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N种怪象的微思考
怪象之一:“被特长”
“从工厂流水线式犹如一个模子出来的产品一样的大一统合格教育,到现在关注差异化、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特长教育是极大进步!然而需要提醒的是:防止孩子“被特长”怪象发生!
一是对合格加特长理念的误读。中小学学科知识若仅定为及格层次,定为影响孩子后续学习与深造,甚至影响特长培养与发挥!比如体音美特长生因学科素养太差走不远走不高例子有许多。
二是过早让孩子定向发展特长。孩子可塑性很大,若没有给孩子多元、多段尝试机会,没有早到孩子真正优势潜能,若过早盲目定向培养特长可能会害了孩子。
三是家长喜好成为了孩子特长。家长依据自己认知喜好在社会上给孩子报班,培训一段后成为孩子们“特长"。孩子真正兴趣、爱好、优势并不在这上面,孩子没有享受到过程快乐!
四是家长把发展特长做为报考名校赌注和工具。若能保送上名校的,考试能加分的项目,家长逼着让孩子学,孩子确实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入愿升入心目中学校并毕业。君不见奥数曾获国际大赛金牌对入学恨之入骨,钢琴考过最高级从此不摸琴例子不时见诸报端。
五是学校把发展孩子特长做为招揽优质生源、提高学校声誉工具。
某些学校打着发展特长旗号,变相为掐尖行为,成为招揽生源工具。
全校强制推广某一项目,搞某特色校打造,旨在造成轰动效应,难道所有学生都适合该项目吗?发展特长是为了学校荣誉还是为了学生?
怪象之二:学生校内说话、沟通、生活规则的要求与社会不兼容
让"孩子遵循一生通用生活规则,学会正常说话、沟通"非常有必要!
拿公共场合个人行为规则来说,学校制定有学校规则,班级制定有班级行为公约,家庭有各自潜规则,试问学生在学校、班级遵循行为规则走向社会还适用吗?学校规则、家庭规则与社会通用公共规则兼容吗?能不能找到三者最大公约数,变成通用“万能"规则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刘可钦校长在《大家三小一一一所学校的变革与超越》一书中讲到的适用于学校、家庭或任何公共场所的儿童要养成的七个基本行为规范,非常有借鉴意义,现搞录分享如下:手和脚保持在自己身体上。(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在没经过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触碰他人以及他人的物品。);一级一级上下台阶;不同场合情境下,使用不同音量等级;减少制造垃投,不乱扔垃圾;遵从指令活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室内、楼内自然行走,不奔跑,靠右行走,先出后进,礼让有序;使用合适的语言和语气与人交流,请求帮助时说“请”,获得帮助时说“谢谢”,认为可能冒犯或者已冒犯他人空间时说“对不起”。
另外,我发现孩子在课堂上的公共场合说话沟通形态与将来走向社会的公共场合说话沟通风格不对接。
表现在:一是孩子不是心平气和说而是在"喊"在"叫";二是揣摩教师心理说教师想要答案;三是不敢说真心话;四是喜欢辩论而不是对话;五是不会积极倾听;六是课上课下有两种话语系统等。
各位校长、班主任请思考,我们在学校、班级这个封闭小圈子里制定的养成规则对孩子走向社会是终生有用呢?孩子唯上说话,不会与家长同事好好说话、沟通,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因此我认为,让"孩子遵循一生通用生活规则,学会与人正常说话、沟通"非常有必要!
怪象之三: 城市里的"乡下教师”与乡村里的“城市教师”
因工作机缘,每年都有机会到省会、北上广大都市学校听课观摩,也有更多机会走进地处偏远的县域、乡村课堂观课研讨,我发现在城市、乡村教师少数人群中存在一种“逆生长"现象,即城市里的"乡下教师”与乡村里的"城市教师"。
先说城市里的"乡下教师”现象。有些大都市里的教师,从穿着、气质、谈吐确有大都市人的风釆、风貌,然而,一走进课堂,课堂景象大煞风景:教育理念滞后,课堂仍然是排排座,满堂灌,有的从师灌走向"机灌",从“口头灌"走向“纸面灌",信息技术成了应试帮凶,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看不到一点踪影,课堂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本质涛声依旧,这样的优质环境、平台,这样陈旧落后的课堂样态,让人失语,这样的教师,就是城市里的乡下人。
再说说乡村里的"城市教师"。多数乡村教师单从穿着、气质、谈吐看,确实有不光鲜、不时尚、老土感觉,然后走进一些不敢寂寞、有想法的乡村教师的课堂,让你有一种眼前一亮感觉: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做的风水生起,孩子“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课堂,大变革。置身这样课堂环境,是一种享受,这样简陋课堂环境,何陋之有?基础教育的许多课改模式、课改典型都是有乡材校长、教师发起的,甚至有的至今还是课改高地。这些教师眼光、胆识、责任担当一点也不亚于城市教师,有十足理由把他们称之为乡村里的城市人。
向乡村里的“城市教师"致敬!城市里的乡村教师也该醒醒啦!
