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性课文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文/党玲芬 批注/李丹
(看到党玲芬老师这篇课例研讨时,深感自己的不足,曾经也自己做过几个于老师的课例研究,现在看来是如此肤浅。突然萌生了这样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在党老师的这篇课例研讨上做批注,让我更快学习如何写课例研讨。)
12月14日晚,和几个相约一起成长的小伙伴在线上进行了于永正老师的《新型玻璃》课例研讨。交流碰撞后,深觉这个课例很有价值。作为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教学,于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语文与常识之间的关系,在朗读教学中贯穿语言文字训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研讨后,把自己的思考梳理成文,和大家商榷,请各位指正。(很可惜由于家事没有现场参互讨论。不过在回来后第一时间整理了文字稿。)
一.常识性课文中于老师的朗读指导(党老师的课例研讨主要从常识性课文入手,解读于老师讲常识性课文的奇妙之处。)
常识性说明文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首先将常识性说明文的文体定义做简要的说明,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我做的课例研究中缺少这种宏观意识的概述。)教学这类课文,兼有语文教学和常识教学的双重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好这个“度”,是个难点。最近读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新型玻璃》课堂实录,觉得于老师在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有关的常识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党老师的这段文字自然而然地引入到了导读第一题针对于老师语言文字训练的解读上来,我整理好的文字直降将导读题呈现,并没有达到很自然地过渡。)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课堂上,于老师带着学生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并把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这一段文字是需要对于老师的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聚焦语言文字训练。)上课伊始,于老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注意‘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同时要求学生拿出本子,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写完后,于老师又一个个巡视做指导。从范写到临写到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把写字训练落到了实处。(我的课例研究中也写到了于老师在板书课题时就注意写字的训练,并且也举了“玻”字讲解的例子,然而就没有了。党老师这段话写到了于老师从范写到临写到指导的过程,使读者的脑海里马上有了立体感。)
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也很扎实、具体。板书课题后,于老师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得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学生朗读一遍后,于老师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在默读的过程中,于老师发现了一位同学拿起笔画下了新型玻璃的名字,便请这位同学站起来,询问了这个同学的名字,并告诉同学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画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于老师用榜样激励的方法,不仅使这位同学受到了表扬和鼓励,也向同学们传递了边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多数学生陆续画下了新型玻璃的名字后,于老师又告诉学生,不但要画,而且要记在脑子里。看完的同学读画的句子,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就这样,初读环节,于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朗读方法,也掌握了新型玻璃名字的常识。既训练了朗读,又掌握了常识,语文与常识兼得。(我梳理的文字稿中也有这个例子,我是从于老师对这个孩子的评价入手,从而得出于老师在课堂上关注个体,影响全体。并例举了我在讲授《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课时对学生的评价。党老师选取的角度是语文与常识不可分。突出了所分析的常识性文字的朗读艺术。给我的启发是,在写课例研究时,所选取的材料内容必须是为主题服务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涉及面广泛,却没有突出重点。)
这时学生都画出了新型玻璃的名字,于老师没急着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指名读课文,来检查是否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一个学生站起来读第一段,就漏掉了两个字。于老师让这位同学停下来再读一遍,并告诉他说,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这个学生仍然把“破”丢掉了。于老师再提醒,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第三遍,这个学生终于读正确了。于老师高兴地说:“对了!向人介绍你的经验好不好?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这个学生说:“要看准课文。”于老师让这个学生接着往下读,他又把“层”读成了“种”。于老师让他再读这句话,读对了。再往下读,又多了一个字。继续纠正。终于读完了。于老师说:“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党老师对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这个环节,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把事情说清楚,让别人一读就懂,这很重要。在我的写作过程中,要逐渐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这个环节深深地打动了我。于老师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并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见于老师不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写课例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名师的做法让我们真正领悟,并巧妙地服务于我们自己的课堂。党老师从于老师的课堂上从“教书”读到了“育人”,我也是读于老师的课,读到于老师的教育心思,更读到了于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道”。)
二.常识性课文中于老师的解词艺术
一般情况下,常识性文章多是介绍一些知识或常识,内容往往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有些词语不大好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于老师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党老师通过与一般情况的对比,来突出于老师解词的艺术,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在写这一处的时候也明白于老师的这节课起着示范作用,然后却没有想到跟一般情况对比。这样一来,通过对比,更能突出于老师解词的艺术。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多写作方法,让写作有质的提高。)
我们先来看“藕断丝连”一词的理解过程——
师:1、2两段有不懂的词语吗?
