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钱要用在刀刃上
职业生涯的选择决定未来的发展
Facebook等大厂还是普通的初创?
不能只在乎收入中的一部分
这一切的意义
财务独立,是不少人的梦想,毕竟作为一名勤勤恳恳的”码农“,谁不想辛苦十几年后在余生里享受生活呢。但是怎么实现财务独立是个大问题,首先我们不是富二代没有经济基础,创业什么的就先不用想了,而靠着自己的工资慢慢攒钱来实现财务独立,又未免有些不太现实。所以说作为一个”打工人“想实现财务独立,那么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是来自Rajiv Prabhakar个人博客的一些实现财务独立的心得分享。一起学习下吧。
在讨论钱的问题时,社会上总有许多的污名。那些赚钱少的就被弄得很尴尬,而那些赚的多的往往被告知要隐藏这一事实,以免被视为傲慢和自负。我认为这是一种耻辱。钱应该像健康一样被人对待。它是生活必需品。是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东西。但它不是定义一个人的价值的东西。我们越是公开的谈论钱,就越能从彼此升上学到更多东西,也能更好地管理财务。
20岁是我人生的分水岭,那时还是实习生的我,有幸在一场关于个人理财的演讲上了解到长期持有和复合增长的力量,也了解到,一个5位数工资的普通工程师,通过财务管理和投资规划,也可以在30左右成为百万富翁。再这之前,我从来没这样认为过。这场演讲改变了我对财务的思维方式,从而开启了我的理财规划人生。
自那时起,财务独立就变成了我优先考虑和追求的事情。今年,在工作了12年之后,我的目标终于实现了。对此,我把这12年来所做的规划与核心内容与大家共享。在实现财务独立的旅程里,有很多是因为我足够幸运才实现的,所以它很难或者说是不可复制,但你也许会发现,你也有别人不可复制的优势。
下面是我在职业生涯中每一年赚了多少钱,存了多少钱,以及如何随时间增长的总结。(单位:美元)
年 |
工作单位 |
年收入 |
支出 (不含税) |
净资产 |
笔记 |
2009 |
Intel | 100,000 |
38,000 |
35,000 |
拥有工程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
2010 |
Intel |
100,000 |
38,000 |
75,000 |
|
2011 |
Intel |
105,000 |
38,000 |
122,000 |
|
2012 |
Intel/Sun |
115,000 |
38,000 |
175,000 |
|
2013 |
Sun |
125,000 |
39,000 |
236,000 |
|
2014 |
Sun |
125,000 |
39,000 |
320,000 |
|
2015 |
Hedge Fund |
230,000 |
56,000 |
450,000 |
从硬件到软件的转行带来的收入提高 |
2016 |
Hedge Fund/Google |
230,000 |
56,000 |
505,000 |
|
2017 |
|
300,000 |
64,000 |
850,000 |
|
2018 |
|
330,000 |
68,000 |
990,000 |
因谷歌股价上涨而获得的收入 |
2019 |
Amazon |
475,000 |
94,000 |
1,130,000 |
|
2020 |
Amazon |
475,000 |
78,000 |
1,470,000 |
|
2021 |
Amazon |
625,000 |
78,000 |
2,400,000 |
因亚马逊股价上涨而获得的收入 |
这一路走来,我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再此与大家一一分享。
当人们获得大笔加薪时,很容易把这笔钱花在奢侈品上,这无可厚非,很多人都会这么做。但其实可以把钱花在体验生活上,而不是用来挥霍。我曾多次进行洲际旅行,每周还会进行多次的聚餐,但我在房租和车费上依然很节省。与花钱买的东西相比,财务独立才是最大的奢侈。
在过去的12年里,我一直住在旧金山,纽约或者是距离通勤很近的地方,而这里的消费水平我只能用荒谬来形容。我无法谈论养育孩子的费用,因为我并没有孩子。但是我总是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其实和室友一起合租更合适,能比自己一个人住节省一半的房租,不少人都讨厌和室友一起生活,但其实与室友在一起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充满乐趣,更别提节省的租金了。
把钱放在银行里,一年下来收益很少。作为一个长期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你可以试着把闲钱放到股票中。你可能会定期遭受损失,尤其是在经济衰退的时期会损失更多。但从我经验来看,把投资时间拉长并不会亏。要知道复利增长是很强大的,它让我的净资产增长了约一百万美元。
下面是我的一个投资组合,由美国股票(VTI)、发达国家(VEA)和新兴市场(VWO)组成。我还准备将房地产(REET)加入到这个组合中。除了特殊时期,一般我对上述股票的投资是相同的,当然如果你不想承担风险,那可以选择收益少,但更稳定的项目。如果你真想要进入股票市场获取收益,那每周至少要花20小时研究股票投资,而不是过于相信自己的运气。
买房会是一个很重大的财务决策。要清楚它的利弊。使用专业的计算器来评估买一套特定房子会赚多少钱或损失多少钱。其实在很多时候,租房比买房要划算很多,要知道,住房仅仅是一种基本的需求,而买房也只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现在还是个学生,或者正准备考研究生,那就尽自己所能考一个好的院校。只需要一年左右(美国研究生,中国的是两年)的时间。就会为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显著的提升,如果你的身份并非学生,且没有一份吸引人的简历,建议先选择一家公司来提高自己,或者尝试去大厂工作,来丰富自己的履历。
