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谁道闲情抛却久》絮语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对冯延巳的这首词颇为喜爱,忍不住闲来就读读。第一句“谁道闲情抛掷久”,用反问的句式一下子就来把你拉入这个情景状态之中,这个前置设问的魅力非同小可。暗自揣度现实社会流行的网文大都是搞个令你惊诧,新奇的题目,勾引你看下去,大抵如此,而冯延已的词不光让你花了流量去看,还让你心服口服,甚至心甘情愿的付费阅读。

“日日花前常病酒",你天天在花前月下喝得酩酊大醉,大醉也就罢了,你搞个“病酒”,可教人万分怜惜与同情。

“病”,在我的孤陋寡闻里不外乎生病、精疲力竭.、弊病、担心,忧虑.等几种释意。而此处一个“病”仿若一座桥梁,让悲伤,愁苦从这一通道向你奔涌而来,可谓通灵之笔,因而一个“病酒”己让我为之倾倒三分。

下半阕承以“河畔青芜堤上柳”一句为开端,似乎令人气象一新,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而其实是以景物为感情的衬托罢了,这样读来使人在感官上对比更加强烈。而本身青芜和依依垂柳这令人邻爱之纤柔之物,越发引得人愁肠百结,此情绵绵无尽期,奈何!奈何!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品其“独立"二字,便让人想到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之态,已是何等的孤寂、悲凄,再观其“风满袖”三字,令人悲凉涌上心头,而我读到此颇感心痛难抑,双袖冰凉。继而“小桥”二字,一个“小”,加上之前“满”两者形成个夸张的对比效应,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见,令人不忍卒读。

待无可奈何,心境稍作平复之后,回望一眼“平林新月人归后”,此时月上林梢,夜色渐起,已是寂寥人定之后了,唉,还是孤寂着一个人的孤寂,寂寞着一个人的寂寞。

如果不是内心中有一份难以言述的情感,怎会在寒风冷露的小桥上茕茕孑立到月上林梢呢?

这首词情感浓郁,令人沉缅其中几不能自拔,一首词为什么南唐到现在依然有这么大的生命力,这是值得深思的。

当下有些爆文,阅读量爆点,但是爆的快,死的快,不要说这么悠久的时间,估计它的存活期限也是极为短暂的。所以私下与苏北、轻小舟、梦中小王子几位闲侃,也讨论了写文的目的,怎样的文章才能跨越时空的限制,无论把它放在何种时空,都有他的存在意义,都能激起读者的共鸣。应该顺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才更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谁道闲情抛却久》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