怪象之四: 减负误读为"减副"
最近,有缘到一些初高中调研,发现一种怪现象,校方及初三、高三班主任披着为毕业班学生减负的外衣,私自将毕业班体音美、微机、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研究性学习等所谓副科全部砍掉,美其名日:为毕业班学生减负。
笔者对校方作法实在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1、私自更改国家课程计划是一种违法行为;
2、为了所谓升学率,牺牲孩子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不道德;
2、砍掉所谓副科,将课时分配给应试科目,不见得能提高成绩,因此做法不科学。
我的建议是越是升学进入冲刺期,越要“加副“:
一是每天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孩子们看看报杂,读读心仪的书;
二是天天抓体育锻炼不放松,运动是一种高级休息;
三是每天晚自习后有十五分钟放松时间,让孩子唱唱歌、玩玩游戏、说说话,给孩子一个释放自由空间。
四是每周开一节心理健康课,给孩子进行考前心理疏导;每月开一节职业规划课,利于孩子选报志愿,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总之,”减负”不等于“减副”,反而要”加副”。
怪象之五: 教师观课不文明、失德
在大型公开课上,笔者发现因观课教师无意”失德“干扰、影响学生学习、破坏课堂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分类列举如下:
1、只顾自己拍照,遮挡学生看黑板或听课;
2、向身旁学生询问自己关心问题:
3、把学生课本、导学案借走自己看,拿学生笔自己用;
4、私自拿走对自己有用的学生学习资料;
5、坐学生登子,让学生两个人挤一个登子:
6、观课教师毫无顾忌眉色飞舞大声讨论,随意进出教室,不顾学生听课站在有利位置等
我为一个优秀课改学校叫好,他们做法是当观课教师向学生咨询问题时,学生会礼貌回答:老师我正在上课,请不要干扰我的学习。
公开课上教师观课“失德“现象当休亦!
怪象之六: 学习过剩与学习危机
在市场经济下,产品过剩会产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后果非常可怕:同样在应试教育下,学校学生学习过剩也会产生学习危机,也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学习过剩有三种情况:
一是相对于学生认知水平而言,知识难度过大。若一两个知识点不要紧,但如果许多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这种情况,长期迭加导致学习过剩;
二是相对于学生接受能力而言,学习容量过大。若一两天不要紧,但一年半载长期如此,更可怕是所谓三年课程二年学完的大容量,定会形成学习过剩;
三是相对于学生身心承受度而言,星期天天、节假日作业过多、参加培训班过多,长期超负荷学习也会产生学习过剩。
学生对学习过剩的直接反应是退缩、回避、讨厌、排斥等。学习过剩导致的恶果是厌学、心理变态,甚至厌世自杀。
有良知的教育同仁,让我们携起手来,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避免学习过剩出现导学习危机的发生!
怪象之七: 课改仅关注正确的方法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指出:许多课堂改革停留于教学时间在多少上的重新分配、教学行为在流程上的简单翻转。但我们应当知道,忽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缺乏完整的知识处理与转化的教学,无论用什么方法、技术和程序,在本质上都是灌输。
“从课堂学习的现状看,与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相比,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愉悦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对新型学习方式所强调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意识、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视。这种只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体验情感、践行价值观,而仅仅使学生记住了知识、认识了情感、了解了价值观。”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安富海如是说。
民主、平等、安全、尊重、容错是课堂改革的文化因子,改变教与学的顺序、关系、结构、性质、意义,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运用,这些属于课改的技术因子,文化因子、技术因子的改革皆属于追求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还需要用来做正确的事,即直击学习内容选择、问题设计等学科本质的改革。反之,一味在正确的方法上打转转,不关注做正确的事,就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课改也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课改形式、课改内容也需要统筹兼顾!
怪象之八:生存、抗挫折、吃苦教育演变为短暂的一次活动
暑假所谓“生存、抗挫折、吃苦”夏令营效果不大!
