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

[续上]



从参与人世间事务程度的角度看,人生态度,基本上可被分为「出世」与 「入世」两种。

「出世」与 「入世」这两个词,宗教色彩较浓,读者不一定有宗教背景,为了方便讨论,有时我们又会用上 「物质的」(又可称为事业的) 与 「精神的」(又可称为灵性的) 这两个词。

尽管这些套词内涵并非百分百相同,但亦庶几近已。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白钢老师指出,儒释道传统,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张图片

白钢老师用一句话,把中国儒释道传统三家思想均兼具世出世间-- 即我们在这里采用的「入世」和「出世」-- 两个维度概括为「世俗生活和神圣价值的统一」。

白老师分析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2张图片

什么是「出世」、「入世」?

经历千百年历史长河积淀,不同的人,对这两个词汇有不同的定义或解读,基本上无从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

在众多不同的定义或解读中,我们选取了五个较具代表性的近当代「出世」、「入世」的说法,展示在这里,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这两个词汇的精义。它们分别是: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3张图片

我们首先看看大乘佛教的「出世」、「入世」观。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东院的中国道教学院崔理明老师说,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


《坛经》有云: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4张图片

这是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5张图片

1996 年 5 月,法国当代思想家兼法兰西院士让-朗索瓦 · 勒维尔 (Jean Francois-Revel) 与他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 (Matthieu Ricard),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山上,展开了一场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

父子两讨论到佛家的出世 / 入世观时,提出了二者得要兼顾的另一个视角:

已故美国费城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的傅伟勋老师指出,大乘佛教

晚明文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 的〈醒集〉里,提出「闲便入来,忙便出去」、「也不游方,也不避世」的「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不一不二的人生态度。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6张图片

释法因对此作出阐释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7张图片

怎样才可以达至出世 / 入世不一不二的圆满圆融 ?

已故思想家梁潄溟作了如下的开示: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8张图片

1985年5月10日,梁老在给天津友人言申夫先生的一封信里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9张图片

梁潄溟老师这种出而不出,不出而出的人生观,不是那种打引号的「出而不出,不出而出」人生观,大量的资料可兹佐证。

他一生的所作所为,是实实在在的出而不出,不出而出的体现。

*  * 


清华国学院王国维老师在《人间词话》以诗人为例,解释了什么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0张图片

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老师进一步阐述说,王国维的「入乎其内」,指得要到生活中去;「出乎其外」,指能排斥私欲、功利等障碍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1张图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2张图片

这则词话,重点有二:既「轻视外物」又「重视外物」。

李建中老师阐释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3张图片

  我们给李老师的阐释来一转语,好让王国维的话,可供对治亚健康借鉴之用:

「出乎其外」便可「轻视外物」,驾驭当下眼前 (here-and-now) 的一切事物 (驾驭眼前之景);

「入乎其内」就要「重视外物」,视外物为涉身之物 (让外物与自己取得同等地位)。

*  *


儒道这种互补,不仅如王国维所说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融为一体,更扩展到文人士大夫的应世之道上去。

已故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老师说,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喜欢以「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况,在追求实现生命的道路上,显得更富于现实感,也更富于韧性。

这在儒道互补的应世结构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4张图片

心理学家兼美学家朱光潜主张,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为什么?

朱光潜老师解释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5张图片

什么是「出世的精神」?

对于朱光潜老师来说,「出世的精神」就是

安徽省社科院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钱念孙说,朱光潜老师毕生奉行的座右铭,就是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6张图片

我们把上引五家「出世」、「入世」观的不同视角和理解,透过一张图,概括地把每家的重点摆放在一起。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7张图片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五家「出世」、「入世」观的切入点、视角和理解不尽相同,

可却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强调待人处世得要内外兼顾--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

这种兼顾内外、把「出世」和「入世」糅合在一起的人生态度,表面看似矛盾,实质是自《周易》以降一以贯之的中国特色思维-- 亦此亦彼,我们前此已有讨论。

*  *


我们把上述五家的出世/入世观的内容梳理一下,整理出两种人生态度的主要特征如下: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8张图片

正如我们在上节「中国特色思维」已初步讨论过,我们把这些特征分别称为「端」,跟正态分布统计曲线 (normal distribution bell curve, 钟形曲线) 的两端同理。

这是说,如同正态分布曲线这条线,把两端联系在一起,「出世端」和「入世端」两端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谱系式的 (spectral) 现象。

统计学上,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均趋向于正态曲线的均数或中数,越靠两端的越少。

这意味,只有很少数人,属于百分百的纯「入世者」或「出世者」(统计学上,根本没有可能),大多数人的人生态度,都属于不同程度的入世和出世的混合,所以有上引五家的说法。

*  *

近代作家林语堂认为,尽管「出世」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毕竟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19张图片

讨论到出世 / 入世的问题时,林语堂说,在处世的行动这个范畴内,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20张图片

上引五家出世  / 入世的说法,统统属于林语堂所言「中间的观点」。

*  *

最后,我们拿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的另一类「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不一不二的人生态度,作为本小结的结语。

李渔在《闲情偶寄 · 节色欲第四》里自我表白说,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_第21张图片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