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探寻双墩密码,传承创新文化

                                                                                                           ——以探究淮河流域双墩文化创新性发展为例

网蚌埠1月15日电(通讯员 吕舒颖) 作为一个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畔明珠之城,蚌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独特而灿烂的文化。而在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双墩遗址”就是其文化长河中一颗闪亮而又耀眼的明珠。

借着寒假的机会,安徽财经大学“小蚌行社会实践团队”对双墩文化遗址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走访,实地考察和切身体会了双墩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无限魅力。此次社会实践团队由文学院、会计学院等多个学院的8名同学共同完成。

1月11日,队长刘珏汝带领大家首先来到了“小蚌行双墩文化创意馆”,并在这里举行了实践会议,说明了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突发情况提供了解决方案。之后,团队成员一同查阅与讨论了双墩文化相关资料,进一步讨论了创新发展双墩文化的方向,并在线上一起观看了双墩村双墩遗址的系列视频。为“小蚌行”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1月12日,大家一同来到蚌埠市博物馆,重点参观了古代历史展区的双墩遗址和钟离墓部分。一件件古朴雅致的文物带着其饱经沧桑的历史韵味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里,我们观察到双墩刻划符号的载体主要是陶碗,还有钵、杯等,刻划的符号也都集中在器物的外底部等隐蔽部位;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同一符号在不同遗址内出现也说明了当时在一定范围内文字这种固定形态事物的社会属性的彰显。这不仅仅是灿烂文化的象征,更是一段段悠长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诉说。

1月13日,团队成员们分别在蚌埠绿地广场及安财校园内进行了采访并发放有关双墩文化创新发展的问卷,听取和了解到了大家对双墩文化的认识及发展建议;下午五六点左右,我们又对淮河流域文化协会的方军教授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方军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雕体陶塑人面像”的名称由来以及其所传达的意义与文化表达。方教授从该人面像独特的面部刻画特征及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引领团队成员们的思维、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去思考人面像所呈现出来的同心圆纹和次点纹等独特符号所展现和象征的文明曙光以及淮河文化的智慧之处。方教授在结尾总结时更是教导大家应当用深刻、全面而开放的眼光去接触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文化给现代社会文明带来的强大穿透力,不应武断地否定古代先人的智慧,而应当肯定和认识到古人给我们创造的无价文化瑰宝!

在仔细倾听了方教授的耐心讲解和文化介绍之后,大家对双墩文化、蚌埠文化以及淮河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不得不深深地感叹中华文明的精深与博大!

1月14日,团队重新回到“小蚌行双墩文化创意馆”,收集相关问卷并整理了问卷结果,成员之间针对此次实践经历互相交流实践心得,一同探讨实践结果。

经过几站的实地调研,大家对双墩文化的认知更加全面和开放了,对古代文明的了解也更加通透。基于此,博物馆应当深刻挖掘藏品内涵,将其与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开发出独特的衍生产品,激活历史文物的文化因子,提升古老文化的教育传播能力。伴随着文化博物馆新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产品的创意化设计也应当在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基础上开拓“体验式”思维模式——从单一的视觉体验升级到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碰撞体验;从二维体验升级到三维空间环境体验。使人们亲身体验、切身体会到文化精神融入生活的曼妙旅程!

文化的底蕴仍然深厚,对历史文明的研究脚步更不能停下!团队成员会根据此次调研成果展开更为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并向相关媒体进行投稿,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努力使双墩文化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1-01-16_第1张图片
实践会议讨论及资料整理




2021-01-16_第2张图片
参观创意馆内的创意设计



·

2021-01-16_第3张图片
实践中的采访与问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