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个人电脑的未来之路
1981年,也就是IBM在纽约曼哈顿某饭店展示他们研制的小型电脑的那一年,我正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三年级。由于那时候的信息传播速度不像现在这样快,因此直到次年,我才从一本《科学文摘》上看到这台机器的照片,知道了所谓的“个人电脑”是什么模样。在科大就读时,我的专业是无线电。当时似乎身旁的所有人都还是通过某种在纸带上打孔的方法来使用科大自己研制的计算机,我也不例外——由于上机的时间有限,打孔又经常出错,我的程序在大学时从来没有运行成功过。当时我想:人们使用计算机应该是因为它的思维更快速、操作更方便,可是现在反而更麻烦,比我自己算还慢,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然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这种性能日益强劲、影响日益广泛的机器不断创造着足以令最初的缔造者瞠目结舌的奇迹。即便是那些仍执着相信所谓“PC终结论”的人恐怕也无法否认,直到今天,仍然找不出任何一种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和全面到堪与PC相媲美的智能机器。
2001年——在PC诞生二十周年之际,从软件生产商到硬件制造商,从技术人员到普通用户,大家都在关注着PC的未来——对此,我认为随着PC相关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技术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晰,PC的功能将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向着纵深方向延伸,因此,在可以预计的未来,PC仍将继续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当然,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对“PC能够帮我们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
1. PC的发展阶段
(1)前PC阶段
尽管大多数人坚持认为PC的历史是从1981年开始,但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团体甚至个人进行过电脑微型化的有益尝试——这些前驱者包括了施乐公司和苹果公司在内。1973年,复印机制造商施乐公司旗下的PARC实验室设计并制造出接近于PC的Alto样机。它配有CPU、显示器和键盘;1975年,美国MITS公司(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Company)推出了名为“Altair”的样机,该机器采用Intel 8088CPU;一年以后,苹果公司创始人斯蒂夫 • 乔布斯与合作者一道,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苹果电脑”(Apple I)。次年,功能更为强大的AppleⅡ诞生,也正是这两台当初看上去相当简陋的机器,为后来苹果机在微型电脑市场收获累累硕果播下了第一颗种子。
前PC阶段的诸多先行者尽管努力方向各异,奋斗结果不同,但有一个清楚的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在尝试使用于商业运算的电脑更加个人化。他们的努力也确实结出了硕果。在IBM推出PC之前,已经有人成功地证明了在运算功能不变甚至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计算机的体积完全可以由大型向小型再向微型不断演变。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作前PC阶段。
(2)PC主流化阶段
IBM最终开启了PC的奇迹之门。1981年8月12日,“蓝色巨人”向世人展示了PC5150。这台机器使用了英特尔Intel 8088 CPU,配备了64KB内存以及5.25英寸软驱,微软公司为这种“神奇机器”开发了字符界面的MS-DOS操作系统。次年,随着IBM掀起的PC风暴横扫北美市场,随着PC5150被著名的《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封面人物”,一家名为康柏(Compaq)的公司悄然成立——PC的起步阶段就这样开始了。正像我先前提到的,IBM未必能够算作PC的创造者,但PC5110在商业运作方面的空前成功确实把它推上了单机时代PC制造商的王者宝座。单就这一点而论,即便说IBM是“PC时代”的缔造者也毫不为过。这一阶段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PC的用途开始不仅限于商业运算,其应用者已经可以借助相应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甚至是简单娱乐。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这十几年才是PC真正的黄金时代,四个因素的结合为PC的腾飞阶段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
首先,IBM PC开放式的架构促成了更多的企业加入这场令人目眩神驰的角逐——我在美国留学时,耳熟能详的三家计算机公司是IBM、DEC和王安。其实,PC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一种程度,的确有很多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起步阶段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可能改变PC的历史。IBM因为开放而幸存下来,它当时的对手苹果电脑则因为拒绝开放而错失良机,以至于到今天仍要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DEC已在1998年被康柏收购,王安则已经破产。王安电脑可算是当时最有名的办公用电脑:它有自己的硬件技术、操作系统、甚至可以实现简单的局域网连接——唯一的弱点在于它是不开放的、不通用的。比尔 • 盖茨曾说过:“如果王安电脑注意到了开放性与通用性的意义,PC发展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微软也不会是今天的微软。”
其次,摩尔定律成为信息时代的“摩西诫言”,以英特尔公司为龙头,CPU、图形卡、主板芯片组及存储介质等计算机配件的生产商们不断加快着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主要部件的迅速升级意味着整机价格的不断下降,也意味着PC用户阵营的不断增容。1988年,我下狠心花了3780美元买了我的第一台PC——安装了OS/2操作系统的一台IBM PS2 电脑。现在,一台主流配置的PC的价格不过是1000多美元。
最后,PC的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软件由字符界面向图形界面、由DOS时代向Windows时代的跃进同样对PC市场奇迹般的增长速度厥功至伟——更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并逐渐习惯了应用于PC平台之上的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工作便利和娱乐体验。应该承认,PC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一些“天纵之才”的推波助澜,例如比尔 • 盖茨。我在微软每年都会有多次与他直接共事的机会。坦率地讲,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位对技术趋势的洞察和把握、对产品的理解、对市场的运作等各种综合素质比他更出色的人,他总是能最快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并虚心地听取不同的意见。他的决定会唤起下属最大的热情来工作。他的存在证明微软的成功不是侥幸,PC的成功也绝非偶然。
(3)网络化PC阶段
迅猛发展的Internet同样与PC之间形成了某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万维网(World Wide Web)和浏览器的发明传承了一个时代,同时又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正是瞬息千里的计算技术孵化了现在炙手可热的Internet,也正是PC使网络蔓延到千家万户。反过来,互联网技术也使PC的用途由先前的运算工具、办公助手、娱乐中心延伸到了通信平台这一原本陌生的领域。到今天,可能已经不会再有人会怀疑网络和PC逐渐融而为一的趋势了。
书名:变革中的思索
作者:张亚勤著
ISBN :978-7-121-09741-6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出版
定价:29.00元
开本:16开
页码:264页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张亚勤博士近年来在IT研发、产业趋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与思考,展现了他对创新的理解及对时下中国乃至全球IT产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独到分析。不仅如此,作者还不吝与读者分享他在人生路上的点滴感悟,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跃然于字里行间。相信每位读者都会从中受益匪浅。
作者介绍
张亚勤博士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的研发、技术战略和业务。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拥有3000多名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是跨国公司在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也是微软公司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合作的研发基地。
张亚勤博士是通信和软件领域世界级的科学家。他于1999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首席科学家,在2000~2004年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4年晋升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回到微软总部掌管微软全球移动及嵌入式产品 Windows Mobile以及Windows CE平台。他是领导微软进入PC之外市场的核心领军人物。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博士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Fellow of IEEE)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他拥有60项美国专利,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张亚勤博士是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参与过多种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是全球20所大学的校董或名誉教授。他是美国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的成员(Committee of 100),积极推动中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
推荐语
张亚勤领会了勤奋和承诺的真正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工作,他的成就对大家无疑也是一种巨大鼓舞。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由张亚勤博士带领的微软中国研发团队所做的工作是令人惊奇的。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和亚勤相处一个星期,就会感到他非常特殊,他是世界的财富。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皮克·霍兹
更多精彩活动:博文视点OpenParty 博文视点大讲堂
想即时获取更多图书及活动资讯,赶快加入博文视点读者俱乐部 吧!
更多精彩文章:
《变革中的思索》连载二:依旧有效的四律
《变革中的思索》连载一:21世纪的新“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