笔者发现,让孩子第一次远离父母,尝试采摘果实、做饭、搭帐篷露宿,让城市孩子在农村待上几天,这些所谓暑假生存、抗挫折、吃苦教育夏令营非常火爆。这里我要表达的是,虽然这种创意活动比一些单纯学科补课、提前学习课本抢跑有进步,但对在挫折体验中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自立意识、吃苦精神作用实在有限。
若家长平时在家里宠着、惯着、顺者孩子,娇生惯养,不注意孩子的生存教育、吃苦教育、挫折教育,单凭这种突击、恶补的应试方式,真正的作用可想而知。
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发育不可能像提高短期记忆力那样,在一个很短的集中时间内突击完成。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育是持续渐变的,孩子自立意识、吃苦精神、抗挫折教育是长期的,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
自立意识、吃苦精神、抗挫折教育是一个人一生功课,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一陈子的事。因此,平常不注意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潜意识、持之以恒的熏陶、培养,欲靠这种一时活动就速成的想法纯粹是一厢情愿 。
怪象之九:偏面理解“没有爱就没教育”
当前教育圈无论行政领导、专家学者在文章、讲话中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引用的频率格外的高,有泛滥之势,似乎教师只要有爱,一切教育问题就可应刃而解。为此,我想谈一谈我对这句话的思考。
“我真的做不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爱班上每一个孩子,但我敢保证我会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孩子”,“班上真有让我爱不起来的孩子”,这说的是实话,这才是爱的真实原生态。“让学校所有老师爱所有学生”理想状态,在现实面前真的无解!
爱仅是教育发生前提,但爱不是万能的,借助爱也不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
教师对学生宠爱、溺爱等爱的过度,反而是一种伤害!
有时教师对学生冷落、惩罚,也是一种爱,是爱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有时教师给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学困生、潜能生一点偏爱,这种不公平爱也是一种可称赞的爱。
若爱孩子,是为了分数,为了荣誉、职称、奖金,这是一种功利性、势利性爱,不是无私的爱。
若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发生矛盾,褊袒本班学生;看到学生在校园发生纠纷、违纪行为,若不是本班的就不管不问,这是一种标标准准的小爱,而不是一种大爱。
若仅爱学生学习,忽视孩子身心健康、责任担当、全面发展、综合素养,这就是一种狭隘的爱,局部的爱,偏面的爱。
若急功近利对学生智力进行掠夺性开发,不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这是一种近视的爱,只顾眼前的爱,而不是长远的爱。
教师对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爱的智慧、能力、方法,还要讲究爱的方式、艺术,更要把握爱的尺度。
孩子,今天你在课堂上表现好,还是不好,老师都爱你,教师爱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行为。
抚摸、拥抱、陪伴、放手、平等对话、给孩子自主、空间等,这些都是极佳表达爱的形式。
教师觉得自己一些做法是为孩子好,是爱孩子的,但学生一点感受不到,因此一体要让学生看见你的受,感受到你的爱。
爱,需要有智慧,更不能过度,正如南怀瑾先生说的“恩里生害”,夫妻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此,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
怪象之十:暑假出现大量“无人陪、无友玩、无处去”的“三无孤独儿童
暑假孩子缺少群体生活孤独的让人害怕!
长达二个月之久的暑假,本该是孩子天性、个性、灵性、创造性张扬的黄金时光;本该是交友、与同伴嬉戏、玩耍的美好时光,本该是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体验、探究社会、自然这本百科全书的好奇之旅,本该是家人倍伴,学习礼仪、为人处事,践行孝道的又一学习时段。
然而暑假孩子缺少群体生活孤独的让人害怕!让人可怜!让人同情!
暑假整天看电视、借助手机、电脑玩游戏,突击完成无聊无用的学科作业、上补习班、特长班,是多数孩子一日生活常态!上学时盼放暑假,真正放暑假又盼早日开学,单调、重复、无聊、孤独、狐单是孩子心态写照!孩子们成了“无人陪、无友玩、无处去”的“三无儿童”。
“无人陪、无友玩、无处去”的“三无儿童”问题出现谁之责?问题出在了哪里?症结何在?
家长迫于工作生活压力无时间陪伴孩子,即使回到家,父母多是与手机微信为伍,冷落孩子。“爸爸、妈妈,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话让人好心伤!
家长对孩子们玩闹的态度,也值得反思。小孩子在家里爱翻爱动,爱在父母面前闹出各种动静,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可是,家长往往对此很难表现出耐心,想法设法压制孩子的天性。
这二代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再加上门对门的邻居都可能不熟悉,一个小区的孩子要互相认识,到一起玩,太难了!没有家长陪玩,又难以融入其他孩子群体,久而久之,便习惯了将手机电脑游戏作为自己娱乐的活动。
除了学习不会玩,玩不出玩样,不会支配、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玩的天性在退化,可怕!这也是教育又一败笔!
社区教育缺位。图书馆、科技馆、职业体验馆、少年宫少的可怜,而高价收费补习班、单一的游乐场、网吧遍地皆是,可悲!
捍卫、保卫儿童童年!让儿童真正成为儿童,让儿童过本该过的童年生活!让署假儿童生活不再孤、孤单!请有良知的有识之士呐喊、呼吁、寻找良策!
怪象之十一:唱歪智慧校园经
不能把智慧校园(课堂“)经“唱歪啦!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打造智慧校园(课堂)是大势所趋!
