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汽车的电池,是一个复杂系统。可以分3个层面简单理解:
自然而然地,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也可从 电芯、电池包、系统这3个层面来理解。
锂离子电池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热失控,俗称失火。关于热失控的分类与机理, @姚昌晟曾有详细论述: 特斯拉自燃的幕后黑手——说说锂电池热失控。
简单地说,汽油再牛逼,燃烧也依赖氧气;而锂离子电池不一样,封闭空间中既有还原剂又有氧化剂,不需要外界空气就可以充分自燃 —— 燃烧,是锂离子电池的固有癖好,我们必须阻止它。
或者,也许我们可以选用那些更为稳定、不易燃烧的电芯?一般来说:
天不如人愿的是,能量密度越高的电池,越不稳定。正如张无忌的妈妈所说,漂亮的女人都更会骗人。
能量密度越高的电池,越不稳定 [1]若天意如此,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在电池原理上未有突破的情况下,我们短期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电芯稳定性、安全性。
大牛博士冯旭宁,曾在他的博士论文[2]中概括过主要思路:
总之,在电池往高能量密度前进的道路上,如何提高电芯稳定性、安全性,是一个涉及到 材料学、电化学的问题。对于一名汽车工程师来说,透彻理解材料与电化学很困难,若您还是有兴趣,推荐去看专家 @土豆泥的文章,例如: 土豆泥:如何评价法拉第未来 FF91 的首辆预产车下线?。
如果说电芯层面是在关注 电池本身的特性,那么PACK层面则重在关注 电池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加热、挤压、针刺、浸水、振动等等。
PACK层面的安全性,主要由国家/国际标准来保证。
注:这些测试标准,其实不仅测了PACK,也测了单体。所以,上述“电芯层面”与“PACK层面”的分类仅是为了科普方便,并不严谨,也许以“电池特性”、“电池与环境的关系”划分更好。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下表是各标准的一个简单对比:
图片来源[2]为了满足严苛的测试标准,需要在机械与电气方面做一些安全设计:
总体上来说,在PACK层面的国标挺全面、挺严格的,国内的电池包,能过国标测试的,都是英雄好汉。
然而,由于电池包并没有年检规定, 三五年之后,老化的电池包是否还满足国标呢?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电芯组成了电池包,虽然可以抗得住水火等各种严苛测试了,但它仍然是一个死物。
BMS,则赋予了它耳目(传感器)、大脑(决策)、手脚(执行器),才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功能。功能分两大类:
如果对自己、对充电桩的本职功能特别有信心,这些“非本职功能”可以不做,车也能充电、能行驶。当然,没有任何厂家会有这样的盲目自信。
这些安全监控功能做得是否充分、是否全面,就决定了电池系统应对故障、将热失控扼杀在摇篮之中的能力。因为热失控常常发生在满电、过充状态下, 所以特别关键的环节就是充电,已经做成了国家标准GB/T-27930。
请大家思考一下,若电芯、PACK、系统3个层面都做到位,还有哪些可能导致热失控呢?
思来想去,这应该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了吧。
然而,调查结果却是大跌眼镜:如今已经2018年了, 充电事故依然占据近1/3的比例,这还是国家专门针对充电环节制定了标准的情况下。
是无良厂家无视国家标准吗?并不是,大多数厂家是规规矩矩按照GB/T-27930来设计的。那为什么按标准做,还是会出事故呢?
原因很简单: 任何硬件都可能会失效;任何软件都是人写的,是人就可能犯错误。具体来可能是:
美国国家工程、耗材数十亿美元的挑战者号都可能失事,更何况十几万、几十万一辆的汽车呢?
挑战者号针对此情况,航天领域的对策是: 不惜代价保证硬件的 可靠性; 不惜代价保证软件的 可靠性。
汽车也是复杂工程,与航天很相似,也有不同:
不让马吃草,又想马儿跑……
于是,汽车领域使用了略有不同的思路:
这就是所谓的第4个层面:功能安全(function safety)。注意,功能安全并不是“保证功能是安全运行的”,则是“在功能失效的情况下保证安全”。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举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 “不踩油门但车子疯狂加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大家评一评,下面两种方案,哪种更适合汽车呢?
国际标准ISO 26262与国家标准GB/T 34590,规定了功能安全工作的开展方式。这是一个大话题,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若有兴趣,可以看 @木城这个科普: 知乎用户:ISO26262 中 ASIL 与 DFMEA 有什么区别?
功能安全在国内开展的如何了? 刚刚起步,稳步进步。
个人浅见,电池的安全性,需要从电芯、PACK、系统、功能安全这4个层面去考察。
以一个比喻,作为本文的结尾:
[1] Feng X, Ouyang M, Liu X, et al. Thermal runaway mechanism of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A review[J].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7.
[2] 冯旭宁.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机理、建模与防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清华大学, 2017.
[3] 杨占旭. 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4] Zhou Fu, Zhao Xumei, Jiang Junwei, et al. Advantages of simultaneous substitution of coin Li(Ni1/3Mn1/3Co1/3)O2 by Ni and Al [J].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 2009, 12(4): 81-83.
[5]Jung Y S, Cavanagh A S, Riley L A, et al. Ultrathin direct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composite electrodes for highly durable and safe Li‐ion batteries [J].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19): 2172-2176.
[6] Zhang S S. A review on electrolyte additiv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6, 162(2): 1379-1394.
[7] Yao Xiaolin, Xie Song, Chen Chunhua, et al. Comparisons of graphite and spinel Li1.33Ti 1.67O4 as an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J]. Electrochimica Acta, 2005, 50(20): 4076-4081.
[8] Chan C K, Peng Hailin, Liu Gao, et al.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battery anodes using silicon nanowires[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8, 3(1): 31-35.
[9] Shi Chuan, Zhang Peng, Huang Shaohua, et al. Functional separator consisted of polyimide nonwoven fabrics and polyethylene coating layer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5, 298: 15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