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你还在相信历史书?

第三人称的小说,作者是全知的。如果史书作者也扮演全知角色,那写出来可能更像报告文学。人物的活动细节甚至心理活动,都会被“记录”,实际上这样的史书记录恰恰难以取信于人。

然而最最著名的史书《史记》的很多篇章几乎可以被视为这样的报告文学。我们不得不相信,司马迁不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是夹带了太多个人的想象和情感,尽管这种想象看起来非常合理。

据说“合理的虚构会让历史更真实”,但这肯定不是严谨的史学态度。《史记》之所以比其他史书要精彩一些,这些“合理想象”功不可没。

其实,我们相信司马迁描述的史实框架是客观存在的,就够了。《史记》的做法,影响了后世的一些正史写作。当然,我们不能说《史记》之前就没有这种“合理虚构”。

啥?你还在相信历史书?_第1张图片
司马迁在进行艺术性脑补

中国最早的史书,大概可以说是《尚书》。《尚书》中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的部分,一般认为是史官这样的角色来记录的。由于时代久远且记事简要,只要没有明显的“不可能被知道”的情况,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些记录是真实的。

史书作者在记录人物对话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理虚构”,这些其实很明显,掌握大意,或者说认为其有可能发生,但是否真这么说、是否这么准确,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另一种情况是根据可以掌握的材料,比如《史记》里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好多取自《论语》,商鞅的活动和对话,则来自《商君书》。尽管《商君书》比《论语》的记录存在更多不确定性,但并非著史者杜撰,如不采信,也没有可以证伪的好方法。

我们相信《战国策》是经过再创作的历史,我们可以相信事件框架,但大多对话并不能让我们确信为原汁原味。

另外,口语和文言从来就是两种语系,而古代史书都是文言写作。我们是要领会精神实质,还是要原汁原味呢?大概只能选择前者。

不仅先秦和古代史书如此,不能让有洁癖的人有满意答案的事情,也同样存在于近代史料和现代史料。

看待史料记载,本人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大意,而不是追究对话细节,尽管有些对话非常精彩。

说到这里,大家会悲哀地发现:历史,其实是一种文学体裁。

你可能感兴趣的:(啥?你还在相信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