然而有些学校在教室、办公室装摄像头旨在全流程监控师生,侵犯了师生隐私;有些规模不大学校也用人脸识别鉴到,对教师缺乏基本信任;有些学校课堂借助大数据分析让技术成了应试教育帮凶。因此,不可忽视智慧教育理念目的定位;不能把智慧校园(课堂)经常歪啦!
试想,若使用者对教学关系、师生地位、课堂结构、学习目标认识不发生本质改变,反而出发点是欲凭此利器提升升学率,智慧课堂必将伦落为应试的帮凶。
若使用者能借助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先进工具来改变课堂结构,改变学习方式,让课堂从有限的教学时段转向无边界的流程再造,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共同体”,让每个人在课堂都成为“创客”,实现即兴“创作”,让深度学习、创新知识在课堂上发生,那么它必将颠覆传统课堂,实现课堂意义上的真正革命,助推课改的升级换代。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是整合、融合关系。教育技术不能与IT技术划等号。我们在讲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即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可见,智慧校园(课堂)是把双刃剑。是应试的帮凶还是助推课改的良器,取决于使用者在什么观念下使用。"正心行邪法,邪法亦正,邪心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怪象之十二:伪”逃生安全演练
这样“伪”逃生安全演练必须改进!
镜头一:某校做室内避震演练,演练前学校临时指定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演练时走那个楼梯,班主任也临时规定班级学生哪些从前门出,哪些从后门出?试想,这种临时指定线路遇到真实地震发生能管用吗?
镜头二:某校做教室内防火逃生演练,提前让学生购买一条毛巾,在校内水笼头上蘸湿,叠成多层,然后带回教室,再开始演练,期期如此?请问,学生桌兜里平常有毛巾吗?教室里有水桶吗?若回答否定,这些演习还有意义吗?
更有甚者,学校安全教育、地震、防火演练己演变成“为拍照而拍照”的“演戏”表演,非常可怕!
另外,我在网上还看到日本学校一则材料,学校有专用救灾帐篷,里面贮存有发生地震时共全校师生用多天食品,咱们中小学考虑了吗?
我在想,提倡、实施避震、防火演练对提高师生逃生意识、逃生技能非常有必要,我想强调是,不能纯粹为演练而演练,需要与培养习惯结合起来,需要与真实情境结合起来!需要与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结合起来!
为此,针对教学楼内逃生安全演练提出二点建议:
1、规划、设计疏散路线图(班级前后门、楼梯),疏散演练常态化。学校根据楼道、楼梯容纳量,科学规划、整体设计了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行走路线图,并且规定每班学生日常进出教师应走哪个们,下哪架楼梯,不得随意“串位”。天天坚持,形成固定的行走路线。变学期演练为周周演练、天天演练。
2、学校为每个学生购置防火棉毛巾,让学生存放在桌兜里(书包),配置专用水桶,专人负责更换水桶里水,只有这样,上述火灾逃生演练才有意义。
如果学校配置专用防震食品帐篷以备急需更好!
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从粗放、去情境化的低效安全演练走向精准、实用、改进型的安全演练是当务之急,需校长认真对待。
怪象之十三:唱歪国学教育
中小学不要把国学教育经唱歪了!
“传统文化进校园、国学教育进课堂“己成为时尚,然而我发现有些学校国学教育经已唱歪了,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国学教育纯粹变成了国学知识背诵记忆,枯燥无味。一是对博大精深的国学狭隘理解为"三百千"弟子规等几篇文章。我认为国学教育重点应放在对国学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上,重在在师生行为、言行上体现出来,即践行国学魂,千万不要单单变成学死知识,学过时无用的知识。
正如学者所言,“并非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是可传的,只有那些对现代公民生活具有思想力、诱惑力的文化才是可传之统,才是可欲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价值传统一定是对现代生活具有解释力,能解决当下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的可传之统、能传之统和必传之统。”
怪象之十四:读名著扭曲成背名著考点
为读名著扭曲成背名著考点而无语!
新课标对名著阅读提出了非常明确量与质的要求,高中招也把名著纳入了考试范围。
然而,笔者到一些学校调研,看到的一些状况让人惊讶:学生手头名著屈指可数;名著阅读时间无法保证;名著导读与分享基本空白;名著阅读教学研讨是个盲区。
多数学校的语文教师多采取如下纯粹为了应试的急功近利策略:仅让学生阅读名著内容情节简介;反复背诵训练名著考点及答题技巧,读名著扭曲成了背名著考点。
这种状况如何破解?
一是让一线教师深刻认识到读文学名著对青少年成长重要作用。正如一个专家所说:体现在作品内蕴的濡染作用,文学人物的引领作用,文学故事的启发作用和艺术审美的感染作用。文学名著有助于青少年汲取精神营养,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是改变高中招此类命题导向,让只背考点而没有认真读过名著,没有整本书积淀学生答不下来,倒逼其认真对待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