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居住。
孔子说:“和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为好,如果选择在没有仁德之人的地方居住,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百万买房千万买邻”、“孟母三迁”都是这个意思,不仅仅是居住,包括交友、择业均是如此,即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另外,解释为待人处事心存仁德才好,如果为人处世原则的选择不以仁德为标准,怎么能说是智者呢?也通。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于穷困中,不可以长期处于安乐中。仁者实行仁德是因为这样做能使人安心,智者实行仁德是因为这样做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不仁之人,久约必滥,不择手段,久乐必淫,没有节制。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够真正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一个不仁德的人,本身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不正确的,自然无法公正地说喜欢或厌恶某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故意作恶。”
仁者未必不犯错,但不会故意作恶,于家庭、社会都是有益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恶乎之恶(wu一声)同乌,何处。
孔子说:“财富和官位,是人们所想要的,不以正当手段得到,不去享受;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以正当手段摆脱,不去摆脱。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怎么能成就声名?君子没有在一顿饭的时间违背仁德,仓促匆忙时一定是这样,颠沛流离时也一定是这样。”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厌恶不仁德的人,那也是仁德的表现呀,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能一整天尽其力实行仁德的人吗?我没有见到因力量不足而做不到的,或许有吧,不过我没有见过。”
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内心的自觉以达成,很少会因为身体力量的原因而做不到。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过错,往往是由其所处的群体决定的。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就知道这个人是否仁德。”
我们所犯的错误往往由于所在群体的惯常思维而发生,最初处于无心非的状态,但对于一个正常的人并非一直无法察觉,凭着自然的良心很快会发现这样做是错的。此时对错误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是否是仁者,大多数人可能以周围其他人也这么做为借口继续做下去,比如战争犯,比如贪污犯,但一些人却努力改正错误,甚至为此改行,此为仁矣。
理解为“人的过错,分别由不同类型的人所犯(君子之过或小人之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仁德。”也通。君子之过常失于厚,小人之过常失于薄。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知道做人的道理,就是当晚死了都可以!”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通过读书提高德行而将出仕者,是引导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恶(e四声),不好的。
孔子说:“士的志向应当在于做人的道理,如果他以穿的俭朴吃的简单为耻,这样的人,不值得和他交流。”
一个整天口头上说仁义道德的人,却讲吃讲穿、以物质条件差为耻,这种人的内心已经被物质欲占据,怎么可能有精力真正去做学问,没必要和这种人交流。不讲究吃穿,不代表吃穿都很邋遢,“衣贵洁不贵华”,衣着干净整洁是对人对己起码的尊重。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符合、遵守。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或一定不怎样做,怎样做合理恰当便怎样做。”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想的是道德,小人想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度,小人想的是利益。”
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可做绝对理解。君子不想家吗?肯定不是,但为了追求真理他可以暂时背井离家,而对于小人来说,为了贪图家的恬适而往往不愿多走出一步。同样,君子不想得到物质利益吗?肯定不是,但他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放弃底线,但小人往往会。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放任自己只考虑自身利益去行事,结果多会遭致怨恨。”
做事时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应当考虑他人利益,这样别人的怨恨才会少,自己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何有,何难之有的意思,春秋时代常用语。
孔子说:“能以礼让原则将国家治理好吗?有什么难?不能以礼让作为治理国家的原则,徒有礼仪的形式有什么用?”
礼让原则,本质上是尊重他人,在行事前多考虑一下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对于国家的治理,多考虑一下人民的感受和利益,敬人一尺,人还一丈,这个社会便会和谐发展。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职位,怕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去努力获得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门人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只是忠恕而已”。
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对他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是如心,做事前推想体谅一下别人的想法别人的心,自己不想别人这样对我,别人会希望这样对他吗?这样的人才会显得宽厚大度,即所谓恕道。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道、明白。
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义,小人看中的是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ji一声),轻微、婉转。劳,使…劳,担心发愁。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委婉的劝止,看见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心里担忧发愁但不怨恨。”
由于时代不同,尤其是社会发生巨变的年代,即便几十年的时间,人的观念就会有很大区别,如果强制要求上一代纠正而带来的不良后果甚至比纠正过来带来的益处更大。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远游,出远门求学(游学)、做官、经商、游玩等。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则应当告知所去的地方。”
在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确当如此,即便是在现代,最后半句仍然适用。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见学而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其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因其寿高而恐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躬,自己、亲自。逮,到、及。
孔子说:“古时的人不轻易出口,恐怕自己做不到。”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因为有自控力而犯错的人很少听说。”
说话少而做不到的人不多。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ne四声)。
孔子说:“君子说话谨慎,而该做的事情会立刻行动。”
与学而篇“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一样,少说话,多做事。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讲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屡次,烦琐。
子游说:“服事君主说的太多,这样就会招致侮辱;和朋友相处说的太多,这样朋友就会疏远。”
无论和领导还是朋友相处,都不能事太多,比如说己之劳与长过多、指人之过与短过频、请示过多等等,否则别人会说难听的或者会疏远。颜渊篇子贡问友时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先进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也正是这个意思。止有不再说的意思,也有不再干的意思,胡氏(胡安国)言“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