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需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
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
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白色的小细丝。
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党老师梳理这段师生对话时。采用直接,直观的形式,让读者一读便知。我也采取过这种形式,感觉清晰明了,特别好。)
于老师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藕断丝连”这个词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来理解这个词在语境中的比喻义。学生联系课文,自己理解了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读党老师的这段分析,让我想起了《教育的目的》里谈到的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贴近生活,联系学生自身,更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而对于文中的“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有学生不理解。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分贝”一词是专用名词,于老师则径直讲给学生,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小、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小、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另外,文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不是……而是……”“即使……仍然……”“尽管……还是……”“如果……就……”等关联词语,于老师并未多做讲解,只是让学生画下来,并读一读画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党老师对于老师这节课中的解词作了系统的统计,在形成课例研究的时候也是有详有略。将“藕断丝连”“问世”“分贝”这几个关键难懂的词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一些关键词的解析则用了很小的篇幅。详略得当的文章,才能把重点挖深,挖透。)
不同的词语,于老师有不同的解词方式:“藕断丝连”一词的理解,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问世”一词的理解,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借助新词与上下文中其他词语的逻辑关系,推知了这个新词意思。“分贝”专业术语、“不是……而是……”等关联词语,则是直接告知。认真揣摩我们会发现,这其中其实蕴藏着于老师“儿童的语文”的儿童观,这也是于老师心中有学生的具体体现。(党老师这段话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将选取的词语进行分类,并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结合于老师“儿童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来采取相应的借词方法,教学策略。很好地把握了教育的节奏。)
三.常识性课文中于老师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于老师课堂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在于老师课例中,三分之二都有读写结合训练。本课在教学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时,于老师把全班分成了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让学生变身为“玻璃”,把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依旧是清楚明了地将于老师课堂上的做法,有逻辑,有层次地叙述清楚了。)
这项练习设计是对学生是否学懂课文的另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党老师这样的语言表达,让我深感自己语言的匮乏,多阅读吧!)首先,于老师分组让学生以玻璃自述的方式,把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要求实事求是。要求是明确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次,学生写好后,学生一边读,于老师一边听,一边指导修改,在学生听、读,老师指导修改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比如学生进行《变色玻璃自述》时,说到“其实,我早就上世了。”于老师让他把“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写了个“世”。于老师讲解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生恍然大悟。另外,学生对“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于老师告诫学生,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于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在写作时养成斟词酌句的习惯。第三,于老师让学生进行自述性训练的方法,也不由让我思考:如何不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除了老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等外,应该还有老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与钻研,对学生的理解与懂得,最关键的是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的人,如何想办法去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去创造,去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与本能。(首先,其次,第三看似简单的关联词,却是党老师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其中引用例证,让人读来很信服。在这里,如果三点独立成段的话,会更清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无论是哪种文体的教学,我们都要站稳语言文字训练的根。于老师《新型玻璃》这节课的教学,就是把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值得我们去一读再读。(最后的总结语落脚到《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在警醒我们,做学问,做教育,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标,心中有纲,名师的课堂如此,我们的课堂更应该如此。)
学习反思的过程,有了自己的思考,才是让学习真正发生了。读完党老师的这篇3197个字的文章,满满都是干货,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有深度有厚度的文章,发表在公众号上的话,大篇幅的文字出现,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如果不是想真学习很难逐字读完,但是既然是编辑公众号,每块大标题的内容下编辑几块小标题,或许让读者更加一目了然,及时不研读,也有个大概了解,或许会因为小标题的吸引,正是自己所需,从而认真阅读。这样会让更多的读者受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