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记录

买这本书完全是一时冲动。

这学期教育区人事变动跌宕起伏,安大略课也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突然之间,据说下学期的课就要交给我们几个来上了。所以,需要一些补充。

但买来以后发现,这本书绝对买值了,它主要是展示了一到六年级的一些STEM课程案例(据说是直接从美国那边的课例翻译过来的),看过之后很有启发,先把目前感受到的总结一下吧。

评价量表很重要

书里的每个课例、每个任务都提供了一张各不相同的评价量表。尽管这个工作量相当大,但这非常符合我对于老外们做事方式的印象——刻板、规矩、有条理,乍看很呆滞,但若长期来看的话,非常高效,典型的大智若愚。

书的序言里也提到,评价量表是“教师不能忽略”的部分,仔细看过一二年级的课例之后,我似有所悟,记录如下:

1. 在每个任务布置之前要先讲解评价量表

好处有四:①有助于学生理解任务目标和努力方向;②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做事不能“脚踩西瓜皮”;③区别于“傻玩”的项目,能提炼出更多的教育价值;④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查缺补漏。

2. 依据评价量表提出进阶问题

好处有三:①帮助学生思考为何从表中所给的维度进行评价;②帮助学生拓展思考,发散思维而又不盲目发散;③方便教师引入更多课外知识,丰富课堂。

3. 对于高阶教师和学生,可以自制评价量表

好处有二:①更符合实际教学情况,更自由,更包容;②充分锻炼教师和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毕竟“提问题”比“回答问题”难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