当我从硬件工程师过渡到软件工程师的时候,收入得到了一次巨大的提升。要知道,大厂软件工程师的收入跟医生、银行投资家的巨额收入不相上下。当然还有一些其它职业,比如工程师, 即使是同行,收入差距也是很大的。因此职业生涯的选择会对收入产生巨大影响。
转换职业是我必须做的最困难的事情,这需要长达数月之久的时间,而且在刚进入新职业的几年里,你不得不从头做起。但随之而来的是新职业带来的高回报。当出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职业机会时,要积极的去接受,不要怕职业的改变。
我之前从事硬件工作的5年就阻碍了我的职业发展。从那时起,我一直在追赶直接进入软件行业的同学。讽刺的是,当我在大学一年级时,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想主修计算机科学,我回答说:“从高中开始编程的人很多,相比之下,我会处于劣势。” 有趣的是,我最终还是转行了……7 年后……处于更大的劣势。
如果你擅长面试,你可以再初创公司和FANG(Facebook,亚马逊,Netflix,Google)之间选择。在任何时候,FANG的薪资都是行业中最高的,同时工作时间也更少,刚毕业时差异较小,但当你成为高级开发人员差异尤其明显。当你可以在FANG公司赚取250-500k时,你每周仅仅需要工作40小时。相反的,初创公司可以更快速发展你的事业、获得领导经验,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从事绿地项目。
当然,怎么选择要看你对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是去FANG公司,朝九晚五的,更安稳的赚取几十万每年的工资,还是前往早期初创公司建立一些很酷的东西,或是期望在未来成为领导。如果我可以重来一次,我会把职业生涯的前6年花在初创公司上,如果我的初创公司没有成功的。我就加入FANG公司,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其实每隔三年你就应该考虑跳槽。虽然这需要花费时间做准备,但也是大幅加薪和晋升的最好途径。这不意味着你可以在现在的工作中浑水摸鱼了,而是要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就像我曾在加入谷歌和亚马逊之前一样,我利用空闲时间去引导过一家创业公司,也尝试过自己创业。可能有人觉得这时浪费时间,但其实这都是职业生涯中的经历与经验。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所做过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的能力,无论你去到那个行业,它都会跟着你。
我曾看到很多人说应该忽略股权,只看中基本工资,这就是个谬论。总是要看整体的报酬的,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如果说底薪和股权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股权给了你选择权,如果股价大跌,那你就把它换成其他公司的股票,如果它大涨,那你就会得到很高的收益。这对我在谷歌和亚马逊的收入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的许多州将潜在雇主询问你目前的薪水定为违法行为。即使你不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针。别告诉HR你目前的收入,而是告诉他期望薪资是多少。每当我换工作时,我都期望薪资能有30%的增长,如果HR给出的增长低于20%,我建议你还是等下次机会吧。当然了,你对薪资的期望值越高,你就要在面试和工作中展现你应当匹配上这个薪资的能力。
钱确实买不到幸福,但是能换来你的独立自主。我将财务独立作为目标,就是为了在30多岁的时候能“退休”,其实我现在已经“退休”了,理论上我现在可以每天睡大觉,或是出去放松下享受生活。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只是想在以后的时间里做我想做的事,并且还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我现在的目标是成立一家创业公司,我可以在这个公司里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我在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最高领导层,而不是中层领导。我可以不被人打扰的独立工作,还不用每天开那些无休止的会。
除了创业外,我还有其他的目标,比如当一名出版作家,你可以从我的博客看出来,我真的很喜欢写作。我也喜欢辅导和指导别人,所以我也在考虑去做辅导员或者导师。最后我还打算将我的大部分积蓄捐给慈善事业,如果创业公司能成功,我还会成立一个基金会,去积极地参与慈善事业。
其实这些我很早之前就尝试过去做的事情,但我没有能力兼顾好工作和这些爱好。而且我很清楚的知道,如果我在20岁左右时去尝试成为一名全职作家,我想我要花费大半辈子的时间为经济稳定而发愁。但现在的我财务独立了,我有能力也有金钱去全心全意的追求我的生活目标。
归根结底,这就是我要实现财务独立的意义所在,也是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的原因。这并不是坐在海滩上,把你的生活与梦想喝掉。它是关于你追求的生活,不管它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参考链接:My Path to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s a Software Engineer – Software the Hard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