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 5/21 读《幸福的种子》——有感于“倾听”

19125  刘薇

松居直认为,要确认故事好坏的最好方法,不是用眼睛看文章,而是用耳朵听。事实如此,孩子通过听父母读书或讲故事,他对故事的理解要比用眼睛看容易得多。所以我家宝贝从小就喜欢我给他读书,读《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海底两万里》、《柳林风声》、《金银岛》等等。最近我们迷上了泰戈尔,我们每天一起读泰戈尔的《饥饿的石头》。以前一直膜拜泰戈尔写的诗歌,现在读他的短篇小说也别有滋味,笔触细腻,寓意深刻,读完后有直击心灵的之感。

我对读书给孩子听这件事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很有意思。我给我儿子读石井桃子的《小猫》,他听完后居然画了一组图画,虽然图画算不上精致,但是非常可爱有趣,他把他耳朵听到的场景全部挪到了画上。应该是我在读的过程中,他用心倾听,已经把故事的情景一幕幕印在了脑海,画画的时候又一一浮现在了眼前。对照石井桃子《小猫》的原文,孩子的画别有一番趣味。由此可见,孩子的听的能力是会转化成画面,促进孩子想象的。最神奇的是,曾经我给他读《小王子》,我觉得他可能理解不了《小王子》的寓意和深意,可是他有时候突然就会蹦出一句话,“每个大人都是从小孩做起的啊”“你们大人就是这样奇怪的,一点都不理解我们”等等,我问他从哪里听来那么有哲理的话,他说是从《小王子》里听到的。有时候我们不经意播下的种子,却已经在孩子心中慢慢发芽了。之前我一直纠结我家孩子不爱自己阅读,甚至会逼他读一些书,我的忧虑带来的结果是南辕北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读书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不是为了提高写作学好语文这些功利性的目的。

且看王宝宝的铅笔画版《小猫》(❁´`❁)*✲゚*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绘本讲师训练营【19期】 5/21 读《幸福的种子》——有感于“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