入长度 < 8,抛出异常
3.如果用户输入长度 >=8,返回输入的密码
def input_password():
# 1\. 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pwd = input("请输入密码:")
# 2\. 判断密码长度,如果长度 >= 8,返回用户输入的密码
if len(pwd) >= 8:
return pwd
# 3\. 密码长度不够,需要抛出异常
# 1> 创建异常对象 - 使用异常的错误信息字符串作为参数
ex = Exception("密码长度不够")
# 2> 抛出异常对象
raise ex
try:
user_pwd = input_password()
print(user_pwd)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
print("发现错误:%s" % result)
自定义异常主要是自己定义的异常类,对异常进行分门别类管理,自定义异常需要继承异常父类Exception 一个例子
class MyException(Exception): #让MyException类继承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try:
#知识点:主动抛出异常,就是实例化一个异常类
raise MyException("zhansgan",19) #实例化一个异常,实例化的时候需要传参数
except MyException as obj: #这里体现一个封装,
print(obj.age,obj.name) #捕获的就是MyException类携带过来的信息
except Exception as obj: #万能捕获,之前的可能捕获不到,这里添加Exception作为保底
print(o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