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寄书(9)无拘

2017年9月27日 周三

亲爱的L:

翻翻这几天写的,有点好笑。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呢?你会笑我的自恋型人格到了这个程度了吗?哈哈,我总是眼睛向内的,只顾得自己的小日子,很少抬头看外面广阔的热闹的世界---这样的好处也有的,平凡普通的杂碎生活,也过得乐淘淘好多年。

30几岁,我的阅读发生了一点改变。从故事性的文艺类转向了一点哲学人文和心理学。看了几本以前不看的枯燥的书。知道了平静、专注、理性与感性平衡的好处,学习到控制情绪就是控制人生。虽然偶而还是失控,却比20几岁时清醒多了。然而快活的时候却也减少了。这时来看我的快乐的没心没肺的童年,真的像奇珍异宝一样可贵。

我小时候是无人管束的、在田野上飞奔的小孩,跟您这样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同的是,要长成什么样是没人指引的。我的父母都读书不多,除了养活我和哥哥,唯一教我们的,就是跟小伙伴一起玩,要像个人样。小的时候经常被骂的就是“不成个人”。读书什么的似乎都没有被要求。别人家的孩子会认字会算加减乘除,他们表现出很羡慕很赞许的样子。倒也不逼我们---尤其是我。当时还有“女孩大了总是要嫁人的,读多少书也没用”的想法,我母亲多半还是希望我“懂规矩”,“会做点家务活”,“会照顾老老小小”---会不会读书无所谓。可惜我小的时候,她是在车间三班倒的,早午晚倒班完了,她的生活也是黑白颠倒,根本没功夫把我往她的“理想女孩”的方向调教,那时我外婆、我爷爷还在世,他们还得去照顾探望老人,又没时间又没钱,对我和哥哥的要求就一低再低,“像个人样”,“不学坏”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特别是我,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就有了自由淘气的快乐童年。伙着那六七个小孩子,过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日子。我和咪咪是女孩父母不打,那四五个男孩,我哥哥(他时常不去上幼儿园),小杰,小兵,大面,麻三,几个真是调皮到极点,逗鸡摸狗,花样翻新,真闹出了很多让大人们又气又笑的事。我和咪咪也一块闹,却从不会被打,顶多就是被骂,哭一通就过了,以至于直到很多年后,这堆小孩在一起说起当年,男孩们还在抱怨从小被“虐待”,那些被爸爸们拿木棍子追得满操场狂奔、哭着告饶的时候,我和咪咪是同案犯,只是被骂几句,眼泪一吧嗒,大不了就是罚站墙角,不准吃饭,天不黑就赶上床不准出门去。这样就了结了。那时的气象局大院其实只有三幢楼,一个篮球场,围了一大片菜地,住户只有三十多户。很小的天地,方圆不超过四五亩地,七八个小孩,就在这片被叫做“机关单位”的地方玩闹着长大了。

现在知道,童年的经历,决定了很大半的人生。开朗或孤僻,自信或自卑,乐观或悲观,很多源于童年和父母。我小时候没有被寄予多么高的期待,没有什么被设计的成长目标,父母奔忙生计刚好无暇来干涉、限制童年的玩乐,这成为现在让我最为感谢的命运闪亮的赐予。一个玩开了的童年,不被要求的童年,给我的人生先抹上了一层有趣味的底色。

写着写着又偏题了。要睡觉了。祝你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寄书(9)无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