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美读(11)】远古荒原上田妇的歌声——读《周南·芣苢》

【诗经美读(11)】远古荒原上田妇的歌声——读《周南·芣苢》_第1张图片
车前子

及注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采而又采。

芣(fú)苢(yǐ):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说即车前子,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解读  

本诗三章,章四句,采用赋的手法,描述妇人采集车前子之事。每章内容基本重复,变换较少,三段仅换了六个动词而已。

第一章第一句,采采芣苢,就是说不停地采集车前子;第二句,“薄言”无实义,“薄言采之”,还是重复“采之”;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薄言有之”,就是说已经采到了。

诗义浅显直白,不必翻译。若硬要译,只能像某度提供的翻译那样:“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透着儿歌“找朋友”的味道,又有一股东北二人转的腔调。意蕴全失。故此诗不应勉强直译。

此诗篇幅虽短小,但争议一点不少。关于此诗的内容,《毛诗序》云:“《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认为此篇讲后妃之美德:生当政和太平之日,乐于生子,于是结伴去采集利于生子的车前子。《诗集传》称:“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采之未详何用,或曰其子治难产。”朱熹态度相对老实,不妄测车前子之用。他声明不知有什么用处,对此前所谓“治难产”功效也存疑。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车前子医药功效予以否定,认为:“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好诗不必非要落到实处,要带着点朦胧感来欣赏这首诗。重点不在于采集来车前子做什么,而是采集活动本身的魅力。

他教读者欣赏此诗之法:“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通过简单诗句重复,表达一种淳朴意境,古诗多有之,如汉乐府“莲叶何田田”一诗,便有此妙。

近人闻一多先生反对这种读法,认为如果不去追究芣苢的功效,那么此诗就成了一篇毫无意义的梦呓。他肯定了更早的说法,考证出“芣苢”在古代与“胚胎”同音,因而妇人去采集车前子这个普通的劳动行为,就有了社会学、民俗学上的含义:妇女们为了祈求得子,结伴去野外采集车前子,既是为了延续家族的传递,更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采集车前子,寄托了妇人们的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称为母亲的殷切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美读(11)】远古荒原上田妇的歌声——读《周南·芣苢》)